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孤独不是永远的 在一起才是永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孤独不是永远的 在一起才是永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一直以来,国产的文艺片是被观众所忽略的电影类型,《观音山》在同周上映的几部电影中杀出重围,票房也比较可观,同时在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夺得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艺术贡献奖两个大奖。此次成功不仅让电影市场重新审视文艺片的票房价值,也让喜欢文艺片的观众对文艺片产生了希望,更为后来者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碰撞 信仰 纪实性 明星效应

《观音山》这部影片受到大多数的人追捧,不管是从票房的号召力还是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该片跟以往的文艺片相比,都有所提高,对细节的把握和情节设置方面也有所加强,尽管最终也难免会落入俗套,但导演在主题把握、人物角色安排以及拍摄手法上下了苦功。

一、角色的选定――两个群体的碰撞

影片将主题锁定在以高考落榜生为代表的失意的年轻群体与失意的中老年群体之间价值观的冲撞和摩擦。以南风和丁波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反映了一部分在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虽然不优越,但是为之而努力赚钱;生活虽然日夜颠倒,但并不糜烂。这部分情节在剧中表现得积极向上并且值得崇尚,导演在这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残忍和现实。影片中的三个年轻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必须学会孤独地面对生活。人生本来就是孤独的,孤独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和牢固,他们只能互相依赖,惺惺相惜。前途对于他们来说,远不如潇洒生活追求温饱来得实在和痛快。镜头一次次地在火车和铁轨之间穿梭,声嘶力竭地宣告这是走在生死边缘的一群人,他们勇于活在当下,并非因为坚强,而是无路可走。

影片安排常月琴这个角色并不是毫无道理,她的出现是必然的,代表着与年轻群体相斥的中老年群体,这两个群体在生活和思想上截然不同。丧子之痛让常月琴精神崩溃,整天对着这三个年轻的租客,不禁让她想到了死去的儿子,这让她对这些年轻人又恨又爱。恨的是她的儿子为什么会离开,爱的是她可以将自己的爱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寻求寄托。影片对这个人物的设定也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模式,刚开始跟这三个年轻人是单纯的金钱利益关系,之后变成因生活方式不同而引发争执导致的矛盾关系,最后随着一次次的接触和她的自杀,常玉琴的秘密被逐渐地揭开,痛苦索性全部释放,她也还原成一个有爱并且善良的女人,和这三个年轻人一起玩乐,一起疯狂。

这两个群体的设定分别代表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而在电影院观看的观众同时也会对自我进行审视。在电影院内,观众是一个隐没了自己的身份而披着别人外衣“入画”的“人物”。他时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叙事体内的观察者,一个电影中的主体。[1]电影中所代表的群体必定是与现实观众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电影里的人物也是观众身边的人甚至是自身的写照,观众与银幕交流,与演员交流,必定会形成统一。

二、主题的界定――信仰的倒塌和重建

影片中每个人在压力下痛苦地喘息,男主角丁波不满父亲再婚大闹父亲的婚礼,女主角不满父亲酗酒在病房中暴饮白酒,常月琴在发生车祸的破碎的车里割腕自杀,都是在用报复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对伤心记忆的不满,不管他们走在哪里,家庭的阴影始终萦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令他们痛不欲生。对他们来说,心目中早已没有信仰,有的只是苟延残喘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如同地震废墟上倒塌的观音像,信仰早已倒塌。这时影片的主题逐渐开始明朗,前面做了很好的铺垫,比如之前胖子说特别喜欢杰克逊,后来杰克逊死了,胖子发酒疯说的话――“杰克孙死了,还买什么单?”这句话当时觉得挺突兀,不知道导演安排这段戏的意图何在,直到后面出现汶川地震,然后到观音庙的倒塌和重建,心理的疑惑终于被打开,主题开始渐渐地显现。倒塌的东西必须重建,那么倒塌的心灵呢?当观音庙再次建起,菩萨重塑金身,代表着倒塌的心灵也应该重新拾起信仰和希望。有了希望,人就变得简单很多,生活也变得明朗化。南风可以和心爱的丁波在一起,常月琴也可以放下失去儿子的痛苦。

《观音山》拍出了青春的味道,却是一部很走心的电影,而且走得很沉重。它与之前《唐山大地震》那样的催泪弹不同,看完之后并没有一种宣泄感,沉重得令人绝望,想说点什么却又什么都说不出口。影片中的人物一直在不断地失去,失去亲人,失去工作,失去偶像。常玉琴被丧子之痛啮噬的心与三个年轻人的残酷青春不断走近,流淌着世俗的温暖和包容。影片有一个镜头,南风半夜跑去抱着常玉琴一起睡觉,寻找家的感觉,此时处理得很温情,让人觉得在冷酷中得到了一丝暖意。影片的后半部分,四个人帮助和尚一起重建观音像,三个年轻人逐渐走出了心灵的困境,勇敢正视自己的问题。唯独常月琴,在与和尚夜谈之后,片段式的镜头和常月琴的表情,让我明白,她似乎已经做好了决定。第二天清晨她望着川流直下的瀑布,又向山下的年轻人微笑招手,然后突然消失。她始终还是如和尚所说,放下了人世间的牵绊。本以为她的生命得到了救赎和重生,没想到最后她还是选择了离开。影片的最后,三个年轻人在这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伤感气氛中依偎在火车车厢上,在一个长镜头中渐渐远去,在过渡曝光的青春迷茫之下,驶进了黑暗之中。

三、表现手段――镜头拼接式、纪实性手法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说过:“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他说:“电影最初是一种电影演出或者是现实的简单再现,以后便逐渐变成了一种语言,也就是说,叙述故事和传达思想的手段。”[2]构成电影语言最基本就是镜头的运用。以张元、贾樟柯、王小帅等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们,他们的很大一部分影片都是以一种纪实性的风格呈现出个体生存状态,表现为破碎的片段化叙事,扬弃戏剧冲突和巧合,随意截取一段日常生活流程,而常使用一些手法如同期录音、跟镜头、实景拍摄、长镜头,也是为了强化影片的纪实风格。张元就曾说过:“我要的是客观,绝对的客观,客观对我说太重要了。” [3]

影片《观音山》就运用了这种纪实的表现手段,导演受纪录片的影响很大。影片大部分是由镜头拼接而成,在拍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手持拍摄镜头段落,其中火车部分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部分影迷在观看电影之后觉得“镜头晃来晃去,让人印象深刻”。晃动表示躁动的生活,电影本身就是生活的,在火车上晃动的镜头,同时也代表着主人公内心的动荡和不安。导演一直在捕捉演员最真实的状态,这些不停晃动着的镜头不仅表现了每场戏的“完整性”,更有纪录片般的写实性。例如三个年轻人到常月琴家租房子时镜头中所带出的那种局促和压迫感,更能让观众在感官上体会到剧中人的隔膜和心理不适。这种写实风格的更为重要和主要的原因,是导演在影片的主题的狭小和边缘凡俗的创作心态。影片是纪实风格的虚构性影片,以最为朴素平实的方式,力图唤起人们对乡土、对变动社会中个体生命的关注和悲悯。

明星效应和演员的表演也是促成影片商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范冰冰在演艺圈一直很活跃,从《十月围城》到《赵氏孤儿》再到最近上映的《新少林寺》,都是影片中备受关注的女主角,演技也是可圈可点。再加上陈柏霖这个偶像演员对年轻观众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张艾嘉则成为文艺片粉丝支持的理由。虽然《观音山》拍出了文艺片的感觉,但在对演员角色的安排和表演的处理方式还是有些问题。范冰冰在表演方面,在外形的气质和内在气质上都比较贴合南风这个角色,也很精准地把握了角色身上的底层生活质感和介入迷茫无助和游戏人生的之间的一种生活状态,具有很强的情感冲击力,让观众很容易感受到角色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一种抓人的力量感。但是范冰冰在诠释角色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她在表现强烈情绪波动时,有明显表演过火的倾向,点出了她“不宜动”的不足,这种在现实题材文艺片中表现得不太明显,因为这种表演过火往往会被角色的强烈个性所掩盖,在《观音山》里面,范冰冰用酒瓶拍头然后瞪视对方的表情也显得有些用力过度,还有之后亲吻女生的状态,让人觉得她在表演中对肢体语言控制得不恰当。如何控制自身在强烈情感波动戏份时的演技,使之恰如其分,自然不过火,是范冰冰今后在表演中有待完善和提高之处。

对于这部影片,导演过多执着于禅意和哲理,到最后用一个和尚解释关于生死的主题。导演有很强的表达欲望是好的,但这种欲望应该隐藏在镜头背后,而不是将自己的思考直接用电影中的人物传达给观众。对于文艺片观众来说,电影只是思考的载体而不是思考的结果,适当的留白不仅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对人生的又一种思考。

看完电影《观音山》,心里有种莫名的通透,突然发现中国电影在文艺与商业之间找到了久违的平衡点。热血青春随着火车的奔驰一直驶向心灵最纯洁的驿站。也许幸福不在脚下,路却要一直向前走,活着才是生命的真谛,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

注释

[1]电影语言学导论 贾磊磊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6.

[2]电影艺术欣赏 李标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影视批评方法论 史可扬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

方婷婷,南京艺术学院电影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