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那场反秦大决战虽败犹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那场反秦大决战虽败犹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荥经古称“严道”,以铜矿著称。汉文帝赐邓通严道铜山,下诏允许他铸私钱,一时间邓通私钱遍布天下。

除了临邛道,芦山、宝兴还有另一条南下的古道,即从都江堰顺岷江北上,由映秀进卧龙沟,翻越海拔4600米的查喀梁子进入宝兴硗,或由达维翻越海拔4600多米的夹金山到硗。古道沿途布满石棺葬,史书记载,“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死后以石棺埋葬。看来这古道与蚕丛部落不无关联,极可能是蚕丛部落进入成都平原的古道。

芦山到硗的盘山公路极窄,遇到会车,司机小王就下车与对方商量,看谁倒车方便。脚下是深沟湖泊,头上是悬崖陡壁,几十公里路,花了我们整整四小时。

清晨,走进一个叫古城的村庄。阳光洒在108国道上,古城村已是一派繁忙。当地人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梳洗打扮,而是将已做好的黑砂锅搬到路边,一层一层垒在自家门口――村中家庭作坊生产一种黑陶,有茶杯、花盆,最多是砂锅。将砂锅搬出来,一来展示手艺,二来吸引路人,算是个活招牌。

陶器或许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神奇的物品了,新石器时代的古人就开始烧陶,现代人仍在使用陶器。而就在古城村黑陶作坊背后,我们找到了那一处叫“严道古城”的先秦城址。

荥经古称“严道”,以铜矿著称。汉文帝赐邓通严道铜山,下诏允许他铸私钱,一时间邓通私钱遍布天下。严道也是一道文明的分界线,大、小相岭以南自古以来生活着邛人、笮人等西南夷,无论是强大的蜀国还是部落众多的牦牛部族,其势力始终未能翻越过大、小相岭。

古城如今已划成农田,荥经县博物馆副馆长黄强说起来很是惋惜:“‘农业学大寨’让严道古城几乎荡然无存,只有东北角还残留着一段长百米、高一米的黄土城墙。”而数千年前,严道古城东、西、南三面均夯有城墙,北边荥河绕城而过,俨然一处戒备森严的所在。

1986年,荥经同心村发现了一批船棺葬,出土了大量巴蜀式兵器。在荥经县博物馆,我看到了这批兵器:典型的巴蜀式铜戈、铜矛、铜剑,上面雕刻着虎的头颅、蛇的尾巴,经由两千多年的流光依旧寒光闪闪,仿佛随时可以跟随勇士冲锋陷阵。

兵器的主人,被猜测是国破之后南迁逃亡的开明王朝的将士。因为船棺葬本身直接让人想到开明王朝――春秋年间统治成都的鳖灵家族,死后均敛入船棺,葬俗据说起源于楚国。

随兵器出土的一种奇怪的铜质印章更加验证了这一点。在四川考古发掘中,这种印章屡有出土,考古学上称之为“巴蜀印章”。印章上雕刻的图案令人费解:手持利刃的武士,一只张开的手,一颗鲜红的心脏。这图案一度被认为是古蜀人的文字,后来有学者提出,它们其实是臣服于蜀的各部族首领的徽记,是开明王朝分发给各部族的信物。古蜀国破后,蜀王子安阳王停留在严道俟机复国,各部族亦在严道汇合,准备与秦人的决战。所以迄今四川出土的“巴蜀印章”总共百方,单出自荥经一地就有70余方。

安阳王选择在这里决战本是一个颇为合理的决定:荥经北接成都平原,东、南、西三面被海拔达三四千米的牦牛山、瓦屋山和邛崃山环绕,南下便是邛人、笮人等少数民族地盘。不过,秦人的强大很明显已超出古蜀人的想象,决战以惨败告终,安阳王继续南迁,那些部族首领也在这场大决战中或降或亡,留下的只有那些兵器和印章了。

决战之后,开明王朝的势力彻底退出成都平原,秦人统治的时代来临了。从这个角度讲,灵关道其实是蜀人的悲歌,开明王朝数次攻打青衣羌的气魄到了荥经,已经变成亡国之君无奈的感慨,乃至背井离乡的流亡。公元前316年,灵关道出现了一支行色匆匆的迁徙队伍,他们中有丢盔弃甲的士兵,有惊惶失措的官吏,还有尚未来得及脱下巫袍的巫师,衣衫褴褛、扶老携幼的百姓尾随其后。他们身后,隐约还能听到刀剑碰撞的声响以及悠长的号角声……顺着临邛道、青衣道,蜀王朝渐行渐远。

但是,从安阳王纠集部族不惜以群卵击顽石以螳臂当长车的勇气和决绝来看,这又何尝不是蜀人的一曲壮歌?

败虽败矣,不失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