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族院校社会科学社会责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族院校社会科学社会责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族院校是一种有机的社会组织,嵌入于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更是最直接地处在一个与其外部社会环境不断进行交换的动态过程中。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特定社会场域为其提供的理论养料和实践空间。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若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依赖社会持续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为社会谋福祉。

一、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四项社会责任

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依据其自身发展定位,在以大学的职能为表征的外在向度上,主要包括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的教学育人、创新与发现新知识的科学研究、服务包含民族地区在内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在以内在地存在于大学的本体价值中、以隐形形式作用于社会的内在向度上,主要指引领少数民族时代精神。

(一)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教学育人中,应是促进少数民族与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在核心就业能力和现代化程度两个向度上同质化民族院校教学育人,面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指的是“入口”,即他们是主要的招生对象。而从“出口”的角度,并不是说培养目标是让民族院校的毕业生只能服务于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或是只能适应民族地区的生活而不能适应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区的生活而失去迁徙能力。如果民族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让自己的毕业生只有在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的环境下才具有适应力与竞争力,而失去包括发达地区在内的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与适应力,则是作茧自缚、自我矮化,甚至是为民族问题埋下致命的隐患。

(二)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区分民族文化研究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研究,其中应用型研究应追求与其他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同质化民族文化研究,毕竟只是少数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者的研究,而对于绝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他们毕业后,要面对的是激烈的就业市场。对于民族文化研究,应当继续保护和传承,继续保持其民族特色。但对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研究,应当“去少数民族化”,追求与其他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同质化。对于专门针对民族地区特殊自然、地理、风俗的应用研究,则应该依据解决这些特殊的的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走专业化或行业化道路,这本质上也是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同质化。

(三)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应当在加大应用型研究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同质化进程中,追求服务社会能力的同质化在目前,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对象是民族地区。但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民族地区,绝不意味着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只能服务于总体上还很落后的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应该具备服务包括发达地区的在内的非民族地区的能力,用能服务全国的能力去服务民族地区,即具备其他普通综合性大学同质化的服务能力。

(四)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引领少数民族时代精神在践行教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过程中,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造机会接触并深入理解先进的理念与思想,保障少数民族学生享有信仰与世界观的选择权,引领他们在自由选择中形成与当代社会、当代文明相适应的现代化程度的同质化。

二、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教学育人的学科基础弱民族学科在各个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都居于主导地位,但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地位也很低。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高校重点学科中,一级学科,民族院校是空白;二级学科,只有一所院校拥有。这说明民族院校与国家普通重点高校之间,至少是在学科建设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1]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首先是民族性。可是对“民族性”应该做进一步深入的解读。本文认为,“民族性”,根本上是坚持把少数民族学生作为主要培养对象,应是促进少数民族与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在核心就业能力和现代化程度两个向度上同质化。为此,民族院校应当区分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基础学科和以培养少数民族具备同质化就业能力的应用型学科。对于后者,本文认为应当去民族化。民族院校的专业,未必非要牵扯民族性。如经济学,未必非得学习民族经济学不可。来自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学生,更需要学习与其他普通综合性大学同质化的课程,获得与普通综合性大学同质化的知识体系、思维体系与专业技能。同样的商学院的教育,如果有北大清华商学院与民族院校商学院的课程可以选择,我们认为民族院校的学生更应该选择前者,甚至如果如果可以接受哈佛商学院的教育,那不是更好吗?难道“民族化”了教育会比这对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吗?

(二)创新知识的科学研究弱民族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高水平大学相比,由于受地域、发展历史、经济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的制约,在科研竞争意识、科研环境及条件、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单一,学术积淀不深,限制了学术水平和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的学术成果较少,标志性成果少;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能力还不强;科研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科研力量较为分散;科研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都迫切需要民族院校深入进行创新研究,做出解答。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都属于其他相应专业的应用型学科范围内的问题,只不过发生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身上。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应该是从相应专业或技术的角度来寻求解决方案,而不必非要牵扯上民族学不可。这就是说,民族院校要提高服务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本上是要提高与普通综合性大学同质化的专业能力。

(三)服务社会的能力弱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量的现实问题不断凸显出来,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去研究现实性问题,并在研究中能提出对策,为党和政府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提供决策服务。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服务社会中努力进步,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总的看来,民族院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仍然较弱。以2007年民族院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比例看,在3362.7万元经费中,基础研究是1323.16万元,应用理论研究1686.69万元,应用研究952.87万元。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经费不到三分之一。[1]民族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弱,不是由于相关学科民族学特色不够,恰恰相反,是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问题的学科能力与专业能力不强,即在服务社会的能力上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差异化太大。民族院校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绝不是说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只能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恰恰相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落后,更呼唤强的服务能力。以弱扶弱,永远孱弱。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求民族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不仅仅限于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而且还能面向发达地区、面向全中国的服务能力,即在服务社会的能力上追求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同质化。前述三项如能达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少数民族的精英分子就将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择业,在祖国的发达地区也能找到建功立业的场所,散居到全国各地,并拥有较好的事业发展的机会,这对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关系的和谐将是至关重要的。

(四)引领少数民族时代精神的气息弱目前,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在争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和引领少数民族时代精神的气息还比较弱。民族院校作为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和精英分子荟萃的场所,承担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和批判性地更新和发展少数民族知识、理念的使命,不仅在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判断和决策上,而且在人们尤其是少数民族区分善恶、建立信念和认识真理上,能够代表“社会的良心”,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引导少数民族的时代精神。西方敌对势力在文化上,不断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用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凌驾甚至替代公民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主义认同,要对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少数民族进行截然相反的精神引领。

三、提升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的建议

(一)在国家政策层面上支持民族院校就业方向根本调整应当鼓励一般的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尤其是高水平的一般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服务民族地区,而同时支持和鼓励民族院校毕业生服务于发达地区。以往我们常常认为民族院校的毕业生主要来自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因而应当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其实恰恰相反,来自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的生源更应当走向发达地区,走向全中国。而总体上仍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更需要包括清华北大复旦在内的顶尖大学的一流毕业生的服务。越是落后,越需要水平高的服务与引导。国家应当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民族院校政策上的帮扶与支持,尤其针对来自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包括发达地区在内的全中国范围的就业方面予以政策性倾斜。当然,国家还需要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打破造成劳动力市场横向分割的制度,保障少数民族毕业生自由迁徙与择优的能力。

(二)提高民族院校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民族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同质化。民族院校应当重塑培养目标,应当使得其培养对象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全国性劳动力市场范围内能和汉族学生具有同等的竞争力。少数民族学生应当具有同汉族学生接近甚至是一致的机会进入到跨国公司管理人员、高精尖技术人员的行列。在全国范围内,而不仅仅限于民族地区范围内,少数民族劳动力的职业结构及其所服务的产业结构接近汉族。[2]作为第一个把国家安全同大学建设联系起来的国家,美国大学的发展也具有国家行为特征,由国家重点支持。[3]在我国具体国情下,民族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应当加大力度,支持民族院校在教学理念、教师素质、培养模式、硬件建设等方面实现转变与进步。民族院校对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培养,应当走应用型的发展方向,且应当与部属普通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在知识、技能上具有同等的竞争力。

(三)打造去少数民族化的但又有自身独特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学科群,造就民族院校服务包括发达地区在内的全中国的能力民族院校服务于民族地区,不应当是只能服务于民族地区,更不能以只能服务于民族地区的服务能力去服务民族地区。民族院校中有为数不少的是属于新型的综合性大学。新兴的综合性大学虽然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发展均衡,但往往面临高水平学科不多、学科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认为,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一流,一定要有先后。要根据学校现有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潜能,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关键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否则,就会拖累前进的步伐,减缓发展的速度。对于那些没有发展潜力的学科,要限制其发展,甚至淘汰拖后腿的学科。[4]民族院校根本的问题就是一个字,弱。要改变现状,获得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民族院校的领导者就决不能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迁就现状,否则就会丧失发展机遇,就要犯历史的错误。走外延式的发展道路一定要慎重,再铺新摊子一定要慎重,上新的学科门类,而应该重视那些与优势学科相关的学科,或者尽量使较弱的学科与优势学科形成交叉学科,从而提高全校学科的整体水平。

(四)构造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现代化、同质化的人文氛围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应当是营造能让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思想和观念上与普通综合性大学毕业生更加一致的同质化氛围,即在促进少数民族生源现代化方面背负特殊的使命,这其中尤其包括培养少数民族离乡离土是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下的必然,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市场经济,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劳动力的自由,尤其是劳动力迁徙的自由。劳动力迁徙的自由,从外部来说,需要打破由于户口等外在的制度;从内部来说,则需要根本改变劳动力主体——即就业者——的思想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抑或说现代文明的发展,要求就业者根本改变人与土地不可分离的观念。恋土情结,其是长年小农经济或是落后的生产力下形成的观念。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观念,应当是依据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综合考虑,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迁徙,自由择业。任何民族都不是天然地永久地生活在现在的土地上,都是经过迁徙与流动的或长或短的过程,因此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认为祖国的某一个地域是归该民族所独有。

(五)培养具有“理工氛围”的哲学社会科学氛围加强理科的建设,尤其是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证、试验、模拟仿真等现代研究方法的相关理科的建设。目前,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正在出现重大的革新和突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实证研究、模拟仿真研究,将实验方法引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已是大势所趋,也是科研方法创新的主要方向。促进科研方法创新的基础是数据。数据库建设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工程,对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