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都昌县“籼改粳”稻曲病防治技术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都昌县“籼改粳”稻曲病防治技术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2012年,我县开始推广“籼改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摸索,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我县百亩示范片经江西省农业厅总技推广总站组织专家进行测产,平均单产达到913.76公斤。但是稻曲病一直是制约“籼改粳”技术高产再突破的巨大瓶颈,为此,我们特此加大了对粳稻稻曲病防治的探索,着力为“籼改粳”技术推广提供有力的科学保证。

[关键词] 水稻 籼改粳 稻曲病 防治技术 初探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047-01

1 症状表现

1.1 水稻稻曲病是水稻生长后期在穗部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该病多发生在水稻收成好的年份,常被农民误认为是丰年征兆而称为“丰收果”。

1.2 稻曲病只发生于水稻穗部,主要在抽穗扬花期感病,为害部分谷粒。病菌为害穗上部分谷粒,在一个穗上通常有一粒至几粒,严重时多达十几粒。发病初期颖谷合缝处淡有黄绿色块状物露出,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慢慢变大,最后整个颖壳全部被覆盖,即孢子座,得病谷粒快状物比健康谷粒大3-4倍,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病粒由最初黄绿色转变为墨绿色,最后为黑色呈龟裂状,风吹稻穗容易散出墨绿色粉末灰状物。

1.3 稻曲病不仅严重损害得病稻粒,而且还能高度消耗整个病穗的营养,致使其他籽粒不饱满,随着病粒的增多,整株稻穗空秕粒明显上升,千粒重下降,造成严重减产;受稻曲病侵害稻田产生的毒素污染稻米,严重影响稻米的品质,造成稻米品质下降,人畜食用后,可造成中毒现象,严重危害人畜健康。

2 传播途径

病菌头年以落入土壤中的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第二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由厚垣孢子再分生较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当平均气温在24-32℃时有利于病菌发育,26-28℃达到最适合,低于12℃或高于36℃病菌无法发育,停止生长。

3 发病规律

3.1 此病菌核在7-8月间萌发形成孢子座,孢子座上产生多个子囊壳,其内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也可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上越冬,条件时宜时萌发形成分生孢子。孢子借助气流传播散落,在水稻破口期侵害花器和幼器,造成谷粒发病。

3.2 病菌侵染始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之后和花粉母细胞充实期,而花粉母细胞充实期前后这段时间是侵染的重要时期。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则发病重,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较轻,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加重病害发生,连作地块发病重,上一年发病重的田块,有可能发生的就重,种子带菌多的发病有可能重。

3.3 不同品种在相同自然条件下对稻曲病的抗性有显著差距,抽穗较迟的品种感病机率较大,粳稻品种发病机率高于籼稻,杂交品种发病机率高于常规稻品种,穗大、穗密品种易感病,抽穗时间长、抽穗速度慢的品种易发病且发病时间长、发病重。?

4 防治方法

4.1 头年要加强对稻曲病的防治,减轻病害,对发病较重田块要及时进行清理,将发病稻秆作深埋等杀菌处理,冬季深翻耕,避免冬闲田过冬,春季深水沤灌治菌,减少菌源。

4.2 选用抗病品种,适宜我县种植且抗性较好籼粳型杂交品种有甬优1538 、春优84、甬优12等,播种时抢睛晒种,同时进行药剂浸种杀菌。

4.3 合理密植,以免过于浓郁,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加强水份管理,浅水勤灌,注重晒田,后期见干见湿。改进施肥技术,栽插前要施足基肥,控氮增磷钾,增施硅肥,慎用穗肥,采用配方施肥,针对田间的边际效应,田边应少施肥。

4.4 稻曲病以预防为主,要重视封行期和防治,最佳时机一是全田1/3以上茎秆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即俗称“大打包”或者“大肚期”时用药(约距出穗时间7-10天左右),此时正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二是破口始穗期,一般提前3-5天用药。

4.5 药剂防治

4.5.1 用2%福尔马林或0.5%硫酸铜浸种3-5小时,然后闷种12小时,用清水冲洗催芽。

4.5.2 封行期用25%咪鲜胺20克加10%苯甲・丙环唑20克进行喷雾。

4.5.3 在破口前7-10天喷施75%肟菌・戊唑醇(拜耳拿敌稳)20克或10%苯甲・丙环(先正达爱苗)唑40克或43%戊唑醇60克,一个星期后再喷施一次。药液中要添加适量渗透剂如有机硅等进行喷雾,重点喷药的部位是植株的上部,如果遇阴雨天气,要视情况及时进行重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