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文教学一向被称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新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见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可历来,作文都是学生最头痛的事,也是教师最心烦的课题,教师往往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吃力。究其原因,其一是教师对作文教学视为一种任务,往往停留在浅层的、表面的教学方法上,对小学生的作文心理缺乏深入的、科学的研究,没有注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其二是大部分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感受,对写作提不起兴趣,把它当成一种作业、一种负担,有的勉强应付,有的举笔维艰,有的甚至到了厌学、弃学的地步。

那么,如何应付这老大难的问题呢?在新课改的思想指导下,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中,笔者得出了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贴近生活,诱发写作动机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寻找兴奋点,诱发学生写作动机,让写作成为学生的需要。

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作文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生活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一天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愉快、开心的,有烦恼的,有难过、伤心的,以这些学生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想为作文内容,让学生以写作来反映生活,用笔真实记录下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就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作文命题也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命在学生心坎上,让学生一见到文题就能使往日的生活积累涌上心头,浮现于眼前,产生写作欲望。

2.贴近学生心理

针对小学生好胜心强、模仿性强的心理特点,教师亦可列举一些贴近儿童生活、能牵扯学生心灵的范例,使学生由此及彼,联想到与范例相近的人、事、物、景等,诱发写作激情。探索、猎奇心理也是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的增强,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学生的探索、猎奇心理也愈强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这种心理实际上是少年儿童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和征服欲望。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他们辨析。

二、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应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广泛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此外,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寻找学生的原因外,更应该从自身在作文教学中的方式方法中寻找原因。经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即写不同题材的文章,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写作文大多是以写人写事为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要把这些小事,写具体,写详尽,写出真情实感,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注意引导。如在拟定好让学生写的题目后,一定要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好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某件事,然后,再让学生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能够表达文章主题的事例,或找出它的闪光点,抓住重点,围绕中心写;其次,让学生走向生活,给学生一个亲身实践、积累素材的机会。例如,我在教学生写《我勤劳的母亲》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虽然很多学生和父母朝夕相处,但因父母的娇生惯养或自己的不留心,使得他们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父母的爱);其次在作文之前,要求学生利用双修日的时间,在家亲自做一次卫生大扫除。在扫除的过程中,把自己打扫卫生的过程,及自己当时的动作、心里活动、感受等,做一下记录;再让他们仔细、认真地去观察自己的母亲是怎样打扫的,注意观察她的神态、动作……最后,在学生作文时,再要求学生换位思考,把自己母亲的劳动过程写具体,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去体会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感受母亲平时的辛苦、勤劳……这样,学生把这些真情实感整理成文,文章就生动、形象、有血有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