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化学作业的优化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化学作业的优化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多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有效的作业形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优化

随着新课改和有效教学的深入实施,如何利用化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巩固,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教师设计作业,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设计实践型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出贴近生活、注重实践的化学作业,如一些小调查、小研究、小实验等,让学生把研究的过程有序地记录下来,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动手能力。如实践型作业――盐类的水解:

设计目的:从身边的物质取材进行实验,测出溶液的PH值,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作业内容:1.(从身边取材)蒸馏水、食盐、纯碱、小苏打、化肥、肥皂液、草木灰、明矾、84消毒液等,用PH试纸测其PH值。2.盐的溶液一定呈中性吗?3.本次实验你有哪些收获?

从实验结果看,很多学生都得出了盐的水溶液并非都呈中性而且酸性和碱性的强弱也不同的结论。有的学生还介绍了自己一些独特的做法:如蒸馏水不用购买或现制,而是收集了蒸饭时锅盖上滴的水;用吸管或筷子代替玻璃棒等。这一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型作业

作业设计分三个层次,即基础作业、提高作业和拔尖作业。学困生做基础作业,可选做提高作业;中等生做基础作业和提高作业,可选做拔尖作业;优生三类作业都可选做。如分层型作业――复习巩固醇、醛、酸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A组为基础作业:1.复结常见的醇类、醛类、羧酸类化合物名称、物理性质、用途等;2.整理醇类、醛类、羧酸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3.书写相关有机方程式,形成知识网络。

B组为提高作业:1.比较醇类、醛类、羧酸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教师给出可提供的药品清单,由学生设计实现醇、醛、酸互相转化实验方案;3.学生汇报方案,师生对方案进行评价,构建知识网络。

C组为拔尖作业:1.引导学生从官能团角度分析不同类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差异;2.分小组实现探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醇、醛、酸的相互转化,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明确实验方案实施的程序,归纳整理得出结论;3.师生对方案可行性加以论证,实施实验方案,总结实验探究结论。

逐步递进的作业设计,不仅使优生有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而且使学困生通过做一些相对较易的作业,收获成功和自信,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设计调查型作业

新课标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公益调查型作业,如从化学角度看“瘦肉精”事件:

作业内容:1.政府及民众为何如此关注“瘦肉精”事件?2.“瘦肉精”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哪些影响?3.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从作业的效果来看,学生不仅了解了“瘦肉精”的化学性质及其添加到饲料中的原因,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

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设计探究型作业

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式的探究型作业,变单一知识复习为综合能力训练,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如设计探究型作业――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

设计目的:电离和水解是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同时,需要相互合作,共同整理、归纳、分类,得到一种比较完整的答案。

作业内容: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请写出浓度大小关系的所有组合,并说明理由。

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并把一个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共同探讨各种可能,最后共同完成目标任务。

五、让学生激情飞扬,设计辩论型作业

新课程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作业设计也要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针对日本大地震、海啸引发核泄漏危机,可设计辩论型作业――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谁更重要?

作业内容:1.确定辩题,组建正方和反方辩论团队;2.辩论双方收集资料,准备论据;3.活动开始,正反两方激烈辩论;4.评定胜方、最佳辩手等。

通过辩论,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同样需要知识,需要全社会参与,不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思辨能力和合作探究的 能力,对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及情感态度的培养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之,合理适量的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作业设计时,坚持少而精,多层次,具有启发性,才能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佳.化学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夏新华.布置怎样的作业最能打动学生的心?[J].化学教学,200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