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溴杀灵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护理1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溴杀灵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护理1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中毒

溴杀灵(Bromethalin)是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主要用于杀灭家鼠的二苯胺类化合物。有关人类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情况笔者尚未见报道。2003年2月我院收治误食含有溴杀灵的食用油引起的溴杀灵中毒患者1例,经积极抢救,恢复正常而痊愈出院。现将抢救护理经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1岁,因剧烈的头痛、烦躁不安、神智模糊、恶心呕吐10h,于2003年2月25日入我科治疗。此前其家族2例因同样临床表现在外医院抢救治疗,无效,于发病2d内相继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及省、国家中毒中心毒理学测定证实,10d前开始食用的油中含有溴杀灵,导致急性严重溴杀灵中毒而死亡。此患者同样有10d前开始食用含有溴杀灵的食用油史。入院查体:神志模糊,呼吸运动弱,呼吸12次/min,脉搏48次/min,血压120/80mmHg,神经系统深浅反射减弱,未引出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脑CT示大脑半球白质密度普遍减低,灰白质界限不清楚,脑沟显示不清,示严重脑水肿。

抢救与治疗:溴杀灵当服量多时,属急性中毒症状,出现身体震颤,阵发性惊厥死亡。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18h;当服药量少时,出现昏睡、肌肉麻痹,几天后死亡。该患者入院后,病情急剧加重心率减慢,38次/min,嗜睡状态,反应迟钝,剧烈头痛,呕吐加剧,呼吸10次/min时而四肢短暂抽搐。因病情严重立即送重症监护病房。当时测血气,动脉血氧分压为56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46mmHg,给予33%浓度鼻导管吸氧,流量为2~

4L/min。该病人脑水肿及脑细胞脱髓鞘极为严重,用甘露醇250ml,每6h1次快速静脉给药的同时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用甲基强的松龙500g,每日1次,静脉给药,共5d,病情稳定后减量共用12d。应用能量合剂、细胞色素C、ATP、辅酶A等。鉴于本例,摄入溴杀灵已有较长时间,再加溴杀灵尚无特效解毒剂,所以未给肠道毒物的排泄治疗。我们采用血液灌流疗法,以加快毒物的排泄。溴杀灵中毒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抢救中应用M-受体阻滞剂,654-2持续缓慢静点,维持了正常心率。该病人经积极抢救,经2次复查脑MRI,病情明显好转

。住院共27d,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24h连续动态监护病人的神志、意识、呼吸、心律及血压,监测心排出量和血压,注意输液的速度及量,避免心脏负荷。(2)监测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病人入院后立即做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为56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46mmHg,为了改善低氧血症,给予33%浓度的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2~4L/min。(3)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气道的通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予翻身,拍背1次/2~4h,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血液灌流的护理 [1]

2.2.1 建立血管通路 血液灌流是目前治疗各种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较为理想有效的手段之一。该病人采用HA型一次血液灌流器,选择较粗的股静脉穿刺,置双腔管,并做好固定。

2.2.2 维持正常血压 血液灌流中,血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灌流的效果,血压是影响血流量的最主要因素,该病人血压维持在120/80mmHg左右,上机后的血流量为20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灌流1.5h。

2.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防止各种血液灌流并发症的发生 [2] 心电监护每100min记录血压1次,给予鼻导管吸氧,仔细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出血、肿胀、血流量是否充足,灌流器和管路有无凝血,并详细作好记录。

2.2.4 血液灌流结束后护理 病人送回病房,护士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股静脉穿刺点有无出血。

2.3 警惕肾中毒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1)肾功能观察。严密观察病人尿量、颜色、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如尿量<30ml/h、血尿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要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应根据尿量的多少调整输液量和输 液速度。(2)甘露醇250ml,每6h快速静滴,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用甲基强地松龙500mg,每日1次静滴。用药及时,准确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用药后症状是否好转,可根据病情变化,逐渐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直至病情稳定。

2.4 预防 溴杀灵是一种鼠药,人类对鼠药的管理上还存在缺陷,并对食品盛装器具有卫生不达标,而导致上述严重中毒。笔者以此为鉴,通过广泛的健康宣教,改变人们不健康行为,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防止以上中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谭艺真.血液透析中血流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7-8.

2 邵铸洪.现代急诊医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88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