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幼儿园集体科学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幼儿园集体科学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好奇、好问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由此,幼儿园科学活动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其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就目前而言,集体科学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启发和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发问、探究是一条主要的途径。但是,现阶段在集体科学活动中的提问存在着缺乏层次性、问题封闭、提问主体单一以及理答不灵活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幼儿对问题探究的兴趣,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得活动效果大打折扣。笔者以典型的集体科学活动《神奇的水》为例,做简单的分析。

一、活动案例呈现

水的主题是幼儿园科学活动经常选择的内容,教师根据科学活动的总目标和各年龄阶段目标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组织了科学活动《神奇的水》,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了解水的基本特征、特性以及水的作用,从而使幼儿萌发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活动是利用幼儿已有经验的直接谈话导入,教师直接以问答的形式进入主题,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征。具体实录如下: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水根据水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什么?”

幼:“不知道”“矿泉水”“自来水”。

师:(迟疑片刻)“哦,老师告诉大家,是软水和硬水,那么小朋友了解软水和硬水吗?”

幼:“不了解。”

师:(急忙)“软水就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水,硬水就是不能直接饮用的水,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幼:“明白了。”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手里拿的水是什么颜色?”

幼:(异口同声)“无色。”

师:“老师手里拿的牛奶是什么颜色?”

幼:(异口同声)“白色。”

师:“它们颜色一样吗?”

幼:“不一样。”

……

二、活动案例分析

(一)集体科学活动中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以此科学活动为例,分析了在集体科学活动中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提问的问题缺乏层次性

我们都知道,活动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有先后顺序的,先问什么,后问什么以及从哪里切入去问都是有讲究的,教师不能想到什么就对幼儿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样不但不利于幼儿对活动内容的自主探究,而且也会影响到幼儿探究的兴趣。教师在提问的时候没有注意所提问题的层次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提问严重脱离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的学习就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纳入新经验的过程,所以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已有经验作支撑,脱离幼儿已有经验的发问只会使得幼儿不知所措,活动也会成为“灌输式”的活动。案例中的教师就有这样的问题,教师根本不了解幼儿对水的经验基础,开始便问:“水根据水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什么?”其实,幼儿根本不理解“水质”这个词,更不知道该如何去给水分类了,幼儿能够说出“自来水”“矿泉水”也完全是凭自己的已有经验。但是,教师接着又问:“哦,老师告诉大家,是软水和硬水,那么小朋友了解软水和硬水吗?”这个问题离幼儿经验就更远了,所以小朋友都回答:“不了解。”那么,教师讲水的基本特征,以这样两个幼儿不熟悉的问题开始,一下就使得活动气氛低沉了,幼儿不知道该如何去探究,探究的兴趣被打消了,只能靠教师的讲述来被动接受。那么,提问就会成为象征性的东西,可有可无,因为它已经不能起到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思考的作用了。其次,教师的提问仅仅停留在幼儿已有经验上。教师意识到以上问题脱离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所以在接下来的问题故意问简单一些,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手里拿的水是什么颜色?”“老师手里拿的牛奶是什么颜色?”“它们颜色一样吗?”这些问题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都是经验范围之内的问题,所以幼儿异口同声地给出正确答案,然而,虽然看似回答正确,活动气氛热烈,但是这些问题对于引导幼儿的思考和自主的探究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还有待我们去思考。

从以上的案例片段不难看出,教师提问的安排是欠妥的,开始安排两个完全脱离幼儿经验的问题,紧接着又安排几个完全在经验范围之内的问题,显然是不明智的,发问没有由浅入深的层次性。

2.教师提问的问题缺乏开放性

集体科学活动中,教师所提的问题一般可以分为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要求教师在提问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封闭性问题为辅。但是从以上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大多是封闭性的问题,“水根据水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什么?”“小朋友了解软水和硬水吗?”“小朋友们明白了吗?”“老师手里拿的水是什么颜色?”“它们颜色一样吗?”等,这些问题都是封闭性的问题,有的幼儿根本没有去思考、无需思考、也懒得思考就简单地随大流回答了,这样大量封闭性问题的提出将会导致幼儿思维受到严重的限制。

3.提问主体的单一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幼儿双边的活动,需要教师和幼儿明确各自的地位和角色(教师是引导者的角色,幼儿是主动学习者的角色),积极参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提问、引导是为了让幼儿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和探究,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不但要求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还要让幼儿学会在思考中自己提出问题,对于幼儿来讲,学会提出问题比学会解决问题更加重要。但是从以上的案例反映出了活动中提问主体的单一性,全是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主导了整个活动,幼儿顺从教师准备好的思路一步一步接受知识,活动过程就变成教师讲述,学生接受的单向活动。教师为什么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幼儿为什么没有,是教师为了所谓的“节省时间”,是为了所谓的“提高效率”,是为了所谓的“一切顺利”,结果导致整个活动沦为教师的独白。

4.教师提问后等待时间简短、理答方式不灵活

在此次观摩活动中还发现,教师在提问后等待的时间太短。教师提问后看到幼儿不会回答,害怕出现“冷场”,急忙告诉幼儿答案,根本没有给幼儿留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可能幼儿正在思考的过程中或者还没思考,教师的答案就已经出来了。这样长期的结果就是幼儿思考问题的自信心和兴趣被打消了,会养成幼儿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另外,教师也很难发现幼儿对问题是否掌握以及学习中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此外,教师的理答方式不灵活。幼儿在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不但要积极回应,而且回应的方式要灵活,根据幼儿的回答程度做出不同的回应。但是从以上的案例我们发现,教师在幼儿回答完问题后没有反应,直接问下一个问题;简单回答,应付了事;自己代答,最典型的就是“水根据水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什么?”“哦,老师告诉大家,是软水和硬水”;简单表扬,例如“××小朋友真聪明”“你真棒,我们给他鼓励一下”等方式,是非常典型的终止性理答,这样的理答方式没有给幼儿留进一步深入思考的余地,而科学活动最终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自主探究,没有进一步的思考,何谈探究?

(二)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1.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年龄特点,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教师提问的层次性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了教师思维的流畅性,有层次性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由简入深,逐步对问题有全面的了解,而没有层次性,想到什么问什么就体现思维的混乱,幼儿掌握起来没有系统性。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点,既不能与已有经验相距甚远,也不能仅仅在幼儿的既得经验的范围内徘徊。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如果脱离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接下来就无法自主地探究。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也要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切入,然后逐步深化,逐渐提一些高层次的问题。

2.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标,多提合理的开放性问题

教师的提问不是随意的行为,好的问题、有效的问题才可以促进幼儿畅所欲言、拓展思维空间。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应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因为幼儿对科学的学习本质上就是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的讲授起不了决定作用,只有开放性的问题,才能为幼儿自主探究、思考留有充分的余地和空间,幼儿才能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手段。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科学活动中向幼儿提开放性问题的重要性,教师要提升观念,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积累教学机智,多提适宜的开放性问题,让幼儿在思考中学会自主探究。

3.激发认知冲突,教师鼓励幼儿自己提出问题

幼儿园集体活动是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共同的活动,因此提问就不应该只是教师的专利,幼儿也要参与提问。科学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探究需要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质疑提问是幼儿学习科学的起点,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如何让幼儿学会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其实幼儿一个个问题的产生就是自己的经验与认识出现了偏差。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大胆地猜想,然后验证,其中的问题自然就产生了;提供给幼儿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材料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利用好区角活动和其他自由活动,不断激发幼儿的认知冲突,让幼儿在提问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4.教师要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不断改善理答方式

适当的等待是保证幼儿思考的必要保障,为了幼儿能够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教师必须适当留给幼儿候答的时间,教师在提问之后不要急于告诉幼儿答案,不要害怕“冷场”,鼓励幼儿独自或以小组的形式思考、交流;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机智,灵活应对幼儿离奇、出格的思考结果,不要只求活动的按部就班,不要怕“浪费时间”。同时教师也要改善理答方式,不要对幼儿的回答应付了事或简单地表扬,更不能置之不理,要多采用追问、评价、诱导提问、质疑等多种理答方式,只有对幼儿的回答做出合理的应答,才能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思考,才能提升幼儿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 鄂尔多斯,0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