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什么是『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什么是『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思考与练习”中,仍然能看到“有表情朗读课文”的字句,对此我很不解。教学改革这么些年了,怎么还有这个“有表情地朗读”?我教书直到退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表情地朗读课文”,面部的“表情”是语文课的组成部分吗?以我浅见,中、小学生的朗读,做到准确和流畅就很好了。说实话,中、小学教师上课,如果面部表情过于丰富,未必有什么好处,因为这是上课;让学生读课文时要注意“表情”,则是误导。

我从小到现在,几十年读书总是没有“表情”,作为读者,我读书时只有“心情”。比如,我在愉快时读书,我在忧伤时读书;读了书,开始有阅读文本所产生的情感,比如,我读出了书中人物的心情、心境,读出了他们对世事的感慨,我了解了时代波澜下人的命运,总之,被别样的人们,别样的故事打动了。读进了作者的心灵,读出了文本所蕴涵的情感,我会叹息,甚至会落泪,但我的面部可能没有什么“表情”。我总认为,“表情”只是戏剧舞台对演员的要求,同时,也并非所有的角色都需要五官的活动。

那么,这个“有表情地朗读”为什么会那样顽固地存在于语文教材中,而没有引起教师们的注意呢?

听低年级的课,课本上有这样的要求,“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教师上课也落实了。学生读书时有什么样的表情,坐在教室后面看不到,但从那抑扬顿挫的花腔转调中,仿佛能看到学生的眉眼舞动,因为他们的老师范读时就是那样――除了耳朵没动,能动的部位都在动。可我不得不问:“难道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吗?”在生活中,一个正常人不会那样“有表情地”读书,否则会吓着别人的呀。说心里话:绝大部分“有表情地朗读”,不好听,太假了。迫使儿童那样刻意做作地读书,不自然地显现喜怒哀乐的表情,往小处说,不过是有些呆头呆脑的蠢相;从大处看,可能是非人道反人性的教育。我的话也只能说到这里为止。让孩子们像一棵树一样自然地生长,真实地活,不要再迫使孩子们去学虚情假意了。

读书,只有读出文中蕴涵的感情,才能产生与作者的共鸣,如果还没开始读,或是还没有熟悉文章,“表情”已经准备好了,这符合阅读学习的规律吗?学生根本没有感受到“爱”与“痛”,却要装得声泪俱下;脑海中根本没有春天,但因为老师在盯着他,要给他打分,便煞有介事地带着颤音喊“小草呀,也醒啦”。这恰恰是引导他们“失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之“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一节中,主张小学二年级的阅读以朗读训练为主,文中确实提到这个“有表情地朗读”。他在五六十年前的这个提法不正确(也许有其特殊的背景),不符合母语学习的规律,教材编纂者不能再奉为神明,教师对这类教学要有反思。我们的社会可能更需要真诚坦白的言说,未必需要带着“表情”,特别是那些做作的演出和“表态”。

不错,“表情”会有感染力,传说有名演员拿着一本菜谱朗诵,也能念得让听众热泪盈眶,可那毕竟是演员啊,想方设法让别人落泪,是他的职业要求;听了菜谱也落泪者,可能是疯狂迷乱的“粉丝”,也可能是排遣愁绪的醉客。母语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变得有理性,而不是看别人的脸色,根据对方的需要练习“表情”。

很简单,还没有读通读懂,就强调“表情”,很荒唐,再也不能让小学生学这些了!

怎么改?有些教科书改为“有感情地朗读”,我仍感到不合适。学生刚接触文章,就能“有感情”?他朗读时的“感情”从何而来?是教科书“配给”的吗?

无他,只有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去读,读进文章,读出作者的心,读出画面,读出自己的想象。所谓“感情”,靠阅读理解,读通了,读懂了,“悟”出来了,触动了自己,感情才会出现;因为感动,把书中的那些人和事,那些美与震撼,埋在心灵深处,一辈子不忘。如果读得忘记了周围一切,成了自我心灵洗礼,这才可能“有感情”。凡是只能在课堂上呈现并由别人评价,过后即忘的,仍然不过是“表演”。有鉴于此,教师首先得克服那种把上课当“演出”的意识。

(摘自《文汇报》 本文作者: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