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88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88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资料与方法

1990年至今我院再障住院治疗患者88例,均符合再障诊断标准(男55例,女33例;年龄8~57岁,其中20~40岁患者居多);病程0.5~1年者18例,1~11年者70例。

发病原因:26例病前曾服过氯霉素,5例病前服过磺胺类药,3例接触过苯2~3个月,7例服过镇痛药,1例患者病前静点过四环素,1例长期接触过造影剂。45例原因尚不明确。中医辨证治疗:①气血两虚型:该型患者起病缓慢,面色无华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乏力、舌质淡白、苔薄、脉濡缓,以补肾为主兼补气养血为治疗原则,拟方:党参、黄芪、首乌、黄精、杞果、仙鹤草各50g,白术、当归、阿胶各15g,菟丝子30g,炒茜草2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阴虚型:该型患者面颧潮红、头晕目眩、咽喉干痛、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失眠遗精、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舌赤少苔,脉细或细数。治宜滋阴补肾,益气养血。拟方:党参、杞果、首乌各50g,生地、炒茜草、旱连草、知母、黄柏、龟板胶各20g,地骨皮25g,当归15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③阳虚型:该型患者神疲懒言、畏寒肢冷、自汗腰酸、阳痿不举、月红不调、舌质淡肥嫩,苔薄黄、脉沉细无力。治宜温阳补肾,益气养血。拟方:党参、首乌、杞果各50g,黄芪、菟丝子、仙鹤草各30g,当归、鹿角胶、龟板胶各15g,补骨脂、淫羊藿、炒茜草各20g,水煎服,每日1剂。

④阴阳两虚型:该型患者即有畏寒,又有手足心热,脉沉细者,治宜滋阴潜阳。拟方:党参、黄芪、白术、首乌、黄精、杞果各50g,菟丝子、当归各30g,补骨质、淫羊藿、巴戟天各20g。每日1剂,水煎服。有出血者,可加藕节、白茅根、仙鹤草、茜草、阿胶各50g。合并外感风寒发热时可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

西药治疗:①甲基素或康力龙片;每日总剂量为30mg,分3次舌下含服。同时加服刘肝生或护肝征各5片。②维生素B4片;每日总剂量为20mg,分3次口服。③强的松片;每日总剂量为30mg,分3次口服,病情明显好转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④合并感染伴有高热时,可静点抗生素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全部病例均按“全国血液病学术会议”《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标准》判定。

结 果

痊愈者44例,明显好转20例,好转12例,稳定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2%,平均疗程为14.58个月。

入院时病情与疗效的关系:在治疗过程中,规定血红蛋白在45g/L以下的,配合适当的输血。本组病历在45g/L以下的,有44例,45g/L以上的有44例。血象变化(平均值):治疗前血红蛋白47g/L,治疗后90.2g/L;红细胞:治疗前1.62×1012/L,治疗后3.5×1012/L;白细胞:治疗前3.3×109/L,治疗后5.0×109/L;血小板:治疗前95×109/L,治疗后196×109/L。

入院时骨髓像与疗效关系:骨髓增生活跃15例,治疗结果基本缓解,骨髓增生尚可10例,治疗结果明显好转,增生低下15例,基本缓解8例,骨髓增生重度减低25例,其中基本缓解18例,明显好转3例,稳定2例。出院时有10例基本缓解病人作了骨髓穿刺,原来骨髓增生重度减轻,恢复为降低,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例1:患者,女,26岁,于1990年1月11日就诊。主诉:心悸、气短、乏力伴手足心热、口燥咽干2年余。头晕目眩1年。现病史:患者经常出现心悸、气短、乏力之症,以劳累后加剧。查体:面色苔白无华、咽候干痛、全身皮肤及眼睑膜苍白、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月经过多、舌淡、舌尖赤、少苔、脉细数。入院时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6×109/L,红细胞0.83×1012/L,血小板20×109/L,血红蛋白:25g/L。中医诊断:血虚阴虚型。西医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穿刺)。治则滋阴补肾、益气养血。方药:党参50g,杞果50g,首乌50g,生地20g,炒茜草20g,旱连草20g,知母20g,黄柏20g,龟板胶20g,地骨皮25g,当归15g,甘草10g,鳖甲25g。每日1剂,水煎服。上药连服1年,于1991年1月10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4.1×109/L,红细胞3.5×1012/L,血小板100×109/L,血红蛋白100g/L。痊愈。

例2:患者,男,16岁,于2001年7月15日入院。主诉:心悸、气短、乏力3年余。头晕目眩1年余。现病史:患者经常出现心悸、气短、乏力之症,以劳累后加剧。查体:面色苔白无华、眼睑膜及全身皮肤苍白、精神萎靡不振、舌淡苔薄、脉懦缓。入院时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8×109/L,红细胞2.1×1012/L,血小板14×109/L,血红蛋白40g/L。中医诊断:血虚气血两虚型。西医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骨穿确诊)。治则补肾为主、兼补气养血。方药:党参50g,黄芪50g,首乌50g,黄精50g,杞果50g,仙鹤草50g,白术15g,当归15g,阿胶15g,菟丝子30g,炒茜草2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上药连服2个月,于2002年3月10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8.1×109/L,红细胞3.5×1012/L,血小板60×109/L,血红蛋白110g/L。病情临床缓解。

讨 论

本病证属中医学上的“虚劳”、“血虚”、“血证”范畴。其病本在脾胃,故凡脾胃虚弱者,其所化精微不足,皆可导致血虚者。凡血虚者,必然会导致其气亦虚。我们依此理论拟定了本病之治则:以补肾为主,兼益气养血,必要时加用西药,多能获得较巩固的疗效。

本药中以甲素或康力龙片为主药,西药不但刺激骨髓造血,且用于女性患者又可达到闭经之目的,从而避免某些患者经期过长,流血过多,造成失血状态。但必须加服保肝药,以防止其对肝脏的损伤。国内曾有人报道,再障首选药应是强的松,亦有人通过观察提出强的松可暂时使血红蛋白上升,从而有助于治疗贫血。

以上研究表明,以中药辨证处方为主,配合西药治疗再障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