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激趣” 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趣” 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喜好,是人们探索知识,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创设情感情景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创设故事情景使学生“欲轻不能”,创设操作情景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其乐无穷,设置疑问情景使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数学问题起源于数学情景,数学情景是产生问题的沃土。教师在教学过程要钻研教材,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激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16-01

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强大动力。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就不感到数学枯燥乏味,就不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负担了。相反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乐趣。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也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此说明,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既然兴趣对学好数学具有那么大的作用,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通过恰当的手段“激趣”,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数学课堂教学不就被激活了吗?数学课堂就不会像一潭死水。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趣”呢?下面谈谈我从教以来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情感――激趣的根本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在师生关系中,情感有着巨大的征服力和凝聚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与一定的情感因素关系着的。一个学生对老师不喜欢,他怎么可能对你所教的课感兴趣呢?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创设一个和谐,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学生喜欢老师,自然而然就喜欢上数学课。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例如:我曾教过一个八年级,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家长都出外打工,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较差。记得在一节课上就求■的平方根,我一连提问了好几个同学,竟无一人答对。此时,我并没有责备他们,而是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做不好,不会做,没关系,只要大家愿意学数学,我有信心给大家教好。”然后我给他们耐心讲解,直到他们听懂为止。以后我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补缺补差,给他们讲数学家的故事,鼓励他们学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与我的感情与日俱增,每到上数学课学生都兴趣盎然,数学课堂上大家都踊跃举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课堂气氛被激活了。

二、趣味――激趣的兴奋剂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出富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心理达到一种“欲轻不能”的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反证法时,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反证法的步骤:(1)从结论的反面出发(否定结论);(2)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肯定原结论。我用谚语:(1)不听老人言;(2)吃亏在眼前;(3)浪子回头金不换来比喻,学生很快就记住了。我利用谐音帮助学生记一些数字,如■=1.41421就说成“意思意思而已”。■=1.732说成“一齐商量”等。学生兴趣盎然并在笑声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涵。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讲述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学理论形成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等。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又可以增添课堂趣味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一个个历史画面可以让学生深深沉浸在古今数学家的奋斗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推动学生寻求知识,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去发现,去创造。

三、设疑――激趣的钥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和兴趣的钥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设疑,制造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可以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数的乘方”这部分教材时,这部分教材不好处理。我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先设计两个问题:第一题,有两种给你钱的方法:(1)一天给你一元钱,一直给你十年;(2)第一天给你1分钱,第二天给你2分钱,第三天给你4分钱,第四天给你8分钱,第五天给你16分钱,以此类推,给你20天,你选择哪种给你钱的方法?第二题,一张0.1mm的薄纸对折20次,厚度是多少?若一层楼3米高,相当于多少层楼高?学生不假思索的算起来。当我告诉学生相当于近35层楼高时,学生感到质疑,能有那么高吗?一时间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使学生产生一种“一定要算个究竟”的情绪,学生探究新的运算方法的热情油然而生,置疑的钥匙打开了学生兴趣的大门。

四、实践――激趣的源泉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教学大纲也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任何知识的学习有用才会有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环节,使抽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联系实际呢?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学到的知识不但印象深刻,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黄金分割时,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是不是符合黄金分割的要求,身材是不是最美丽的,若不符合要求应穿多高的高跟鞋或扎多高的小辫子,学生一下子兴趣盎然,找来皮尺相互量身高,量好后急忙计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再比如我讲解直角三角形一章时让学生计算学校旗杆的高度,教学楼的高度,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用到数学,教师只要留心用生活中的例子打比方,模拟实际问题等方法讲解,学生就不会感到数学乏味,相反学生在接受解决实际问题中接受知识的训练感到其乐无穷。

总之,激发兴趣是激活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又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不同的课堂情景,以“激趣”为突破口,潜心钻研教材,娴熟地运用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通讯(1996.6)

[2]安徽教育(1996.10)

[3]苏凯声:《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