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F-1到1D Mark II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F-1到1D Mark II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佳能的照相机种类繁多,所以本文主要是试着以定位于专业的胶片・数码机型的变迁史来探讨佳能的照相机技术发展过程。竭力避免涉及其庞大复杂的全部系统,如有涉及也是一笔带过,不多周旋。本文分成上篇:传统,下篇:数码,和大家一起探讨。

自1971年佳能推出首款专业机f-1起,从此就和专业机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过了10年即1981年又推出了NEW F-1。在经历了美能达制造的α AF冲击波的洗礼之后,佳能在1986年用依然是手动聚焦但其他已经是高度电子化了的EOS-1的先祖机--T90抵挡到1989年才推出了其专业系列中的真正的AF机EOS-1。为了和主要对手尼康进行专业机种的较量,1994年又推出了E0S-1N。时隔5年半之后的2000年推出现在依然在产的经典王牌EOS-1V。

本篇我们主要是从传统胶片机开始谈起,看看我们能不能找出些共通的东西来,以便我们更好检验佳能在其1d mark ii广告词中提到的口号:“影像文化尽在佳能”是不是说得有道理。

一.跨越了20世纪的佳能传统专业照相机

1971年首台专业照相机 F-1

要说F-1就不能不提佳能的35mm规格的和其有渊源的其他单反照相机,佳能的单反照相机始于1959年的佳能 FELEX,后来又陆续推出了FT、QL、EX-EE等等。但真正引起注目的是1971年3月1日开始销售的佳能的顶级机F-1,和F-1同时推出的还有FTb。由于F-1的价格高于一直以来就是日本人心目中最高级照相机的当时的尼康 F2,这点在当年的日本摄影界成了轰动一时的话题。

F-1和到F-1为止的FT、QL等不同之处在于内装了和开放式测光连动的测光表,而且机顶和尼康的F系列一样变成了可更换式。因此腰平取景器以及其他特殊需要的取景器也可以方便地使用。而且如果换上内装有伺服EE取景器的伺服马达,就变成了EE方式照相机,并且要是安装上马达驱动单元,还可以进行从每秒3次到60秒1次的无人EE拍摄。

F-1推出当年附件全部加起来达到了180种,可换装镜头也达到了40种。F-1为佳能后来持续在照相机领域的发展,特别是进军专业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1981年进行了大幅度改进的 NEW F-1

在F-1推向市场迎来第十个年头的时候,NEW F-1从各种传说中脱壳而出。

80年代初对照相机产业来说是个大变革的时代。各家公司都在照相机实现自动化、电子

化上下功夫,佳能当然也不例外。A系列的AE-1、A-1就是佳能走在电子化前端的明证。正是由于此理由,大家都在猜测佳能推出的新顶级机可能是用电子技术武装到牙齿的利器,但现实却大出人们的预料。NEW F-1继续秉承了F-1的风格,以手动(手动曝光)为中心,实际上仍然是一款坚实保守的重视机械操作的单反照相机。佳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继续坚持走机械化的路线?我们看看下边的情况,相信就会打消此疑问。原来佳能担心面对当时进步激烈的电子技术,如果过多的电子化结果反倒是短命。因为佳能在此方面是有教训的,F-1推出的时候,佳能用当时最顶级的电子技术为其配套了辅助EE取景器顶,但结局是人们早早就将EE取景顶给忘记了,而长寿的竟然是纯机械的基础机械结构部分。佳能就是在反省此遭遇的基础上吸取教训才确定了NEW F-1继续秉承F-1风格的。

但继承不等于没有变化,NEW F-1在取景器、对焦屏等的更换上以及点测、局部测光等测光方式上进行了变革,在AE方式(自动曝光)上也呈现出整个系统总体水平的提高。

至此,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F-1的一些历史背景作一回顾了。F-1在整个70年代保持住了置身于佳能顶级机的地位。NEW F-1推出的理念是想在80年代继续成为长寿机,保持住自己已经拥有的地位。其实从采用机械/电子混合快门的方式我们就能看出当年佳能的矛盾心理,只用电子怕被很快淘汰,只用机械怕客户不干,当然也有出于和尼康F3、宾得LX对抗的要因存在。

虽然为了和71版的F-1区别,把81版的叫做NEW F-1,但我们从照相机的任何部位也找不到NEW的标志。由于库存品中还有旧F-1,所以采用NEW来区分。当库存品出完后,当然就只有一种F-1了。但如果我们追溯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佳能的F系列的开发是为了挑战尼康 F系列而出场的。尼康为了应对此种挑战陆续推出了F2、F3,之后一直延续到F4、F5,就是由于有F-1在专业领域给佳能奠定的基础,才迫使尼康不得不认真应对。总之,佳能从将F-1系列打上F标记的那天起,就命中注定和尼康 F系列成了天生的竞争对手。如果将NEW F-1和比它早一年开售的尼康 F3作一下比较,我们就能强烈感受到二者从外观到企划、出发点都有鲜明的不同。

尼康在F3上由以前体现在F、F2上的机械主义一转急变,走向了电子化之路。面对此种局面的佳能,却从已经电子化了的A-1上后退了一步,将重点重又放在机械方式上,至此我们就能理解佳能为什么抓着F-1的名字不放,实际上为的是向用户表明,F-1的机械控制特点没有改变。

1986年高度电子化也是后来EOS-1的始祖机

这是佳能在专业领域中最为尴尬的时刻。 1985年美能达的真正意义上的AF机种α系列旋风,将佳能推上了艰难的绝地。当时当人们听说佳能要推出T-90,大家都猜测可能是款有AF功能的照相机。但当推出以后才发现,是款除了没有AF功能之外,其他AF机器所应有的功能都已经具备了的高度电子化了的手动聚焦专业照相机。

可以说T-90是佳能小心翼翼想改变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体现在有别于以往的外形设计上。由外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佳能的改变是小心谨慎的,但佳能已经意识到必须走AF化之路。不过AF化需要研制时间,佳能用T-90在尝试改变的同时,为自己后来推出真正意义上的AF机1987年的EOS650赢得了时间。有人可能会拿和美能达的α-7000前后推出的T-80来反驳,但T-80并非佳能真正意义上的AF机。

FD口的顶级照相机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后来的历史证明,在强大AF化压力之下,为了顺利走向AF化,佳能的唯一选择就是放弃FD口。但面对世界各地已经销售出的多达2500万只的FD口镜头,佳能确实为此烦恼了很长时间。从T90的“土洋”结合出场我们就能看出此点。

1989年专业机中的首台AF机

佳能考虑再三最终用1987年推出的EF口的EOS650和FD口一刀两断了,尽管当时FD用户指责不断,但佳能还是毫不动摇地继续自己的EOS之路。据说从推出EOS系列普及型的同时佳能就开始了顶级机的研发,耗时4年,1989年佳能推出了目标是不输给尼康F4(1988年尼康推出的首台专业AF机),用来和尼康角力的EOS-1。

当时有人就指出无论是外形还是电子拨盘,很多地方和T-90相似。如果从二者的开发理念比较的话,口号一样都是:服从摄者意志的自动化。还有就是T-90是FD口T系列中的顶级机,EOS-1则是EF口EOS系列中的顶级机。

EOS-1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就是面向专业人员和高级爱好者。佳能后起直追经过短时间努力和AF化的领头羊美能达并列在AF化的前沿,但二者的发展方向有着明显的不同。可以说从美能达的总体看主要是面向业余爱好者的中间派,尽管后来也有面向专业用户的α-9000,但销售并不尽如人意。与此相反的是佳能从开始研制EOS-1之日起,就想着是面向专业人员的顶级机。

生产面向普通用户的自动化照相机开展起来非常容易,因为人人都喜欢其方便实用。但当开发面向专业用户的全自动化顶级机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简单。首要的疑问是:自动化能和追求影像具有独特性的专业需要相融合吗?当年就是此问题严重困扰着EOS-1的开发团队。“非常遗憾(AF照相机)至今的现状是还没有得到专业和高级爱好者的足够理解”,“非常遗憾(EOS)EF镜头在专业市场上还没有充分满足专业摄影师的要求”。这是佳能在当年回答媒体时的发言。

有了上述的认识和分析以后,佳能制订出的EOS-1的开发理念就成了上边提到的:服从拍摄者意志的自动化。从字面解读起来比较费劲,如果意译就是对焦、曝光等这些一瞬间的工作由自动化来完成,要是您还想自己加减点味道就请用手动模式进行微调整来控制。为此,佳能在EOS-1上增设了曝光微调整电子旋钮。

总而言之,尽管以服从拍摄者意志为目标,但作为向自动化推进的基准,自动功能的具备无疑对专业人士 是有利的。

1994年快门耐用实验达到了10万次的

5年后推出了EOS-IN,粗看起来和EOS-1的区别不是太大,但如果详细进行比较,区别还是比较明显。主要是快门材料上使用了用于原子反应堆的耐高温腐蚀的石墨纤维等。可以说1N凸现的主要是重要的技术革新,但佳能没有作令快门高速化等华丽的规格改进,注重的是提高耐久性。同时也将在EOS5上已经实践证实是精确可靠的5点AF测距,16分区测光探测器等高技术引入EOS-1N,微处理器也改成了最新和先进的。自设定功能也由EOS-1的8种增加到14种,包含反光板升起在内都响应了用户的要求进行了改进。可以说EOS-1N的推出表明了佳能在EOS系列上的技术日趋成熟,终于使EOS-1N成了EOS系列中快门耐疲劳试验达到了10万次的最高级机种。

2000年超强功能的现役王牌

5年半后,佳能迷们所期待的新一代旗舰机开始销售。我们还是再次简略回顾一下佳能旗舰机的历史:1971年F-1,1981年NEW F-1,1989年EOS-1,1994年EOS-1N。2000年的EOS-1V应该算是第五代。

EOS-1V的V就是Vision,表示拍摄未来影像、旗舰机第五代的意思,据说当时的设计团队还有提出采用Victory的建议。佳能的一贯做法是将前端技术首先用在次于顶级机的中档机器上,等成熟完善后再用在专业机器上。1V就装备了用EOS3进行实践的45点测距技术,但遗憾的是没有装备眼控功能。

1V不仅仅是沿袭了1N的易操作性,更重视的是作为专业工具的条件,45点测距提高了AF的精度。另外,严格选择包含外饰铝合金在内的各种材料,提高了机身的刚性、精度和耐久性。快门速度和老对手尼康的F5一样,同是1/8000秒,虽说不及美能达的α-9世界无双的1/12000秒高,但连拍性能在使用PB-E2和镍电池组时连拍可达10幅/秒创世界最快。用户功能自由设定项目也丰富多彩,和计算机连接就可以进行更具体的功能选择。如果使用连接软件ES-E1,就可从照相机机身的存储器中导出数据,用计算机实现数据管理。

佳能在1V上把今后的可能性也考虑了进去,可以说是将其作为20世纪的最后一台旗舰机摆在我们面前的。

现在的时代已经进入数字化阶段,摄影界也不例外。我们不是已经开始探讨数码是否已经到了取代胶片时候的问题了吗?至于是否真是如此,这并不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主要是为了提醒大家看到,佳能近几年在坚持扩大胶片专业机领域的同时也在专业数码中的强烈攻势。

看到佳能铺天盖地的关于1D Mark II的广告,我们已经真实地感受到了佳能在数码照相机上的强大冲击力。短短4年间,由2001年12月推出EOS-1D(有效像素数415万),到2002年11月的EOS-1DS(全画幅有效像素数达到1110万),再到今年1月推出的E0S-1D Mark II(有效像素数820万),我们就不难看出佳能的数码发展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有关情况我们将在下篇数码篇中进行详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