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三代”瓷器拍场走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三代”瓷器拍场走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清三代瓷器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最热门的追捧对象之一,其身影经常出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成交价屡创新高。所谓“清三代”瓷器,是指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

行情稳步上扬

从过去几十年的瓷器拍卖情况来看,虽然经历了数次的金融风波,但精品价格始终保持着螺旋式的上升。2000年,香港苏富比受刘銮雄委托,将其多年聚藏的艺术精品以“瑰丽凝珍”为名举行专题拍卖,19件珍藏品中卖出10件,套现1.5亿港元,其中两件创下当时的世界拍卖纪录,其中的“清三代”瓷器表现抢眼。

2008年12月,由香港佳士得特别呈现的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在金融危机肆虐的高峰,以5330万港元落槌。据佳士得瓷器专家曾志芬透露:“这件蝴蝶瓶也在1971年伦敦佳士得放山居专场拍卖中拍出,当时的价格只有4000美元,买家是戴润斋,之后他们一藏就是37年。”

当经济不理想时,一些藏家由于种种原因会抛出自己的收藏,其中的精品由于流传有绪,特别是估价会较艺术品拍卖高峰期更加合理,无疑会成为市场的“助推剂”,特别是一些顶级珍品更有可能创出令人咋舌的天价。像2012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件“清雍正仿哥釉铁锈花兽面纹狮耳方尊”极其难得,以估价7倍多的价格563.5万成交,创出嘉德四季瓷器家具工艺品部分单品新高。

工艺精美绝伦

“清三代”瓷器缘何受宠藏界呢?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的制瓷业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后,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官窑瓷器代表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平。可以说,“清三代”是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

“清三代”瓷器的品种主要有斗彩、五彩、素三彩,而且这些瓷器的烧制水准都很高。此外,康熙年间出现了珐琅彩、粉彩和釉下三彩等新品种,天蓝、祭蓝、冬青等单色釉瓷器也是有增无减。“清三代”瓷器的器型十分丰富,既有仿古又有创新,各式装饰性瓷器都较元代、明代大为增加。康熙时有观音瓶、棒槌瓶等;雍正时有牛头尊、四联瓶、灯笼瓶、如意耳尊等;乾隆时出现了各类精巧小器,如鼻烟壶、鸟食罐、仿象牙等。

“清三代”瓷器的纹饰内容和手法较为多样,且各朝各有特点。康熙朝的纹饰以山水花鸟、人物故事、长篇铭文等为特色;雍正朝的纹饰偏重图案化,盛行绘桃果、牡丹、玉兰、云龙等,画人物渔耕樵读以男为多,琴棋书画以女为多,纹饰线条纤细柔和;乾隆朝纹饰内容最为繁杂,但均以吉祥如意为主题,纹饰必有寓意,如百禄、百福、百子、福寿等。

关注名家旧藏

据有关专家的不完全统计,中国有兴趣收藏官窑瓷器且有收藏实力者至少有几十万人,而现在大部分官窑瓷器都已经被博物馆收藏,市场中流通的都由早期的大藏家更迭卖出,因此一旦错过机会,再难遇到。西方如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日本出光美术馆基金会、瑞士玫茵堂等,往往是以基金会的形式进行收藏,一旦买入,三五十年甚至更久才会向市场释放,因此在市面上流通的势必愈来愈少。

有关人士曾经预测,未来亿元级别艺术品中,瓷器将占五成,古代书画占三成,而近现代大师、当代艺术和其他品类分享剩下的两成。

纵观中国瓷器拍卖,每一次高潮都是伴随着名家收藏的整体释出,像1953年伦敦苏富比举办的艾弗瑞・克拉克夫人陶瓷收藏拍卖,上世纪60年代伦敦古董商H.R.Norton专场拍卖,再到这几年的张宗宪瓷器专场拍卖。2011年纽约佳士得推出的“戈登(Gorden)珍藏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及早期艺术精品”专场拍卖中,99件拍品成交94.95%,总成交额达到了2301.22万美元。拍品为美国著名私人收藏家戈登伉俪旧藏,他们的许多拍品都是来自赛克勒、辛格尔等著名收藏家,藏品来源可靠。他们还从卢芹斋的继任人法兰・卡罗、伦敦艾斯肯纳兹、马赞特、贝尔特及斯伯克斯等古董经营机构购买藏品,这无疑也是让市场追捧的重要原因。

目前,投资者对“清三代”瓷器市场的关注,已经从过去对单体物件的研究,转向对一组器物、特定环境下的器物组合的研究,这样能更好地解读出器物的内涵信息。

(责编 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