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程虹译著《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素材品读与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程虹译著《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素材品读与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特别链接・读书素材

程虹译著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素材品读运用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以优美的文学语言揭示了大自然的美丽、神秘和气象万千,展现了人回归自然后所获得的心灵自由与内在宁静,反思了人与自然、人类精神与自然这些古老但被现代人渐渐忘却的问题。

“在人的一生中,他应当跟尚在记忆之中的大地有一次倾心的交流。他应当想象自己亲手去触摸四季的变化,倾听在那里响起的天籁。”这是程虹在其所著的《寻归荒野》一书中写下的一段话。而在她的另一部著作《宁静无价》的自序中,程虹写道:“在现代社会中,唯一能够与灯红酒绿、人心浮躁的现代都市相抗衡的是沉默无言、由来已久、蕴意深长的自然界。而在现代文明中,人们渴望的也是在匆忙中保持心中的那份宁静。”在程虹的眼里,自然文学是以文学的形式,唤起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激励人们去寻求一种高尚壮美的精神境界,同时敦促人们去采取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又造福于后人的新型生活方式。

特别是在当今浮躁不安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中国现在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雾霾时代”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然文学不但关乎心灵,以文学文本呼唤自然生态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会是公共政策的有力推动。

因此,阅读本书的过程是一次心旷神怡的审美之旅,是一次开阔视野的求知之旅,也是“寻求一种不被繁华的物质世界所动的内心之平静”的心灵之旅。

《醒来的森林》:唤醒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约翰・巴勒斯/著

这是一本关于鸟的书。我们跟随约翰・巴勒斯,走进弥漫着原始气息的森林,观察不同的鸟类筑巢的乐趣,倾听林中鸟的音乐会。这本书让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优美,还有对原野和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更重要的是她告诉我们对待大自然的一种态度,在精神上畅游现代社会中已经为数不多的“静土”。

1873年,巴勒斯在哈德逊河西岸购置了一个九英亩的果园农场,并在那里亲手设计和修建了一幢石屋。他称之为“河畔小屋”。1875年他又在距“河畔小屋”两英里处的山间盖了一所简易的房子“山间石屋”。可以说,巴勒斯一生的后48年几乎都是在这两处贴近自然的乡间小屋中度过的。在那里,他过着农夫与作家的双重生活,用锄头和笔在土地和白纸上书写着他的心愿。他笔下的风景多是人们所熟悉和可以接近的,那些人们

自己的农场和院落里的景色:树林、原野、鸟儿和动物,令人感到格外亲切。因为,他的书就是他生活的写照。诗人惠特曼在给友人的信中称赞“巴勒斯掌握了一种真正的艺术那种不去刻意追求、顺其自然的成功艺术。在成为作家之前,他首先是个农夫。那便是他成功的真谛。”

巴勒斯的一生及其著作,似乎都在做着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情:把人们送往大自然。最能体现他的这项使命和吸引读者的便是他的代表作和成名作《醒来的森林》。巴勒斯去世后,美国设立了约翰・巴勒斯纪念协会。巴勒斯的“山间石屋”被作为国家历史遗址受到保护,并定期开放。在美国,有十一所学校以巴勒斯的名字而命名。

■素材运用关键词:热爱;森林的呼唤;拥抱自然;对大自然的绿色的向往和追求;生活的艺术;成功的真谛;生态文明;推动与改变

《遥远的房屋》:震颤,让大海波涛起伏

亨利・贝斯顿/著

在美国东部的科德角海滩上,贝斯顿在沙丘上建造了一所孤零零的小屋,与大海相伴生活了一年。在这里,他聆听涛声的节奏,感受海滩四季的变幻。他看到了大海的温柔和狂暴、沙丘的包容和冷峻,还有形形的生命之旅……在贝斯顿眼里,天地万物,小到一只飞舞的金斑蝶、一片秋叶、一粒沙子,大到绚丽多姿的海鸟、矫健可爱的小鹿、璀璨的海上星空,都有着瞬间的生机和生命的权利,也是大自然最内在之神秘的象征。在海边,贝斯顿思考着人与自然、人类本性、人类命运这些最古老的问题,从而赋予这本书真正的思想力度。

但那所遥远的房屋,在30年前的一场风暴中已经葬身大海……

亨利・贝斯顿说:“从早上起身打开朝向大海的房门,到夜晚在清冷的房屋里划亮火柴,总是有事情要我去做,有东西要观察,有情况要记录,有事物要研究,还有一些牢记于心的细节。”

而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最深的可能是贝斯顿笔下的波涛汹涌,潮起潮落。贝斯顿把海洋比作大地的血脉,把海浪的节奏看作生命中脉搏的跳动。他常常数小时地站在海滩上,看海浪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然后又逐一消失。从最初那海面尽头的一片“淡蓝,像花瓣似的蓝”,到“长长的、正在向前移动的小丘”,到翻滚着、冲撞着的巨浪,直到“最后的震颤”,贝斯顿对海浪的描写极尽想象和渲染。

“他总是用铅笔或钢笔写,唯恐打字的声音扰乱他最看重的句子的韵律。有时他花整个上午的时间来推敲一个句子。”这是他的遗孀伊丽莎白追忆丈夫写《遥远的房屋》的情形。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领悟到“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大地及其诗意时,我们才堪称真正地生活。”亨利・贝斯顿也因此以“散文诗般的语言”的语言魅力而享誉美国文坛。

■素材运用关键词:阅读经典;倾心与倾听;生活的诗意;喧嚣与宁静;推敲与专注

《心灵的慰藉》:清洁、静谧与升华

特丽・威廉斯/著

这是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由于她们生活的犹他州盐湖城附近曾经是美国的核试验基地,一个家族、母女三代人相继因患乳腺癌而成了“单乳族”。作者特丽・威廉斯细腻地描写了自己及家人患病的感受,尤其是母亲乳腺癌复发直至去世的两年里,母女二人的所思所想。母亲离去的场景,令人震撼。在母亲病重的同时,作者的家乡大盐湖的鸟类也正面临灭顶之灾。自然的悲剧与人类的悲剧交替上演,这种现象使作者大胆地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从女性的角度展现出一种博大的生态视野。并且使作者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那些熟悉的风景,成为抚慰心灵的圣地,她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清洁、静谧与升华……她在这本书里讲述的几代女性的命运是悲凉的,但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不是阴郁和绝望,而是爱,是对自然、对生命、对亲人的最深沉的爱。

“或许,你能帮我想象一条河――我可以把化疗想象为一条河,它能够穿过我的身体,把癌细胞冲走。特丽,你说,是哪条河?”

“科罗拉多河怎么样?”我说。

几周来,我第一次看到母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大自然赋予她们母女战胜病魔的定力和毅力。“母亲全身的生命节奏都在加速。我看到她那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在增强。她要吸取所有新鲜事物的愿望在扩展。她是一只翱翔于天地之间的鸟,羽翼上承载着新获取的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

“刚绕着小山坡兴致勃勃地走了一圈回来,我感到很平静。空气中散发着树木的清香,大盐湖在地平线上闪烁。湖光山色,晶莹剔透。这一切使我意识到,母亲身上那些令我崇尚、敬佩及吸取的东西都是大地中固有的东西。只需将手放在山脉那黑色的腐殖土或沙漠那无养分的沙粒上,我就能唤回母亲的灵魂。她的爱心,她的温暖,她的呼吸,甚至她搂着我的双臂――就是浪花、微风、阳光和湖水。”

当作者动手整理她在盐湖湖畔的日记,准备出书时,她本人也被确诊为乳腺癌,年仅34岁。她翻开这些记录与母亲弥留人世时的日记,鸟的羽毛、盐湖畔的细沙、鼠尾草的叶片纷纷从日记本中落下,触动了她内心的悲痛。如她本人所述:“我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医治自己,是为了面对我尚无法理解的事物,是为了给自己铺一条回家的路,因为我认为,‘记忆是唯一的回归家园之路’。我一直在避难,这个故事是我的归程。”

女作家的文字淡雅抒情。最后一节,女作家记述她到异国他乡过万圣节,她随着一群祭奠亡灵的西班牙人来到墓地,遇到一个为亲人扫墓的手捧大把万寿菊的老妇人,老妇人断续说着这样的话:“非常漂亮……我们头上的蓝天……漂浮着玫瑰般的云朵……亡者的灵魂与我们同在。”老夫人送给她一枝万寿菊,女作家回答说:“谢谢,这是我母亲每年春天都种的花。”无边哀思和怀念,尽在这寥寥数语。

■素材运用关键词:心灵的圣地;悲剧的反思;深沉的爱;生命的价值;静谧与升华

《低吟的荒野》:寻找内心深处的宁静

西格德・F・奥尔森/著

作者曾获美国自然文学的最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也是唯一获得四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奖的作家。本书以春、夏、秋、冬四季描述了美国北部的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笔触优雅、沉静、细腻,生动地唤起了人们对原野的视觉和声音的感受,令人沉浸在广袤的宁静之中,去体验更深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西格德・F・奥尔森,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之一。他一生积极从事野生动物保育运动,倡导环保观念,帮助整个时代的美国人认识到保护原野生态的重要性。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荒野附近的小城伊利,身处荒野的包围之中,心灵深处流淌着荒野赋予的神圣与美丽的诗意。他以叙述荒野生活为志业,虽屡次投稿屡遭退稿,过着籍籍无名的寂寞生活,却坚持不懈写了二十几年,直到57岁那年,他的代表作《低吟的荒野》终于问世并一举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奥尔森对美国自然文学大师梭罗情有独钟,他也像梭罗一样在荒野中盖了一间简陋的小屋,在此观察、思考、写作,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离群索居的生活,“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简朴的条件中”。

奥尔森终生迷恋着荒野,他人生的谢幕也是在野外宁静纯洁的雪地上。1982年隆冬的一个早晨,一场新雪之后,83岁的奥尔森执意要与妻子出去试试新雪鞋。他们沿着一道蛇形丘,走向一片沼泽地的边际,那是一条小溪的源头,奥尔森最喜爱的地方。然而,妻子因雪鞋出了点毛病,先行回家。奥尔森便独自走向山下。后来,一位朋友发现奥尔森面朝下倒在沼泽地边缘的雪地里。他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亡。奥尔森的儿子在其父去世当天看到了他在打字机上留下的一句话:“一个新的冒险即将来临,而我相信它将是一个好的冒险。”

■素材运用关键词:虔敬;迷恋;坚持;美丽的寂寞;简朴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寻找内心深处的宁静;一生为环境保护

(资料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中华读书报》《中国绿色时报》《江西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