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大IT产业集群区及产业链比较研究(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大IT产业集群区及产业链比较研究(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续上期)

三、长三角。珠三角IT产业发展趋势

根据最新的数据调整后,长三角与珠三角

>> 三大IT产业集群区及产业链比较研究(中) 三大IT产业集群区及产业链比较研究(上) 三大IT产业集群区及产业链比较研究(下) 产业链视角下医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合作形态 中粮全产业链模式 中粮:升级全产业链 中光学:整合投影产业链 浅讨中医学“三因学说”在天麻产业链中的作用研究 产业与文化传播研究:电影产业链中的明星制 产业链中核心大企业的金融功能拓展 论长三角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作用与发展 在线视频在我国影视产业链中的地位及前景 浅谈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虚拟供应链联盟 生态产业链中企业间动态利益均衡研究 产业链垂直整合中的创新驱动与创新绩效研究 规模化进程中我国生猪产业链市场结构研究 龙江家具产业集群产业链升级研究 浅析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 中建地产打造“全产业链版图” 中粮宁式版全产业链扩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科技 > 三大IT产业集群区及产业链比较研究(中) 三大IT产业集群区及产业链比较研究(中)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续上期)

三、长三角。珠三角IT产业发展趋势

根据最新的数据调整后,长三角与珠三角IT产业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方面的发展预测趋势如以下图表所示:

以上统计数据和预测数据表明:由于2005年上海IT制造业增长速度放慢,而广东省IT制造业增长速度加快,“十一五”期间,长三角与珠三角IT制造业年增长率有相近的趋势。这一预测与实际将发生的情况有可能吻合。因为广东省为了调整IT产业结构和完善产业链,已经规划投资较大项目。

四、环游海IT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环渤海经济圈一直被当作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

狭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圈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其陆地面积51.4万平方公里,渤海海域面积7.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5亿,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和人口的20%。目前这里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占到全国的1/4,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虎踞龙盘,包括天津、大连、青岛、秦皇岛等中国重要港口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华北环渤海ICT产业集群区(北京、天津、周边工业区、高科技园区)是以北京中关村―天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纽带的京津信息产业走廊,及以该走廊为核心的环渤海或华北信息产业集群。

2001年,环渤海ICT企业约1200家(其中外资约290家),吸纳就业人员约33万人(其中外资约7万人)。2001年,环渤海ICT产业集群的产值约2760亿元,接近珠江三角洲。2001年,天津开发区IT制造业销售值500多亿元,占全国的7.4%,但税利占全国近6%。该区域拥有联想、方正等中国一流品牌企业。2003年该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829亿元,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的32.04%,实现销售收入3626亿元,占全国的31.43%,实现利润总额166亿元,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利润总额的28.82%。2004年环渤海地区有25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信息百强,营业收入占百强的39.2%,其中有7家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作为本土龙头企业的迅速发展,其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促进了中小企业向其周边聚集,在环渤海地区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环渤海地区的优势在于科研力量十分雄厚,全国最大的100家软件企业中有?/4集中在北京,天津拥有超过30家以上的高级研究所和国家的研究中心。很多国际大公司例如摩托罗拉、微软、惠普、松下、富士通和三星等,都将他们的研发中心放在了北京,同时将他们的生产基地放在了天津。权威方面预计,在未来的五至七年内,天津地区电子行业的年产出可以达到360.14亿美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2004年9月15日,京、津、冀、辽、鲁、晋、内蒙古签订《环渤海信息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将“合作”这一主题词纳入各自的“十一五”信息产业规划,并商定建立环渤海信息产业联席会制度,承诺将在信息产业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环渤海地区信息产业协调发展。

在过去,环渤海各省区市普遍没有摆脱政府主导型的行政区经济封闭发展模式,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较大,资源流动不畅。国有经济仍占重要地位,市场意识较差,缺乏企业自下而上的合作动力。此外,产业趋同现象较明显,几个实力较强的省市均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各自发展的主导产业,竞争多于合作。与长江三角洲、泛珠三角区域相比,环渤海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区域经济分工、合作、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

1.北京IT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北京市是我国信息产业重要基地之一,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不可磨灭的功绩。目前,重点规划发展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和电子整机产业。2003年北京信息技术产业的制造业产值为929亿元,排在全国前五名,软件产业销售收入42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2004年,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生产平稳发展,运行情况保持了继续增长的态势。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65亿元(其中,制造业230亿元,软件产业23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735.84亿元(其中,制造业1221亿元,软件产业514亿元),利税总额195.60亿元,出货值348.05亿元。

目前北京拥有国家及市属科研院所267家,从业人员3.9万人。在北京从事软件研发的机构984个。北京从事软件开发和相关服务的企业2003年就达到3450家,同比增长45.4%,其中营业收入超过一亿元的大型企业达到54家;软件类上市公司达到16家。北京软件从业人员12.8万人,占全国的20.65%。2005年北京市信息服务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过1000亿元,达到1075.7亿元。其中软件产业完成销售收入906亿元。

北京2005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7.5亿元(200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21.3%,比2000年增长94.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3.5亿元,比上年增长7.8%;电信业务总量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7%。

北京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据统计,北京电子商务销售额2002年是467亿,2003年是611亿,2004年是666亿,2005年增长比较快,达到了887亿,增长33%。其中95%来自于B2B(企业对企业)交易。

截至2005年12月,北京市网民数达到了428万,占北京市总人口的比例为28.7%,网民比例为全国第一位。其中宽带网民数约为370万,占北京市网民总数的86.3%,占全国宽带网民数的5.7%。

北京市城市和农村的网民普及率分别为35.8%和7.5%。

北京市上网计算机数达到了276万台,平均每百人拥有上网计算机数为18.5台,平均每百名网民的上网计算机数为64.5台。北京市域名注册量为35.64万个(不含EDU.CN),为全国第二位,其中CN下注册域名数量为19.5万个(不含EDU.CN),为全国第一位。北京市网站数为128963个,为全国第一位。北京市IPv4地址总数约为751.3万个,为全国第二位。

北京市网民以男性、未婚者居多,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63.8%,大 专及以上的占67.3%,职业以学生和企业工作人员为最多,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超过一半。北京市网民以在家上网为最多,接八方式中以xDSL最为普遍,平均每周上网20.5小时,每月上网费用平均为126元。有33.4%的北京市网民使用过BT下载软件;有42.2%的北京市网民浏览过外文网页/网站。有19.3%的北京市网民查询过收费信息,查询较多的收费信息是休闲娱乐信息、教育信息和生活服务信息。有19.3%的北京市网民拥有网上银行账户,网上银行账号以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较多。北京市网民普及率最高的三个区是海淀区(33.9%)、西城区(32.8%)和朝阳区(32.7%)。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北京1998-,2004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情况如下:

必须说明,直到2006年6月26日,三个IT产业集聚区的所有省市,独缺北京市IT制造业2005年产值或销售收入的数据。想了很多办法,在网上搜索了好多天也没有找到一点点蛛丝马迹。因此,只能根据以往的数据推算2005年的数据。而这样就造成了以上图表反映的状况。

这也可能反映了北京信息产业发展“软性化”的趋势:

近年来,北京信息服务产业持续高速发展,2003年产值647.57亿元,2004年达到805.48亿元。2005年北京市信息服务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过1000亿元,达到1075.7亿元。在2005年的信息职务产值中,以信息内容创意开发为主的信息资源产业收入达122亿元,同比增长近100%。目前信息服务产业已经成为继金融业、批发零售业之后的北京第三大服务业。据了解,信息服务产业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业、IT服务业、信息资源服务业三个分支,日常接触到的电信运营、互联网接入、咨询与调查服务等等,均属于信息服务产业范畴。

2.天津IT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十五”期间,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共完成投资额156亿元,完成投资项目192个,其中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有中芯国际扩能、三星通信手机扩能及海泰科技绿色产业等10个项目,对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据信息产业部对电子信息60种重点产品的统计,天津市有40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五位,其中17种产品位列第一。我国生产的基础元器件产品大类共有22种,天津排名前三位的产品有11种。

2004年是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相对以往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一年。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达到1493亿元,同比增长38.2%,比2000年翻一番,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二是产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利润147.1亿元,同比增长335.4%,利润率高达10.6%,税收总额15.4亿元,同比增长37.2%,天津市信息产业总规模占全国2.65万亿的5.66%,但利税总额占全国1500亿的10.83%,经济效益居全国前列。三是启动了两大芯片项目,中芯国际和海原集成电路芯片项目,分别生产8英寸0.13-0.35微米、0.18--0.25微米集成电路芯片,生产能力分别为3.5万片/月和2万片/月,使天津市集成电路芯片总生产能力达到5.5万片,天津成为继上海之后我国又一个集成电路制造基地。

天津2004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423.5亿元,同比增长38.2%;实现销售收入1385.9亿元,同比增长42.9%;完成出货值813.0亿元,同比增长51.8%,占全市出货值的50%以上,均创历史新高。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107.0亿元,其中软件产业(不含嵌入式软件)收入20亿元。信息产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达80%以上。

五年来,天津市规模以上企业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670亿元迅速增长至2005年的1959亿元,年均增长24%,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26.7%。

天津市已经被外界称为“手机之都”,2005年天津手机产量达到6832万部,约占全球手机总产量的10%,占中国总产量的24%,大陆每生产4部手机,其中就有1部产自天津。预计到2010年,天津的手机产量将突破8000万部。韩国三星集团总部已确定“把天津工厂打造成为三星在中国和海外最大的手机生产和研发基地”。2006年1月,三星通信技术公司在天津大规模增资扩产,投资总额由2900万美元增加到1.97亿美元,年产能力将由2400万部增至4200万部。摩托罗拉公司亦表示,未来几年仍将增加在天津的投资,继续扩大业务领域。目前,摩托罗拉在天津投资总额已达30亿美元,2005年摩托罗拉在天津本地采购额达到8.19亿美元,在天津供应商达63家,涵盖整个手机产业各个方面。

最值得天津骄傲的是其IT产业的经济效益。

注:此表为叶迪生顾问所做的数据分析。

资料来源:《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http://www.investteda.org/qygl/cyqt/dztx/default.htm。

资料来源:《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http://www.investteda.org/qygl/Cyql/dztx/default.htm。

天津提出的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要达到3950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3550亿元,非嵌入软件业150亿元,信息服务业250亿元),力争4200亿元。

3.山东省IT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2003年,山东省信息产业全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24亿元,同比增长20.02%;完成工业增加值297.09亿元,同比增长32.66%;利税85.57亿元,同比增长25.15%,其中利润51.39亿元,同比增长30.49%。完成出货值250.3亿元,同比增长37.54%,产品产销率99.07%。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额163亿元,同比增长103%。软件出口1819万美元,同比增长75%。

2004年,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2357.3亿元,同比增长30%;利税合计121.85亿元,同比增长35.12%;其中利润总额75.2亿元,同比增长40.57%;出货值384.04亿元,同比增长44.95%。‘

“十五”期间,山东省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电子产品制造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8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利税145亿元,增长20%;工业增加值480亿元,增长21%;产品出口达到60亿美元,增长30%。全省电子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利税、增加值和出口分别年均增长33.9%、25.8%、27.3%和43.2%,五年内扩张了3.3倍、2.2倍、2.5倍和5倍。

二是软件产业快速发展。预计2005年软件及系统集成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年均增长58.5%,五年扩张了10倍。 目前,全省累计认定软件企业350家,软件产品登记2000个,软件著作权登记1100个;有25家企业通过了CMM认证;有80家企业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

三是信息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网站建设蓬勃发展,涌现出大众网、舜网、山东新华网、百灵网等一批优秀的商业门户网站。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交易、视频点播等信息增值服务新领域逐步拓宽。2005年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28.5亿元,比上年增长39.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83.8亿元,增长41.1%。截至2005年底,山东省电子信息企业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有3家,过50亿元的企业有5家,过10亿元的企业已达25家,过1亿元的企业已达100余家。目前山东省入围百强企业数居全国第三位。

2006年山东省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工业增加值580亿元,同比增长20%;销售收入3400亿元,同比增长20%,利税170亿元,同比增长20%;出货值650亿元,同比增长30%。

“十一五”时期山东省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000亿元。其中电子产品制造业7000亿元(含计算机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30%。),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1200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利税360亿元,年均增长20%。信息服务业1000亿元,年均增长30%。产业规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整个信息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围绕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强省建设,继续保持信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提高软件产业的比重;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合作;加强法规建设,为行业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扎实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

根据历年统计数据进行预测,R=0.9918,接近1,并且数据积累的年份较长,因此比较可靠。预测结果6807亿元与山东省“十一五”规划目标的电子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7000亿元也很接近。

(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本文允许所有网站无偿转载但是必须通知作者gwm@SS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