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三对辩证关系简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三对辩证关系简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初中地理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角度进行研究;初中地理中存在着许多相互依存的关系需要探究,理清这些关系,可以让地理教学更为高效。其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课本地理与生活地理这三对关系,比较典型,需要高度重视。

【关键词】初中地理 辩证关系

初中地理教学不只是简单的地理知识的传递,初中地理教学应当尽可能地基于地理知识去培养学生更为深刻的思考。在这一教学认识的作用下,笔者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给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辩证关系,以引导学生更全面、科学地认识本门课程的学习,并能更为有效地产生学习效果。这一努力取得了一些效果。现对其中的三对辩证关系作一简单介绍,以期为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学抛砖引玉。

一、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辩证认识

谈到地理,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天南地北的地理位置等知识,这样的认识实际上还局限在自然地理之内。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无论是从课程概念上来看,还是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来看,地理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然概念――辽阔的疆域、地势和地形、自然资源、季风、河流和湖泊,哪一个说的不是自然界中的地理呢?可事实确实不是如此,除了自然地理之外,地理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人文地理。

作为地理教师应当认识到,地理学科其实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如果忽视了后者而只重视前者,那在运用地理知识看待或分析问题的时候,难免会失之于偏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地理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具有地理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作为地理教师,需要协调好自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而让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魅力能够同时体现在课堂上。

以“从世界看中国”一课的教学为例,在界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时,不仅仅需要让学生能够借助于地图说出我国的地位位置(包括经纬度以及海陆位置等),不仅仅需要让学生知道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以及人口分布、人口政策等自然地理相关的知识,还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情,认识到民族风俗背后的民族文化,认识到不同省份的民族特色等。还需要认识到“从世界”看中国需要的是学生拥有一种宽阔的世界眼光,而这显然又不只是自然地理的范畴,也是人文地理的范畴,只有当学生能够从人文的角度来看待地理知识时,学生所获得的地理知识才会具有人的韵味,才会更为圆润。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认识

地理教学也需要考虑教学理念的事情,其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是新课程改革前后几乎一致的认识,尽管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关系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必须承认包括地理教学在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辩证地认识这一对关系,同时需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征,更好地处理好这对关系,以让其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有益推动力。

在地理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毫无疑问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事。比如说,只有当学生有效建构出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时,只有当学生有效地利用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时,只有当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资料说出我国的气温和降水时,我们才能认为学生比较成功地建构出了关于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相关认识。显然,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过程,是属于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十分充分。

此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显然不是传统认识中教师的简单讲授,因为简单的讲授很容易成为机械的灌输,很容易成为忽视了学生主体建构的教师单向讲授。而真正的主导作用应当是在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譬如学生在利用地形图时,会思考分层设色的含义,会对地形的剖面图产生理解上的障碍,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够从三级阶梯的角度提醒学生如何进行不同阶梯的表达,能够化解学生在地形剖面图理解上存在的困难,那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发挥得比较恰当。

三、课本地理与生活地理的辩证认识

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学难免照本宣科,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课本地理的学习,学生所习得的知识更多的用来应付考试,而到了实际生活中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这样的现实折射出的是课本地理与生活地理的断裂,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让课本地理与生活地理紧密地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的是,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要教对学生的生活有用的地理。什么是有用?笔者的观点就是,如果学生能够从课本地理中走出去,能够走向生活,并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能够在生活现象的刺激之下,回忆起相关的地理知识,或者想到相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促使学生反过来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那课本地理与生活地理就成为一对互相促进的关系,笔者以为课本地理与生活地理的辩证关系就在于此。

以上从三对辩证关系的角度对初中地理教学作出了一些思考,而这些思考较好地指挥着笔者的实践。当然,地理教学中需要思考的关系远不止这三对,因此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探究也远不能止步,需要笔者以及同行们作出更多的探究。

【参考文献】

[1] 叶汝坤. 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2] 黄虹.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探微,《广西教育》,2013(6).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