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积极认知研究简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通过阐述积极心理学分类体系中积极认知作为一种认知风格,与积极情绪、行为和归因的关系,介绍当前积极认知方面的国外研究,系统的介绍积极认知的相关理论和成果,展望积极认知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积极认知 积极情绪 乐观主义 解释风格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Summary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ositive Cognition
LI Yizhe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6)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atiates the positive cognition as a kind of cognitive style i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positive emotion, behavior and attribution. By systematic introduces the current foreign research about positive cognition, positive cognitive theories and achievement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cognition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ositive cognition; positive emotion; optimism; explanatory style
1 积极认知的定义
积极认知是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的认知过程,即思维的概念。目前研究的取向主要集中在人们如何利用自身的情绪和积极或者消极的倾向,通过认知过程,来解释未来。积极认知指的是个体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未来抱有积极预期的思维过程,与个体的行为存在内在的关联。当个体对未来抱有积极的预期,个体会通过持续的努力来达成预期的目标,而当预期目标非常难以达到时,个体便会选择放弃。
2 积极认知的预期风格
目前普遍认为,积极认知不是一种短期的积极情绪,也非一种心境,积极认知是一种解释风格,通过个体的情绪倾向影响认知过程,而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组织思维内容和指导认知过程的普遍方式。
持续努力和放弃目标是积极认知的预期方式可能导致的两种不同的行为。乐观、自我效能和希望是积极认知方式下预期方式的三种主要观点。
2.1 乐观倾向的预期
Scheier和Carver提出的乐观倾向认为,乐观是个体对未来积极的预期,悲观则是个体对未来的消极预期。这种预期风格的倾向具有跨时间和情景的一致性。Peterson和Seligman则以归因的角度出发,认为乐观和悲观是个体对于发生在自身的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风格,是一种习惯方式。先前的相关研究认为,乐观有助于个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的增强,维持个体的良好健康习惯,减少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几率,以及更容易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力量。
乐观主义的观点分为三种不同的取向。
悲观的乐观主义观点认为,当事物的发展和个体的预期相违背,个体原有的乐观主义信念就会变得脆弱以至于崩溃。由于乐观主义者对于未来的预期没有转化为现实,而导致面临悲伤失望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到自身免疫力的下降等消极后果。这种观点与普遍认为的乐观能普遍的消解负面情绪的影响而促进个体健康是矛盾的。
积极的乐观主义观点认为乐观主义具有高度收益的心理特征。研究发现乐观者比悲观者的寿命长19%,①乐观主义能够在病人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盲目的乐观往往导致个体容易忽视环境中的重要信息,并且对目标结果和自我效能产生错误的预期。Segerstrom结合上述两种观点,建立了乐观与悲观相互作用整合模型。认为乐观和悲观在不同情境下具有同样的价值。悲观主义者在面临困难和不可控环境的任务时,更早的逃避压力可能导致更少的心理紧张,而乐观主义者通过快速的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有效的消解了心里紧张的刺激源。其关键在于危机源刺激的过程性判断。不过,这一模型建立于短期压力源消解的基础上,忽视了积极认知方式对于实现长远目标带来的收益,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2.2 自我效能的预期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一种自我认知因素,以预期观点作为基础。自我效能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胜任某种任务的感知、预期、信心和信念,受到预先思维的指导。在不一致经验的作用下,低自我效能的个体很容易降低自身努力程度,而高自我效能个体则仍能保持自身的努力程度。
自我效能指的仅限于个体对于自身能力的预期,这些预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和行动的持久性,决定个体的行动表现并导致不同结果的产生。自我效能不包括对于行为结果的预期,所以相比乐观倾向的预期,概念较为狭窄。
2.3 希望理论模型的预期
Snyder等人于1991年提出希望理论模型。认为希望是个体对于目标能否实现的察觉,属于一种目标导向的认知过程。
根据Snyder的观点,目标导向的预期由两种独立的因素构成。第一种是中介,反映了人们对目标能够实现的决心。第二种是途径,即个体有关目标成功实现的计划能够导致目标达成的信念。途径因素是希望理论模型相比其他乐观形成理论的独特之处,在其他乐观形成理论如个体差异理论中,都尚未被提到。而这一理论与之前两种理论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足以决定结果的成败。
3 积极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Ryan和Deci的研究指出,拥有更高主观幸福感的人们往往拥有更多自我提升和自我效能感的归因风格,幸福感能促进积极认知,从而进一步提高幸福感。②大量的观察研究数据表明乐观的人比不乐观的人倾向于用更有利的观点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同的事件和经历,更少受到负面反馈的影响。
早期的研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说明因果关系最有力的支持证据还是来自于实验研究。Gasper和Clore的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增强注意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相比消极和中性情绪状态的个体,积极情绪状态的个体拥有更宽的注意广度,③Fredrickson的研究则进一步发现积极情绪状态的个体在问题解决任务中产生更多的观点。④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多例子表明积极情感对于人们感知和解释社会行为,以及产生社会交互,具有有益的作用。同时积极的影响导致人们在评价他人和自身的时候表现出更善意的归因。
Fredrickson的研究发现积极情绪有利于扩展认知,提高认知整体的能力,积极的刺激也具有同样的作用,频繁的积极刺激如微笑的面部表情增强了被试认知整体的能力而非局部细节。⑤更多来自于情绪诱导实验研究中的证据表明,快乐以及其他的积极情绪,能够直接影响认知能力,认知评价和社会关系。情感状态的变化会改变注意力的控制和灵活性。消极情绪状态引起注意力范围的缩小,灵活性下降,以及对危险刺激的注意力偏向。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扩宽注意力的范围,提供更好的灵活性,以及对不愉快刺激更多的注意力脱离。这些发现支持了Fredrickson的扩展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该理论认为频繁的积极影响,能够扩宽认知过程,建立持续的资源应对弹性发展的要求。
积极情绪被看作是特定认知和行为的结果同时也是原因。大量目标追求的研究表明增强主观幸福感与目标具有内在联系,个体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和交往与高幸福水平和生活满意度相关。积极情绪导致积极认知、积极行为和增强认知能力,积极认知、行为和能力反过来也促进积极情绪。Trope等人也表示积极情绪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源或缓冲,用以面对不愉快的事件和信息。⑥
4 积极认知的另一面
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关注于积极情绪的有利影响,与消极情绪的不利影响进行对比。而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自然选择同时塑造了我们的幸福感和悲伤感,在特定的情境下两者都是有益的,也可能在其他情境下产生不利的影响。
进化心理学家Randolph Nesse指出,人们把目光完全放在消极情绪的不利因素和积极情绪的有利因素上,而几乎忽视了对立面的存在,盲目的积极情绪也可能导致危险,在特定情境下消极情绪也有益处。
认知到自身的消极情绪和认知积极情绪同样重要。在当前的目标难以实现时,挫折和轻度的抑郁在这种情境下扮演重要的作用,指导我们选择实现不同的目标。消极情绪是某些特定情景下更好的回应,体验悲伤、失望和不幸对于个体长期的幸福感和社会关系更有利。体验消极情绪的个体在接受环境中刺激的细节性上有更好的表现,更好的行为一致性和遵守常规。
Fiedler等人研究的结果认为积极情绪促进认知同化信息加工,导致回忆错误的事件细节,而消极情绪促进与刺激有关的顺应方式信息加工。⑦证实这一观点的研究还有Loftus等人的自我回忆情绪诱导任务,研究中积极情绪组的被试倾向于报告包含错误细节的回忆趋势增加,而消极情绪组的趋势则减少。
5 积极认知研究的未来
当前的研究主题可以看出心理学家越来越关注于积极认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效果。心理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普通人变得更快乐,更幸福。
目前国内对于积极认知的少量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积极情绪状态对于感知觉,注意等基本心理活动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乐观主义传统,从“知足不辱”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积极认知观点的理解和应用。在科学心理学的基础之下,结合传统乐观主义观点,展开高真实情境的相关研究,关注于提高自我效能感,释放认知潜力,提高主观幸福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将理论研究成果推广到现实,是未来一段时间积极认知研究方面的主要方向。
注释
① M. Fournier,D. Ridder and J. Bensing, How Optimism Contributes to the Adaptation of Chronic Ill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2.
② Ryan RM and Deci EL.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emonic well-being.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2001.
③ Gasper, K., & Clore, G.L. Do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your feelings to be influenced by the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0.
④ Fredrickson, B.L. and Branigan, C.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 Cognition and Emotion,2005.
⑤ Johnson,K.J. Fredrickson,B.L. and Waugh,C.E. Smile to see the forest: Facially expressed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cognition. Cogn Emot,2010.
⑥ Trope, Y., Ferguson, M., & Raghunathan, R. Mood as a resource in processing self-relevant information. Handbook of affect and social cognition,2001.
⑦ Fiedler, K., Asbeck, J. and Nickel, S. Mood and constructive memory effects on social judgment. Cognition and Emotion,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