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21世纪企业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作为市场运行的主体,其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而企业文化理论是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最能够体现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需要,也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才能最好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国外企业文化建设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企业也应该审时度势,调整自身行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国外企业文化新趋势
简单说来,企业文化是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是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
企业文化把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作为核心和基石,强调对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塑造,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和谐一致、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发挥群体的文化优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企业建设由技术中心、制度中心、产品中心等向文化中心的战略转移,是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灵魂。
时代在发展,企业文化的价值追求也在不断完善更新。而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企业文化发展的特点趋势看,其价值追求呈现出这样一些趋势:(1)尊重作为行为主体的人,重视企业生产经营中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始终坚持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企业发展生产的首要条件来抓;(2)重视围绕企业目标和企业发展战略,去培养全体员工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道德意识;(3)重视企业整体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职工的群体意识,尊重、爱护、理解、关心和激励职工,培育为企业做贡献的团队精神;(4)重视职工参与管理的作用,鼓励职工为企业献计献策,激励员工以企业为家的归属感、责任感,与企业共命运。
总的来看,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在灵魂,在其具体展开和实践中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1)集体性。企业文化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将自己的价值观、规范和制度积淀下来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企业的经营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都必须是由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企业文化是依靠一个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因此说企业文化具有集体性。(2)规范性。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所创造出来的,企业文化具有整合功能。这就要求企业中个人的思想行为至少与企业利益相关联,即应当符合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与企业文化认同一致。当企业员工与企业产生矛盾时,应当服从企业整体文化的规范和要求,在这一规范下,企业力图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3)独特性。曾经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企业文化也同样如此,不同国家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在其价值追求上会有差异,即使是同一国家,不同企业间的企业文化也不相同,不同的企业背景、运营状况、企业家素质等都可能对企业文化造成影响。企业文化是经过企业成员集体创造、享用、继承、更新的,具有相对稳定的传统,使员工们有依据、遵循的可能,在一个企业内部,企业文化是有共性的,而在不同企业之间,更多的是个性、特殊性。(4)实践性。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口头上概念化的东西,一个企业内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只有一些规章制度所能完成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必须是经过各种尝试才能完成的。只有经过实践,才能检验企业文化的优劣,以便进一步改进完善。质言之,实践是企业文化的目的,只有能够指导企业实践的企业文化,才是具有意义的。
我国企业文化构建的新要求
事实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企业的形象如何,直接折射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那种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短期行为,不但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也可能从根本上断送企业的发展前途。很难想象一个松松垮垮、不求上进、服务低劣的企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稳地生存。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其发展的灵魂。
面对新的国内外环境变化,在当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优先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实践证明,只有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的中心,通过对人的文化导引,使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渗透到物质和制度层面,才能真正振兴企业。具体说来,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内容是:(1)把职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通过各种文化教育形式增强职工的责任感;(2)企业领导者要能够以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职工群众共识为基础,根据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来转变观念,培养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3)以文化为先导,开发企业内文化资源,创造企业内良好的文化氛围,着重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4)以物质利益机制、民主管理机制为保证,建立相应的工资福利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
2.树立市场观念。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企业应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企业作为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来面对市场、参与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具有市场竞争意识,其中最基本的一点是要形成市场观念,形成包括成本、销售、商品质量、包装、广告和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整体意识,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切想着市场,一切为了市场,离开了市场来谈企业文化,只能是毫无结果的空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任何一个企业所形成的文化中,都应当是与特定的市场需求相关联的,市场需求是企业文化的生长点和出发点。所以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培育市场观念、提高市场竞争力必不可少。
3.树立用户至上观念。顾客就是上帝,企业面向市场,说到底就是面向顾客,以顾客为中心,培育品牌文化、提高品牌忠诚度。具体说:(1)根据顾客要求和意见,开发、设计和制造新的产品,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不断和顾客进行交流,把顾客潜在的需要转化为现实的商品。(2)建立消费者咨询体系,尽量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要。随着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伴随产品质量需求的各种服务要求也应相应提高。(3)树立服务第一,盈利第二的观念,不把追求企业盈利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目的;要对企业的生存环境进行文化开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行企业社会形象的不断开发。
4.树立人类整体观念。自9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绿色消费”成了全社会共同追求的新价值取向。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保观念将逐渐内化为一种企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甚至是经营理念。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已经走在我们的前面。对比之下,我国目前企业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人类要想获得持续的生存与发展,就应当致力于环境保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避免急功近利的自杀式发展,而是把企业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持续、稳步、协调地推进企业各项发展的进程。
5.树立社会责任感。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一个分子,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企业,不但要把自己的产品作为人类文化积累的有机部分,还应当把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积极参与社会文化事业、以推动文化发展为已任。作为一个企业奉献给社会的应当不仅是经济财富,还应为满足现代化社会对社会文化的需求多做贡献。如积极扶持、赞助一些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推进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等。通过这些行为,可以进一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