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住有所居 第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住有所居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让很多困难家庭实现了“住有所居”的梦想。可是由于申请人信息掌握不全,常出现拎着LV、开着宝马车申请经济适用房的现象,廉租房则变成“终身制”,陷入“进得去,出不来”的困境……急需有关部门完善准入、退出机制,让保障性住房真正成为中低收入人群的安身之所。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7433.3万平方米,已解决77万户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2011年,我省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1.67万套(户),其中实物建房20.9万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0.77万户。

2012年,我省将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14.13万套。全年将竣工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6万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0.37万户。

这一系列数据,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低收入家庭有望实现“居者有其屋”。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对此深表欣慰。可在我省不断加快保障房建设的同时,代表们最关注的还是如何确保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分配公平公正,如何完善准入、退出机制,让保障房真正成为中低收入人群的安身之所。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杜绝“富人揩油”

对廉租户资格审查的把关,一直是个公认的难题。近年来,杭州市不断加大廉租房管理,可据杭州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不完全统计,2011年仍有超过1700户家庭经审核已不符合廉租户资格,该办立刻停止租金减免29户,停发货币补贴家庭1183户,剩余491户应取消实物配租资格。

省人大代表林彩霞告诉记者,目前房管部门只能对申请者的工资收入进行审核,却不能核查申请者的其他资产,比如银行存款、证券收入、异地房产,“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的工资收入为零,却拥有大笔存款和股票收入,哪怕在外地有幢别墅,仍能申请廉租房。”结果,就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监护人住着大房子,却让“00后”去申请廉租房;明明已不符合租住条件,却还赖着不走;甚至还有“享受哥”花巨资装修廉租房准备常住。

要想真正杜绝这类现象出现,林彩霞代表认为,必须加快建立各地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在目前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保障房申请者的个人真实收入。

据了解,杭州市从今年起将廉租房申请者的房产审核范围,首次延伸至申请人的配偶、实际共同居住的子女、父母等亲属拥有的各类住房。与此同时,我省也将加快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健全民政、人保、税务、房管、人行、公安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严格准入条件和审查程序,实行保障房源、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三公开。

完善廉租房退出机制,打破廉租房保障“终身制”

除了“装穷”申请保障性住房,还有一种情况也很让人头疼:有的廉租房住户收入增长了,已不符合廉租户的资格,却“装低调”继续占着房子。对此,林彩霞认为,各地政府除了要把好保障房“入口关”,还得及时把那些已经不符合廉租户条件的住户“请”出来,以腾出房源让更多真正有需要的人入住。她建议,各地政府应建立保障房动态管理制度,全面、准确地掌握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完善廉租房退出机制,打破廉租房保障“终身制”。同时,还得建立有效的惩处机制,一旦发现虚报收入通过非法渠道租住廉租房等情况,一定要严厉惩处,并与个人信用挂钩,记入其个人信用档案。

据了解,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开始研究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机制,通过控制户型面积等措施,使保障对象在具备一定经济能力后自然退出。与此同时,我省杭州、宁波等地也正在探索建立信息动态管理平台,积极推出对申请资格实行“年检”、与民政部门信息共享等举措。

而令省人大代表王颖担心的是,就算有关部门掌握了申请者收入提高不符合继续租住条件,可他就是拒不退房怎么办?日前,临海市房管处工作人员就遭遇了廉租房收回难题。临海的陈春香老人是低保无房户,通过申请、抽签,2011年1月1日住进了临海首期廉租房景莲家园。租住前,老人曾与临海房管处签订了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间如因家庭人口、收入及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廉租住房租住条件的,将在一个月内退还住房。2011年3月,老人去世,按照租赁合同约定,其家属应在一个月内退还房子,可临海房管处的工作人员要了半年也没收回。

对此,省人大代表王利平建议,对于不符合条件又拒不退房的,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提高这批人群的租金,对于拒不退房又不肯支付租金的,可以考虑通过行政手段和司法途径予以解决。省人大代表朱钟毅则建议,我省应尽快出台《浙江省城镇住房保障条例》,从法律层面明确和规范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分配、退出、运营和监督等各个环节,从而使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法制轨道,更好地发挥保障性住房惠民生、稳房价、扩内需、促发展的多重作用。

廉租房也要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

在与记者交流保障房管理问题时,王利平代表不无遗憾地说,目前我省廉租房保障主要针对当地常住人口,一时间还很难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可近年来,由于城市商品房价位较高,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企业技术骨干人才的引进。

为解决这一矛盾,外省有部分企业通过自建或参与政府组织的廉租房建设,再以免租、廉租方式供本企业员工居住,大大稳定了职工队伍。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员来浙就业,要想留住他们,也得想办法让他们先“安居”。目前,宁波北仑已有宁波钢铁、海天集团、申洲公司3家企业获准自建类似的廉租房,但这在我省还仅是个案。我省有几十万中小企业,要自建廉租房,从审批、资金等各方面,都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有效规范。为此,王利平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企业自建廉租房的建议》,建议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企业自建廉租房政策,以缓解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难问题。

名词解释

保障性安居工程:指政府为解决和改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及居住条件而实施的住房建设改造工程,主要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城市旧住宅区(危旧房)改造和国有工矿、国有林场、国有农场危旧房改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