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为科学课增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科学课教学中充满着理性的光辉,我们应该让理性的思考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感受科学课的“美”:在探究活动中感受“自信的美”;在师生互动中感受“灵动的美”;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感受“创新的美”。
自信美养成好习惯
使学生享受到科学课带来的快乐,是上好科学课的思想基础。教师要看到每位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笔者在上课时常常更关注学困生,因为往往会想着他们在上课时为什么总爱坐不住,为何容易惹老师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学困生是因为在学习中落下了太多的知识点,没养成好习惯。为此,笔者就试想在课堂上能不能让他们展示自己,找到自信。只要学困生举手,就叫他回答问题。很快发现,这些学困生变得机灵了,不乱了,上课也积极了。于是,笔者就让他们帮着拿实验材料,鼓励他们与老师一起做实验。慢慢地,这些学生在笔者的课上不叛逆了,还特爱显摆自己。
在小组活动中,让优秀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做好老师的小助手,帮助管理小组活动,整个探究活动就会活而不乱。科学探寻过程中所享受到的美是无法言喻的,这是科学之所以迷人、让孩子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也是培养具有良好幸福感的人的一个有效途径。科学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随着学生的心性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只有让孩子学会学习,在课堂上获得自信,发现自己的“美”,才能有健全的人格,才能有以后的发展。
灵动美呈现别样精彩
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一些教师在上课时,总是设计好了每一句话,甚至把学生应该说的话也写到教案上,唯恐有一点错误,自己应付不过来。这样的教师,就像执行教案的木偶,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背教案;这样的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像一节“假课”。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的生命,在教学中总会有很多意外出现,怎么办?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师生互动中感受到课堂灵动的美。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师生的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一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比如教学《登上月球》一课时,当问到“如果要登上月球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时,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起来。有位学生说:“我认为应该带上救心丸。”其他同学听了哈哈大笑。笔者灵机一动地问道:“为什么?”他回答:“因为月球上几乎没有空气,昼夜温差大,和我们地球的环境相差太大了。”笔者马上回复:“噢!你想的可真周到。”这样简单的一问,既保护了这位学生的自尊心,也使得全班学生加深了对月球的认识。
听优秀教师讲课是一种享受,他们的讲课就像流动的溪水,既有泉水叮咚的清脆,又有迂回曲折的婉转。例如:特级教师李霞讲解的《生物的不同性状》一课,就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这是一种动态的美,优秀教师的科学课就是这样让人难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与生成者,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思维方式和合作能力,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无论以言语还是行为、情绪的方式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和发现者,让课堂呈现出别样精彩。
创新美更上一层楼
常说的“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其实就是让教师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明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本只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的依据,而具体怎样设计,还需要教师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路。例如:笔者在讲《登上月球》这一课时,想知道这节课的创新点在哪里?这样一节单纯的资料交流课不仅像是语文课,更应该有科学课的味道。于是,笔者把创新点定位在探究环形山的成因。让学生用玉米面堆成月球的表面,用鹅卵石当陨石;让学生用卵石撞击月面,理解了环形山的成因。同时,笔者又把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另一个创新点,拓展了一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概况。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正在崛起,从而激发其思考“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想象,带着航天梦和中国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才是学习这节课的最终目的。
又如:《声音的产生》一课,笔者和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制作乐器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制作乐器,玩乐器,赏乐曲。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想的骏马就会在课堂中驰骋,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会得到提升。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更多的思考、更多的超越,就会感受到科学课创新的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会更上一层楼。
上好科学课的最终目的是重视人的科学教育,让学生会质疑、会合作、有自信,让学生懂得“享受到科学之美才能让科学文化根植于心”,这个社会就会充满理性和幸福。教学是一种艺术,成就精彩的科学课堂更是一种艺术,营造了美的课堂,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吴向东.情景导向模型的价值追求[J].科学课,2015(2).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