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我治疗在神经原性膀胱治疗中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我治疗在神经原性膀胱治疗中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693【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5-2720(2009)31 - 1429 - 02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原性膀胱的康复治疗。方法 对42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进行针对性自我治疗指导。结果 42例患者,排尿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少,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进行自我治疗,不仅促进了康复,并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

【关键词】 神经原性膀胱;自我治疗;康复

神经原性膀胱主要由支配膀胱的神经病变和逼尿肌受损引起,最终造成逼尿肌和括约肌协同失调,二者同时收缩可导致膀胱残余尿量增加[1],进而引起尿潴留、泌尿系感染、结石、肾积水、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病例多为糖尿病、脊髓病变或损伤所致。治疗目的是为保护肾脏和输尿管;改善排尿症状,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2]。临床多采用以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并辅以中医中药、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一定疗效,但往往忽视患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治疗,不仅促进了康复,并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自2005年以来,我们一直注重此项工作的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其中糖尿病并发症27例,脊髓损伤9例,脊髓病变6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32-54岁,平均36.4岁。残余尿量50-150ml13例,残余尿量151-300ml24例,残余尿量300ml以上5例。病程6个月至7年不等。

2 方法

2.1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其原发疾病的治疗是治愈的根本。糖尿病均采用胰岛素调控血糖;脊髓病变或损伤均按其适应症选择手术方式去处病因。所有病例均规范应用营养神经药物。

2.2自我治疗

通过自我治疗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我们从三方面实施:

2.2.1.自我心理调整

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多病程长,治疗效果不理想,加之原发病的影响,患者精神上受到的刺激,排尿不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多有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对治疗或迫切求成,或丧失信心。针对这种状况,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善于倾听其诉说,了解其痛苦和症结所在,并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情绪、行为变化,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暗示,缓解患者的痛苦,恢复其面对现实的勇气,促使患者能够自我调整心理状态,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最终能够积极配合各种治疗。

2.2.2.蜂蜜疗法

蜂蜜是工蜂经过唾液腺内淀粉酶作用而酿成的一种甜味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蜂蜜中含有单糖、氨基酸、酶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味甘、性平,归肺、脾、大肠经,有润肺止咳、润燥通便、补中缓解、解毒等功效,同时对营业神经、为组织修复提供营养物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服用蜂蜜可促进消化吸收、增进食欲、镇静安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根据上述原理,结合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的病理特点,令病人每日服用枣花蜂蜜早晚各一次,每次两汤匙,温开水送服,坚持服用疗效满意。

2.2.3自我穴位按摩

神经原性膀胱患者肾气亏虚、气化功能失常,膀胱开阖不利,影响三焦气化,致膀胱气化无权,有尿不得出或尿失禁[3]。根据祖国医学经络理论,选三阴交、足三里两穴,指导患者交替按摩3-4次/日,每次按摩致穴位有温热酸胀感。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之穴,也为脾、肾、肝三阴经之交汇穴,针刺三阴交可以三脉并调,健脾利水,从而达到经气疏通、气血平衡、调节阴阳、恢复膀胱气化功能。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阳明多气多血,胃与脾相表里,有健脾胃,调中化湿,通调经络气血之功能。三阴交与足三里配伍,能通调三焦气机以利排尿[3]。

3 结果

本组42例患者,除6例未能坚持外,排尿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少,其中有12例残余尿量在30ml以下,提高了生活质量。

4 结论

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由于病程长、疗效差、生活不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通过积极正确的心理疏导,指导其通过心理调整,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其关键所在。我们所提出的自我治疗方案,能够很好的配合原发疾病的治疗,而且可以作为家庭式治疗,大大的降低了医疗成本,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志坚,蒋健,易超然,等.脊髓栓系伴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策略[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1(8):472.

[2] 双卫兵,王东文.糖尿病膀胱研究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3):214.

[3] 韩英.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60例[J].河南中医,2006,26(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