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但基础性消费比重仍然偏高,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速度要快于农村居民。1995年是一个转折点,财政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达到一个最高点,而在1985~2003年期间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程度逐渐增大,财政支出加剧了城乡间的消费差距。政府财政支出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比例较低,这进一步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

关键词:政府财政支出;城乡消费差距;状态空间模型

本文获得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产业提升江苏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机制研究”资助(编号:09SJB790026)

中图分类号:F812.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从现实经济看,我国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城乡差异是城乡消费差距的主要根源。二元经济体制下各项政策的不平衡,特别是政府公共支出在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各项配套设施落后。我国现行的财政公共支出比例城乡差距非常明显,统计资料表明,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1,现阶段收入较低的农民过度地承担了与其收入水平极不相称的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等支出,这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消费差距。

理论上对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争议。有文献指出,在短期内政府消费挤出了私人消费,如Tsung-wu(2001)利用面板数据对OECD工业国家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另外,在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的影响下,很多文献认为财政支出倾向于增加居民消费支出(Gali,2004)。国内研究方面,王欣容(2004)根据1978~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发现,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农村居民,认为资产存量差距、收支不确定性、消费环境和消费传统造成了城乡消费倾向的差距。赵志坚、胡小娟(2007)估算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模型,认为城镇居民基本生活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稍微偏低。李树培、魏下海(2009)研究发现,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入效应。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政府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但是,政府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特别是考虑到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医疗、就业、住房等体制的改革,导致城乡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解体,强化了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增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住房和教育的支出和负担,更抑制了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那么,政府财政支出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是否存在明显的结构变化,即两者的关系是否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外界冲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本文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入手,运用状态空间模型来深入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时变特征的影响。

二、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现状

(一)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增长情况。从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率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78~1994年、1995~2003年以及2003年以后,见图1。(图1)1978~1994年期间,由于实施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宏观经济总体特征从短缺经济走向商品日益丰富的市场经济,农村和城镇居民的巨大消费潜力得以释放,商品种类空前丰富,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极为迅速。而在1995年之后,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率整体下滑,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从1995年的28.8%下降到2003年的5.6%,且在1998年、1999年农村居民年消费支出还出现了负增长。2003年以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率又出现了缓慢增长。

(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1978年以来,农村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但基础性消费比重仍然偏高,与城市消费相比,在消费质量及方式上也存在明显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也逐渐由生存型逐步向享受型转变,农民把更多的钱投向了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享受型消费。2008年与1985年相比,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用于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由1985年的57.79%下降到43.7%,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由1985年的2.4%、1.76%和3.89%上升到2008年的6.7%、9.8%和8.6%。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速度要快于农村。1985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中用于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2.2%,而2008年这一比重已经下降到37.88%,比同一时期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比例要低很多(43.7%)。

三、模型和变量选择

(一)状态空间模型。在我国转型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以往的OLS等固定参数模型表现不出来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基于可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可以将不可观测的变量,如居民消费预期、经济危机等纳入模型,本文农村居民消费的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为:

量测方程:ruralt=α+βtfiscalt+ut(1)

状态方程:βt=θβt-1+ηt(2)

同理,城镇居民消费的状态空间模型可表示为:

量测方程:urbant=α+γtfiscalt+ut(3)

状态方程:γt=θγt-1+ηt(4)

其中βt在模型中是一个可变参数,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对每个时点的βt作出估计,在(2)式中,假定参数βt的变动服从AR(1)模型。ut和ηt分别是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的扰动项,ut和ηt是相互独立的,且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

(二)数据与变量选择。本文数据取自各期《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财政年鉴》,样本时期为1978~2008年,选择的指标包括历年的政府财政支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其中,本文将财政支出数据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数据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数据采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调整为实际消费支出。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邹式结构断点检验。根据前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阶段的划分,1995年前后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为此,本了Chow结构断点检验,以此来判断经济系统是否存在明显的结构变化。从表1的检验结果来看,在1994年或1995年前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存在明显的结构断点。(表1)

(二)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本文利用eviews6.0估计出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状态方程,结果见图2、图3。(图2、图3)其中,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方程为:

量测方程:ruralt=2.984+sv1fiscal

状态方程:sv1=0.01+0.969sv1(-1)(5)

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方程:

量测方程:urbant=2.984+sv1fiscal

状态方程:sv1=0.0028+0.992sv1(-1)(6)

回归结果表明,在大多数年份里,政府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效应要大于农村居民。理论上分析,一方面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科学研究等较多的投入到城镇地区,在政府投资的推动下,“乘数效应”导致城镇地区居民收入增长的更快,消费增长的也更快;另一方面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性支出大部分都投在了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投入相对较少。在中国转型背景下,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大额支出,往往构成影响居民消费边际倾向的最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我国农村居民本来收入水平就远远低于城镇地区,再加上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医疗等支出在城镇与农村地区投入的不平衡性,低收入和不确定性增强必然导致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锐减。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周期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紧密相关。1995年是一个转折点,财政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达到一个局部最高点,在1995~2003年期间,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系数迅速下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医疗、就业、住房体制的改革,促使城乡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解体,强化了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经济体制改革增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住房和教育的支出和负担,尤其是对于本来社会福利制度就不完善的农村地区,进一步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

(三)政府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为了进一步测算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本文计算了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的状态空间模型,见图4。(图4)

量测方程:Gap=0.483+sv2fiscal

状态方程:sv2=0.036+0.871sv2(-1)

结果显示,在1978年到1984年期间,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是逐渐降低的,而到了1984年出现一个拐点,在1985~2003年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系数越来越大,到1994年到达一个高峰,说明这一期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不仅没有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反而加速了城乡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比如政府支出的弹性系数由1984年的0.2193增加到1994年的0.3161,增长十分迅速。这一期间,由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释放了中国的经济潜力,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带动下,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原有的二元经济结构格局和体制障碍并没有被根本打破,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迅速减少城乡的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反而进一步扩大,再加上住房、医疗、就业等传统福利制度的解体,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变化的特征以及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但基础性消费比重仍偏高,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速度要快于农村;(2)在大多数年份,政府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效应要大于农村居民;(3)1995年是一个转折点,财政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达到最大,而在1995年以后,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迅速下降。

结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城乡居民消费预期。通过实施积极地政策来化解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社会保障机制缺失问题,完善和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适时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切实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

第二,优化政府支出结构,不断增加政府对社会性公共服务的投入。政府财政投入重点应由过去注重基础设施投资转向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并重,不断加大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投入,提高政府财力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的支出比例,逐步建立统一的、全面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稳定居民的心理预期和降低居民对未来生活的顾虑。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支出的增加,不仅可以部分替代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支出,间接增加居民收入,而且还会减少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增加其消费倾向。

第三,建立城乡平等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政府要调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方向,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资力度,增加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要加大对农村住房的补助力度,扩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通过合理的政策落实城乡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并适当向农村倾斜。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树培,魏下海.我国财政支出对民间需求影响的动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12.

[2]赵志坚,胡小娟.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J].消费经济,2007.23.5.

[3]王欣容.城乡边际消费倾向差异及其成因[J].经济经纬,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