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指代对象看中日谚语的对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指代对象看中日谚语的对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从指代对象来看,汉语谚语可以分为出现笼统指代对象的谚语和出现具体指代对象的谚语,而日语谚语通常使用具体的指代对象。在进行中日谚语对译的时候,要使用中日谚语的特有指代对象,使译文体现各自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符合中日语言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中日谚语;对译;指代对象

谚语是人民群众根据自己长期生活的经验创造出来,特点是文字精炼、节奏鲜明、比喻生动、言简意赅,可以说谚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中日两国都存在大量的谚语,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使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也使得两种语言的谚语对译显得较难一些。谚语翻译不同于一般材料的翻译,需要译者从谚语的特点出发,把握好中日文化的差异。从指代对象来看,汉语谚语可以分为出现笼统指代对象的谚语和出现具体指代对象的谚语,而日语谚语通常使用具体的指代对象。本稿从指代对象的角度探究如何更好地进行中日谚语的对译。

一、出现笼统指代对象的汉语谚语

比较一下中日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习惯于从宏观上、整体上看待事物,注重抽象、概括能力的应用,表现在语言上,汉语常用笼统的、抽象的名词去说明事物和阐述道理,而日本人注重直观性、实用性,对具体事物较为关心,常用具体的、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语言受思维支配,中日思维方式的差异使两国人民对于相同意思的谚语采用不同的指代对象。在进行谚语翻译时,应充分把握这一点。下面举出一些实例说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谚语中的体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のも信心から。

金石指坚硬之物,这句谚语的汉语意思是只要诚心诚意就能打动万物,只要有信心、有毅力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一切困难都能够被克服,最终会赢得胜利。而日语谚语中的“”即沙丁鱼,日本四面环海,鱼的种类有许多,沙丁鱼生活在深海的上层,一般用来做罐头,举出沙丁鱼这种常见的、平凡的鱼类,形象地说明即使是平凡的人,只要有追求、有信仰、有信心,也一定会有所成就。这里汉语用抽象概念,日语用具体指代。

双喜临门/盆と正月が一に来たよう。

汉语泛指两件好事一起降临家门,日语把这样的意思具体化了。新年和盂兰盆节是日本的两大传统节日,学校和公司都放假,人们可以回乡探亲访友,参加庆典或祭祀活动,或者休闲旅游。两个节日同时来到,以此形象地表达出喜上加喜之意。

真人不露相/能あるは爪をす。

真人,道教上所说修行得道的人,这里泛指在某方面有所造诣、修行高的人。不露相指不外露,不炫耀自己的能力。这句谚语是指真正有能耐,有实力的人往往不轻易显露,也是从整体上概括了这样一类人的特点。相同意义的日语表现为具体指代,鹰在捕获食物时,是用爪子抓起的,捕获力强的鹰不露出爪子,形象地表达出有实力的人不会轻易表露自己这样的一层意思。

进退维谷/弁の立ち往生。

汉语意思是向前或向后都不行,处于困难境地,进退两难,也指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间题,毫无办法。日语是用一个具体的历史典故来说明此意,弁庆是一位历史人物,在衣川大战中,拄着长刀,站在桥中央,进退两难,后被敌人用箭射死。这里汉语是用抽象思维,从事物整体来说明情况,日语谚语使用的是具体指代。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汉语从宏观方面、概括性地叙述,而日语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舍弃原有的汉语指代形象,代之以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指代形象。

二、出现具体指代对象的汉语谚语

不同民族的具体指代有所不同,谚语中有一部分是译文的内在含义与原文相同,但指代事物却因中日两国不同的民族特点而相异。例如,在中国谚语中出现的典故,或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就不能直译。这时若用解释性的译法也能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但却违背了使用者的初衷。使用者使用句式短小、语言凝炼的谚语,是为了使文章更生动,更具说服力。因此,译者应尽量不用解释性的翻译,而要寻找与汉语意义相同的日语固有的表达方式,也就是套用日本民族在表达这一意义时所使用的谚语形式。

1.历史典故不同

此类谚语要避开寓言、典故及具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取其喻义来达到对应的翻译效果。例如: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人に寄れば文殊の知。

情人眼里出西施/痘痕も笑。

班门弄斧/河童に水泳を教える。

诸葛亮以足智多谋著称,而日本把文殊菩萨当作智慧的象征。西施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日语的痘痕意为麻子,笑涡是酒窝之意,都形象地表现出热恋双方把对方看得很美。班即鲁班,古代木工的祖师爷,在鲁班面前挥舞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河童是日本传说中想象的动物,水陆两栖,最善游水,教河童游泳,正好表现出汉语“班门弄斧”之意。

2.居住环境不同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にも付かずにもる。

虎落平川被犬欺/へ上がった河童。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腐っても。

村、店是指有人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指处于荒凉无助的境地;日语中的“”是离岸不远的海面,“”指海岸及海上多石的地方,既不靠近“”又远离“”正好与汉语意义相对应。平川是指地势平坦的地方,虎一般出没于深山,这句用来形容有势者一旦失势会被众人所欺;河童最善游水,用“登上陆地的河童”来比喻失去了优势,施展不开自己的本领的人。“真鲷即使腐烂了也是头等鱼”与中国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意思相对。从这里所举出的谚语来看,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汉语多用陆地上所特有的事物进行指代,而日语多使用与水有关的指代事物。

3.生活习惯不同

谚语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人们总是习惯借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指代,但由于中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情形的不同并具有各自独特的历史演变过程,这就决定了双方对相同意义的指代有所不同。

对牛弹琴/猫に小判。

一心不可二用/二を追う者は一をも得ず。

太阳从西边出来/石が流れて木のが沈む。

把钱给猫,指做事不看对象,义同“对牛弹琴”。同时要追到两只免子,结果是一只也得不到,日语用此来告诫人们做事要专一,不能一心二用。按常理是石头沉入水下,树叶顺水漂流,正如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反之则有悖于常理。像这样一部分谚语,能找到意义与用法对等的谚语,可以直接采用使译文更加生动贴切。

综上所述,中日谚语的对译是有规律可循的。谚语是与民族语言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以其短小的句式,显示出语言的精炼,深刻的寓意又充满哲理,形象的指代更显出浓厚的民族色彩。在进行中日谚语对译的时候,要充分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使用特有的指代对象,使译文体现各自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符合中日语言的表达方式。要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情感、色调和风格,特别是要在谚语中体现出中日两国不同文化背景的时候,如何使译文尽可能保存原文风格,而不因中日两国语言习惯的差异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将是谚语翻译中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海怀.中日谚语在翻译时的差异[J].日语知识,2003(5).

[2]冯明舒.中日谚语比较初探[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S1).

[3]马心丹,李梨.日语谚语的探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3).

[4]王运丽.中日谚语翻译探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3).

[5]谢天振.翻译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