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卧雪踏冰,三朝古碑续写的历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卧雪踏冰,三朝古碑续写的历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7年11月5日黄昏,拉萨突然刮起了大风。寒风中,离盟碑不到五米外,几十名信众在五体投地地磕头,与地面接触发出声响。这个声响在藏区之外几乎找寻不到。“大昭寺”中的“昭”是藏语“佛”之意,因此大昭寺即大佛寺,这座寺庙是藏族人心中最神圣的殿堂之一。

可是就连他们,也没有对寺中那三通碑石有过多的留意。

大昭寺门前的“甥舅会盟碑”

不能怪观光客的疏忽,这个石围栏内四方形的碑被完全封闭了起来。要想近距离看一看,必须经过一个有“非请勿进,后果自负”警示语的小门。围墙很高,少有人细心注意“冒”出来的碑首。

其实这个碑就是我们汉藏历史最为珍贵的长庆碑,也叫“甥舅会盟碑”(自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后,历代吐蕃赞普对唐朝皇帝均以外甥自居)。此碑曾有三块、立于三地,一块立于长安西城王会寺前,一块立于贡古墨如即今天青海省湟中县,可现在只剩下大昭寺门前的这块了。

石碑的四周曾成为载舟之塘,但石碑一次次顽强地挡住了河水的侵袭。要将这通碑封闭其实就与此有关:挡住河水侵袭后,许多当地百姓开始愿意拿块石头在圣迹上敲几下,为了防止不了解情况的人无意中损坏这块珍贵的石碑,于是在四周建起了一堵厚实的、高高的围墙。

近距离看这通碑,我发现这通碑四面都刻满了文字,是我以前所有的知识中没有的。正面和左右两边刻的是藏汉两种盟誓文字,背面刻的是藏文盟誓。藏汉文遣词造句稍有不同,并不是原文的直接翻译。如汉文记载:“然甥舅相好之义,善信每须通传……垂诸万代,赞美之声,遍于日月所照矣”,而藏文碑刻记载:“旧恨消泯,更续新好……欢好不绝……”但是两文寓意相同。这通碑还提到了停止任何形式的敌对行为,堪称今天研究吐蕃时期政治文化最重要的拐点文物。

此外碑刻有会盟官员的名字和他们当时的职位。排在最前面的是吐蕃的两位宰相,两人在此次会盟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档案馆,我查到了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正式会盟前13年,即808年和810年还分别给上述两位吐蕃宰相写过四封信。白居易和这两位宰相到底是什么关系?而碑中记载会盟的地点叫哲堆园,又在今天的拉萨哪里呢?不得而知。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唐朝皇帝指使使臣,要求宰相以下的吐蕃官员也署上名字,这又是哪一方的惯例呢?当时主持这次会盟仪式的吐蕃宰相是一位僧人,唐朝官员却全部来自中央政府,均为文官、没有武将。血祭是汉式,而吐蕃的仪式是佛教的,不要求献祭。于是会盟按照双方的仪式习惯共举行了两次。

大风中,碑文面前,我仿佛看到了藏汉两族统治者的良苦用心。

《旧唐书・吐蕃传》记载: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死的时候,松赞干布遣使吊祭,并在信中表示:如果有人不忠于新即位的皇帝,他愿意带兵到国都来征讨这些人。即位的唐高宗即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真实地表达了吐蕃的内向心理。

23年前的1985年,也就是自治区成立20周年那年的5月份,长期埋在地下的龟形碑座被清理出来,石碑整个形状全部浮出,当时发现碑身和碑座连接处是以铜液浇铸,若为一体。它就是这样,在这里矗立了一千二百年。

埋入地中、厚度不明的明太监杨瑛碑

其实写这段历史我反复掂量了许久,杨瑛碑只是明那个朝代的引子。碑就坐落在大昭寺的神殿中,绝大多数观光客和本地僧侣、信众不知。

穿越时空,回到明代永乐皇帝时期。那是1414年1月,太监郑和正在下西洋的途中,另一位太监杨瑛(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明实录藏族史料》中称其为“杨三保”)则到了。可以说,如果郑和下西洋开创了海上明王朝的声望,那么杨瑛此次之行则更加稳固了明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有效管理。

在今天交通如此发达的时代,很多观光客一生却只有来一次旅游的憧憬,因为出国容易进藏太难、费用太高。而这位杨三保却来达三次!那个时候,从京城到拉萨需要至少一至两年的时间。

由于杨三保代表的是明朝政府,到藏后即参拜了大昭寺,这通碑是他们朝拜时所立。令我不明白的是碑额没有任何文字,碑身阳面也没有任何文字。但碑阴却刻有10排126人的名姓,包括石匠的名字共134人均清楚地刻在了上面。落款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太监杨瑛,所以称之为“杨瑛碑”。实际上碑是杨瑛代表明朝廷封赏大昭寺而立,并不是为杨瑛立的。

我一直在想,这杨瑛三次进藏都承担了什么样的使命呢?在世界最大的藏学文献书库一一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书库中,韦素芬副处长成了我找到答案的航标。

《明太宗实录》卷22:1414年派杨三保“令所辖地方驿站有未复旧者,悉如旧设置,以通使命”。这个使命是什么?原来是为地方与中央王朝频繁贡使往来创造安全的交通条件。联想到今天,我们有句话叫“路通财通”。

在此前,明太祖朱元璋在藏区推行了军卫管理并由中央控制军政体制,同时分封地方政教众首领。就在杨三保前往前八年,即1406年明朝已成立近40年时,朝廷对情况已经基本了解,于是采取对各个教派均扶持、笼络的政策。这一年率先封帕竹“灌顶国师阐化王”,成了册封政教首领的开端。这个册封,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明成祖朱棣对地方“政教合一”特殊性的洞察:在封宗教名号之下,又加封为王使合二为一。

而后来明朝皇帝能采取一系列对藏的正确政策,相信也有三次被派遣进藏的杨三保的功劳和苦劳。

一通为消灭“天花”而立的碑刻

“永远遵行碑”在公主柳下。公主柳传说是文成公主栽种的。这通碑和一个名叫和琳的人有关,他是当时的清政府驻藏大臣。终年只有43岁的和琳,是历任驻藏大臣中政绩最为显著的一个。不过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他的哥哥就是尽人皆知的和|。

乾隆年间,天花流行,由于卫生条件落后,天花被认为是绝症,因此人死无数。和琳左奔右突劝民种痘,并由清政府全额出资在北部一个名叫浪荡沟的地方修建许多平房,将息天花的人全部集中食宿,并给口粮,随后派兵为患者种牛痘,并细心照料,结果十之八九患者痊愈。看到如此成绩,驻藏大臣和琳要求“永远遵行种牛痘”并“立此石为记”。在示范作用下,僧俗医民逐渐接受了这种种牛痘防止天花的做法,这是医学科学的极大进展。

在这通碑阳汉文、碑阴藏文、内容完全相同的519字的碑文中,另一个要求“永远遵行”的却没有被遵行:和琳亲见地方民众死亡后,将尸体分割,抛喂秃鹰,认为无伦无理,于是发出警告,严行禁止,要求“永远遵行”。这一个禁令因与藏民族风俗有悖,终不了了之。

除了这通碑,乾隆十全记功碑也是在其任职期间设立的,和琳的功劳可以说在清王朝驻藏人员中无人能及。乾隆皇帝感慨:朕当初任用和琳,只是考虑到他办事细心、勤奋,故而派他前往,没有料到他竟如此精明能干。朕庆幸得到和琳这样的人才……

同样由于当地习俗的原因,此种痘碑立成后,百姓也常用卵石敲砸,年深日久,形成许多臼形窝坑,致使文字难以辨识,不得不围墙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