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学课程改革毕业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普通高等财经院校金融学课程体
系设置要适应复合型理财人才培养目标
的需要。随着宏观金融向微观金融转变,
现代金融业在经营模式、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服务手段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态
势。高等院校要从大众化教育理念出发,
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培养能力型就业人
才。高等院校金融学课程体系改革应适
当减少理论型和管理型的课程,增加务
实实用的理财服务型课程。
[关键词]课程体系;金融学;高等院校
随着现代金融业发展,高等院校金
融学课程体系设置已不能适应理财型人
才,亟待进行调整目前的课程体系。笔者
在此以西方金融理论由宏观金融向微观
金融转变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
教育转变以及现财服务业的迅速发
展为依据,探讨高等财经院校金融学课
程体系设置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高等财经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
作为普通高等财经院校,金融学专
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着教材体系的
设置。这也要求我们首先要认清金融业
发展的新趋势。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
融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处于领先地
位,金融业的经营模式、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服务手段日新月异。现代金融业发
展表现出新的态势:一是金融业转向虚
拟化;二是混业经营模式已成为金融业
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是银行表内业务转
向表外业务;四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金
融创新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五是
金融业国际化程度将不断加强;六是现
财服务业发展迅速,专业型理财人
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要求高等院
校金融学专业亟待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21世
纪是金融经济时代,金融工具不断创新,
金融资产规模将迅速扩大,理财将成为
现代经济生活的核心。而受传统观念的
束缚和旧的课程体系以及师资状况等因
素的制约,高等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目
标仍然徘徊于宏观管理型。这显然不能
适应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
高等院校大众化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
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已经深入社会
经济的各个层面,大众化理财人才呼之
欲出,而且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2.现代复合型理财人才是金融学专
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普通高等财经院
校,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未
来,根据自己的实际因校制宜,以培养现
代复合型理财人才为目标。这是金融业
转型的客观要求。所谓复合型理财人才
是指以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为基础,
熟练掌握专业理财知识、具有实际应用
能力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
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能
同质化,应有自己的特色,即管理型人
才、服务型人才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人
才。现代金融服务业,个性化服务需求不
断增加,所以,人才培养目标也要个性
化,注重实际应用。
总之,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
系设置必须建立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
础之上。
二、高等院校金融学课程体系改革
是大势所趋
1.金融业转型的客观需要。20世纪
80年代,西方金融业已经实现了由宏观
金融向微观金融业的转型,其主要标志
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理论上,宏观金融理论逐步转入微观
金融理论研究。宏观金融理论研究主要
是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国际金融理论、
金融中介理论和宏观金融风险与监管理
论的研究。微观金融理论注重金融市场
和金融创新的研究,现代证券组合理论、
资产定价理论迅速崛起,尤其是金融工
程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业的开始。在金
融业发展的实践方面,西方银行业实现
了由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的转型,由间
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型。脱媒现象导致
西方商业银行表内业务迅速转向表外业
务,现代金融服务业开始。同时融资方式
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资本市场
融资迅速证券化。上述现象,标志着现代
金融业理财服务时代的到来。这给金融
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2.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就业压
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
规模迅速扩张,毕业生就业高峰已经到
来,就业压力与日俱增。所以,高等财经
院校必须正视现实,以大众化教育的基
本思路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即面向市场、
面向就业,培养大众化需求的实际应用
型人才。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产
品的“特殊工厂”。课程设置就如同生产
设备,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就生产不出
畅销的产品,同样,没有好的课程设置体
系就无法培养受市场青睐的人才产品。
3.市场呼唤理财人才。随着银行业
的由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转变,资本市
场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项直接融资转变,
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大众化理财时代到
来。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需要理财专
业知识和复合型理财人才。熟练掌握理
财专业知识既可以独立谋生,又可以在
就业市场上显现出竞争优势。因此,金融
学课程体系建设必须适应培养理财型人
才目标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理
财型人才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我国金融
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服务水平、金融产品开发和金融市场有
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理财服务型人才将
会大有用武之地。
三、金融学课程体系改革
为适应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需要,金
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已迫在眉睫。
1.树立微观金融意识,摒弃原有的
课程体系设置思路。长期以来我国业界
人士对金融的理解强调其管理职能,而
且注重宏观方面。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把
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
等课程摆在重要地位,在师资配置、课时
安排上花费大量资源。这显然有悖于现
代金融业发展的需要。现代金融业发展
需要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金融创新和
金融资产的管理,特别是金融工程,需要
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所以现代金融要
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树立服务意识。由于
经济社会的发展,理财越来越成为现代
经济生活的核心,理财成为财富扩张的
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尽快适应现代金融
发展的需要,加快金融课程体系改革的
步伐。
2.完善金融学课程体系。我国高等
财经院校金融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
源于国家教育部金融学专业设置的框架,
管理型金融课程居多,如货币银行、中央
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和国
际金融等。而理财服务型金融课程还较
少,如公司理财、家庭理财和投资银行
等。这些要求我们根据高等财经院校金
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加大力度调
整课程体系。首先,打破原有的课程体
系,尽量减少理论性强和管理型课程的
设置,大力引进理财服务型课程。大刀阔
斧地进行课程重组,减少重复,压缩宏观
金融课程的课时量。同时,增加理财新课
程设置,增加课时量,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其次,对于课程内容陈旧过时的要及
时更新,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具有先进
性、实用性的新教材。
3.建立健全金融学教材优化更新机
制。目前高等院校金融学教材优化更新
机制不健全,管理型和理论型的教材较
多,而务实的理财型教材较少。难以适应
金融业转型的需要。有些教材内容已经
陈旧,涉及到当前金融发展趋势的最新
内容越来越少。由于教材体制和机制的
不健全,一些管理型教科书长期垄断金
融教材市场,不能及时更新内容,跟不上
时展的要求。这就要求,管理层加大
力度调整目前不合理的金融学教材管理
模式,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优秀教材脱颖
而出,特别是理财服务型教材。
[参考文献]
陈雨露.金融学文献通论,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M],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