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青铜器的鉴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青铜器的鉴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铜因其铜锈呈青绿色而得名,这是基本概念。而有的文章则认为青铜是因其铜质量青灰而得名,也有的称青铜是因铜质呈青黄色而得名,这就值得研究了。经多方考证,青铜的定名早在宋代就被学者们以锈的颜色而定名,因此,现代人的创造性争议就没必要了。

铸造技术

现在一些青铜器鉴定书籍都是以是否泥陶范的合铸青铜器为真品的依据之一,而实际上经多见广的收藏家们都十分清楚,在战国前后,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并不少见,许多藏家的手中和博物馆中都有一些蜡模铸造的青铜器。即使一些泥陶范铸造的青铜器也并不是都有“范线”和“垫片”。据有关史料,东周即出现过磨光技术,当时工匠们经营精心的打锉和磨光,使有的青铜器器面上根本看不到因浇铸铜汁时溢出后而形成的铸痕,和为支撑平衡而被留在底部的垫片。在战国时期,铸造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多方位的技术革新,铸铁技术的发明更证明了这一点,在个别战国器上就出现了蜡模铸造的器体与泥陶范方法铸造的器体用分铸的方法合二为一,而蜡模方法铸成的器体部分其表面更加光洁。

器物外形和纹饰

稍有经验的行家凭着眼力极易辨识现代仿制的青铜器,而对古代的仿品辨认却不那么简单。一些藏家手中的青铜器难达到有百分之十的原始真品,而是历代的仿品居多,可见青铜器多为历代人仿而又代代传,至于各地文化市场中则更是难见真品。

东周以前的青铜器纹饰中兽面纹很多,春秋战国期间纹饰多种多样,并出现了刻纹刻字,但在真品上还是铸纹的见多。纹饰古朴自然,有的能看到小铸瘤,真品的纹饰都是粗细不一、宽窄不一、有凹有凸,而仿品却纹饰规整,纹线连贯,宽窄均匀,一线到头。

铜质、铜锈和气味

有的商周青铜器的铜质也呈黄色,但它和明、清器的金黄铜擀是不一样的,如果打磨掉铜锈层之后而露出的黄铜质,仅数分钟之后,就会在铜质表面自然地呈现红褐色,而明清器的黄铜质一旦去掉薄锈后,其铜质则黄而不变。

铜锈应该是辨伪的重要一环。真品的锈层是坚硬而有层次的,层次感很强,常是多种锈色锈斑混杂在一起,牢固地结合在器体的表层,那自然的古旧感觉与单调的浮锈、粉锈、色锈赝品比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宋代以后的仿品虽然也有硬锈,却总显得单薄,而现代的仿品锈色几乎清一色的单调和清新。锈层坚硬的避免不了单薄,而锈层深厚的总呈现出粉状,用指甲就能刮下,现代仿品是看不到氧化层的。

真品的锈层应该是无味的,当然也不能绝对化。1989年,我曾研究过一件盖鼎,经仔细观察,作锈后的器体表面涂过数次的自芨水合剂,它既盖住了硫酸铜的气味又使表层的光泽逼真了,我用硫酸铜、氨水、土缘彩等配调自芨水合剂等反复多次试验,效果的确如此。青层的自芨水配料干透后锈层古老而坚硬,无论怎样磨擦都毫无气味,但用水一烫,就气味溢出,原形显露了。

铭文、地子层

有铭文的青铜器,大多都是博物馆所藏的礼器,而笔者所见藏家手中带铭文的不足10件,且件件都字迹不清。对令人陶醉的馆藏礼器的铭文,虽想倾力学习研究,无奈条件限制,难以深入下去,故没有发言权。但和几位同行朋友的共识是刻字的伪品远远多于铸字的伪品。

地子层的鉴定很难让人作为有力的依据,据我多年的观察,只要是北方极干燥土中的青铜器都没有地子层,而潮湿土中的,无论南北地区都有地子层,而地子层的颜色和光泽可能与土层中的酸碱等各种混合土成份有关。

全器一致是辨伪的关键

新仿制的青铜器,从内外青层看也是全器一致,但与真品的差距实在太大,藏家一看便知真伪。而对历代仿器的辨伪却需要认真地观察鉴识,全器一致是指器体表面的锈层、地子层在全器的分布一致,如果器内的锈与器外的锈不一致,纹饰上的锈与纹饰外的锈不一致,字口内的锈与字口外的锈不一致就可能曾被人做过手脚,也就是说被人处理过的表层必然会影响到锈斑和地子层的统一而呈现出颜色的深浅不一、新旧不一的表层。我曾给人看过一件提梁卣,尽管这位藏家听到结论后脸色都变了,我还是坦诚地告诉他提梁是后配的,因为三代之器也可能会出现器体与提梁因分铸而形成的铜质有别,但锈层的差别不能过于悬殊,从提梁上那单薄的硬锈层上看,最早也不会超过宋朝所配,况且提梁的铜质似有含锌的成份,而从器体的锈块层次上及氧化程度来看,却显示出了它那古老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