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化工类专业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化工类专业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地方高校传统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适应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型合作办学模式。总结了我校开展协同创新校企合作的经验与体会,为相同背景的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化工类专业;协同创新

校企合作模式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的高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1]。其本质是将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形成“双赢”局面[2],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表明,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由于机制与体制问题还不能真正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3],要落实这一目标,必须创新传统模式,实施深度的校企合作。湖南理工学院所处的岳阳市,地域特色就是石油化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分析和借鉴了地方高校传统校企合作状况,提出了构建协同创新引领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总结了几年来我院开展协同创新校企合作的经验与体会,为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思路。

1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及借鉴

1.1高校主体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为校企合作提供技术服务、理论支撑,而企业则为学生实践提供生产设备或者场地。其中“订单式培养”是这一模式中主要形式[4]。该培养模式中企业主要任务是确定学生专业方向和人数,学校根据企业的“订单”进行计划招生与专业培养。学生需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就业。该模式将“产、学、教”相结合,大大缩短了学生岗前培训时间,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零空隙”、校企双方的“零距离”以及学生与工作岗位的“零过渡”。还有一种更深入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将合作企业的名字直接冠名于学校某个专业的班级,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方向和确定就业去向。在这一模式中,企业深入学校的教学管理,企业专家还需担任相应教学工作,这样避免了学校以往教学上的盲目性、封闭性和高成本性。对学生而言,也会因进入这种“冠名班”学习目标更明确,积极性更高,其主人翁意识会更强[5]。这种合作模式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范围,降低了学校的实习成本,也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还有一种委托培养模式,学生可以由企业选派的在职职工进行专业知识、岗位技能或考证培训,学校也可为企业制定职业教育规划,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和管理能力等[6]。该模式既满足了学校一线教师深入企业参加实践培训的需求,也弥补了企业员工缺乏理论学习的缺憾,达到双方共同进步的目的。

1.2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是一种行业办校行为,大多是中职中专教育。近年来,由于企业改制减负,这类学校不是合并就是社会化,单纯的这类学校较少。这种模式是企业为主投入相关的人力物力,邀请学校的专家学者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定点、定量培训技术人才,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应用能力培养。就企业而言,这种办学模式比直接招收技术工人见效慢、投入高,因此采纳率较低。对学校来说,这种模式不适合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单纯扩大学生规模、招收更多学生的教学需要。但在我国,有些外资企业采取了这种方式来为自身发展储备人才,例如德国的克恩•伯里斯公司创办学习中心来培养企业发展的高端人才,这种高质量的小班化培训,能够让学员迅速掌握企业所需知识,实现行业知识水平的更新换代[7]。

1.3校企共担模式

该模式包括“工学交替”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和“专业共建”模式。“工学交替”模式[8]是学生在校学习理论和在企业学习专业实践交替进行,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更迅速、明确地运用到技术岗位上,同时也能把实践中的疑难问题通过课堂及时反馈解答,这种模式特别适用于理论技术要求高、实训周期长的专业(如化工类专业)。“顶岗实习”模式[9]是目前部分高校采用的一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式,安排大三第二学期或者大四第一学期的学生进入企业实行顶岗实习。该模式能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实现了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专业共建”模式是根据市场和行业的实际需求,由学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专业指导组,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同时也研究实训方式、实训设备建设、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

2协同创新引领下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

在中心各协同单位的参与下,学校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校企联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3+1”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培养“宽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二是专业人员的互聘,在人力资源上做到“不唯所有,但唯所用”。学校不但与协同高校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还与中心的六家协同企业分别签订了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教学实习、师资聘任等方面的合作协议。校校合作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指导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通过中心层面与各协同企业分别签订了《人才资源整合与共享协议》、《实习、就业一体化协议》等。三是聘用企业工程师承担工艺和设计课程的教学。在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课程表中设立有六个模块,其中有三个模块都是与企业联合培养(见表1)。四是专业实践改革与创新,学校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都是实践教学的带队老师。“3+1”教学模式主要在卓越工程师班实施,要求全部学生都进行毕业设计。一年的实践、实训主要包括校内实习(含化工仿真实验)2周;企业一般性实习、见习6周;顶岗实习至少12周。顶岗实习中,要求每一个学生完成一个车间的生产实习全过程,每个学生要在几个工段(操作平台)完成一个流程的顶岗实习。管理和指导主要是车间技术人员,学校老师只做循环检查。五是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设计大赛。学生毕业设计在仿真实验室和企业现场两处交叉进行,实行“双导师制”。由于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技能得到充分提高,以我们参加全国化工设计大赛为例,过去我们从未考虑去参加这类竞赛,由于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指导,给我们增添了信心。在第九、十届全国化工设计大赛上,初次参赛我院选手就获得了两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实践表明,只有协同创新体制下的校企合作,才能推动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的改革,为社会培养化工类应用人才提供直接有效的途径和措施。首先协同创新体制为我们解决了实习过程的资金问题,因为在中心专项经费支出中,列支了人才培养专门经费。过去学校用于实习、实训方面经费缺口很大,现在实习过程的交通费、指导费和一些资料费都可从中心开支。其次在学生管理与考核上也有相应制度的约束,每一个协同单位我们都用专项经费建有专门用于学生实习的休息、自习室,方便学生学习与交流,也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考核,企业、学校双方的考核结果将作为学生最终的成绩,与学生评优、奖学金挂钩。第三是各方积极性都得到提高,作为中心聘任的专、兼职教师,在中心内有相应职责也有权利,都有相应制度约束和严格考核机制。通过协同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其毕业生质量得到了显著提提升。

3结束语

协同创新引领下的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实践高校教育改革协调发展的新型办学模式,对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意义重要。通过该办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有望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个范例,并为相同背景的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PanHaisheng,WangShibin,LongDeyi.AnalysisoftheCurrentState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inChines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andInfluencingFactors[J].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ofEngineering,2013,49(3):152-165.

[2]范灵.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内涵与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6(2):111-114.

[3]陈涛,程明.地方高校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建设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6(5):58-61.

[4]胡昌荣.以订单式校企合作促进地方院校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4-46.

[5]刘月.Z校学生对校企合作冠名班的满意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6]戴春平.校企合作与职业院校德育社会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3):79-81.

[7]杨燕.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之比较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6:56-58.

[8]肖雪.工学交替模式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3,9:215.

[9]张智辉,韩志孝.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2):52-54.

[10]程丽华,宣征南,谢颖,等.基于“卓越计划”的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5(22):217-218.

作者:张丽 钟明 阎建辉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