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喉源性咳嗽的疗效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喉源性咳嗽的疗效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 R4/7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313-01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每次15min,2次/d。治疗组是在雾化吸入的基础上加自拟的疏风利咽止咳汤每日1剂,分3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喉源性咳嗽;中西医结合疗法

喉源性咳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因咽喉炎症引起,主要病因是上呼吸道感染。以咽痒、阵发性咳嗽为特点,一般为咽部炎症刺激而引起的反射性咳嗽。作者自2005年1月以来,应用中西药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同时设对照组60例对比观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诊断均参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与鉴别》中喉源性咳嗽的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咽喉部检查及X线胸部摄片综合分析,所有病例均排除了支气管及肺部的器质性病变,常见症状有:咽喉疼痛不明显,多为干痛、发痒、呛咳或干咳呈阵发性发作,痰少,粘于咽喉部,咳吐不畅,部分患者伴声嘶或咯血等,临床检查仅见咽喉部黏膜充血,咽后壁可有淋巴滤泡增生,余无明显阳性体征发现,辅助检查血象可正常或偏高,X线肺部及支气管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治疗组中所有病例均接受过多种不同用法、不同疗程的治疗。

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0~62岁,平均42岁;病程l~3个月,平均2.6个月。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l0~58岁,平均4l岁;病程l~4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门诊雾化吸入疗法,基本用药庆大霉素针剂8万U、地塞米松针剂5mg和糜蛋白酶注射液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置于超声雾化器中,喷头对准咽部,气雾经口腔吸入,每次15min,2次/d。②治疗组:在对照组门诊雾化吸入疗法的基础上联用中药治疗,采用自拟的疏风利咽止咳汤,药用:荆芥12g,防风10g,薄荷10g,僵蚕12g,玄参20g,麦门冬20g,黄芩15g,蝉蜕15g,僵蚕10g,川贝母10g,桔梗12g,甘草6g。水煎服,分2次口服,一日一剂。两组病人均7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咽喉部病理征基本恢复正常;总积分降低>2/3。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咽喉部病理征改善;1/3

2.2 临床疗效见表1。

3 讨论

喉源性咳嗽最早见于干祖望教授主编的《喉科学》,主要症状是:咽喉干痒如蚁行或咽部有异物感,因痒而咳,甚则呛咳不断,痰少而黏,受寒后加重。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咽喉部炎症,咽喉部的炎症刺激了咽喉部咳嗽感受器,兴奋了舌咽、迷走神经,将神经冲动传人延髓,触发了一系列的协调反射效应,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了咽痒、咳嗽等症状。其病变位于咽喉部,不包括支气管及肺部病变引起的咳嗽,临床检查一般仅见咽部充血或少量淋巴滤泡增生,余无明显阳性体征,支气管及肺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象。喉源性咳嗽属中医学喉痹范畴,其病因病机多是外感风邪,失于疏散,郁久为患。疾病开始无论是感受风热或风寒,久则郁而不散,痰热蕴肺,致使肺失肃降,气道不利,上犯咽喉,则干痒而作咳,发为本病。根据此病机,笔者确立了疏风散邪、利咽止咳的治疗原则,方中荆芥、防风、薄荷、僵蚕宣散风邪;玄参滋肾润燥,泻火解毒而利咽;麦门冬养阴润肺以止咳;黄芩清热泻火,善治肺热咳嗽;蝉蜕功专祛风利咽疏散风热,二药合用,辛散苦降,既能祛散外感之风热,又能肃清肺系之邪热;僵蚕、川贝母化痰散结利咽;桔梗宣肺利咽,引诸药上达咽喉;甘草清凉泻火,消炎退肿。全方共奏疏风散邪,利咽止咳之效。配合西药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局部雾化吸入,改善咽喉部微循环、抗过敏及消炎作用,中西医方法同时进行,西医局部治疗,中药治本,二者结合故能收到较好疗效。通过临床观察,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喉源性咳嗽具有疗效显著,缩短病程,经济简便,易为患者所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涸长.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诊断与鉴别诊断[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587.5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I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8,3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