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启IPO”遭遇两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启IPO”遭遇两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6月上旬,证监会公布了最新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征求意见稿)》。

对于新股发行的新案,笔者没有太多的话想说,特别是对于业界曾经热议的那些内容。比如,“新股发行的节奏”交由券商与企业决定、在询价环节更大比例地引入个人投资者、在一定的期限上照顾到“破发”的后果(将破发与否与发行人持股的锁定期限进行有条件的“对锁”)、网下配售进一步向机构投资者“倾斜”以及强化打击“申报材料造假”等事项的“打击力度”,等等。

一句话,这个“征求意见稿”,既“照顾”了此前实行过多年的老办法的各项优点,也修正了老办法中的一部分“漏点”,确实释放出了“改革的红利”。效果如何,只要下一轮新股发出来,要想验证,应当不难。

不过,从笔者个人的角度来说,并不是特别看好这个方案的实际效果。

首先,当然是因为这个“方案(全案)”的视角,仍然太宽。只要方案真正执行起来,可能偏离的程度,仍然太大。而真正应该“放开”的地方,并没有放开(有关部门,应当对机构彻底放开所有新股的“认购期权”,以此化解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巨幅差价)。同时,真正应该“收紧”的地方,也没有收紧(一个好的IPO方案,应当像“花自己的钱”一样,珍惜二级市场中的每一分钱,决不能放手任由一级市场的玩家们肆意挥霍)。

其次,笔者能理解有关方面锐意改革的心情,以及顾及市场的承受力、唯恐政策“踏空”的种种担忧。毕竟,现在是双向交易市场,政策稍有不慎,过于偏多,或过于偏空,均属“不智”。

反思当下的二级市场,到底是个什么状态呢?

“玩得动而且玩得疯”的,已经全是小盘股,这当然是因为场内资金过于紧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真正有钱的机构不多,有些机构,宁肯在一级市场“守株待兔”、“望眼欲穿”,也不敢碰二级市场。比如近些年连创新低的、已经跌到8块钱附近的中国石油—中石油是多好的股票!蓝筹、亚洲最赚的上市公司、发行价16块8,如今照样不入机构的“法眼”,天天在边儿上“吃灰”。

其三,这里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纯粹的技术问题,那就是对于新股的询价机制,应当怎样向二级市场的个人参与者“询价”?

事实上,所谓“询价”,只是采集、套取有关价格的短线信息,老办法的“采集面”确实“太窄”了,现在也确实给“放宽”了,但问题解决了没有?恐怕仍然没有。

说白了,这根本就不是一、二级市场之间,能够完全做得好的事—“都是一千年的狐狸,你还玩儿什么‘聊斋’啊!”

这里头,明显就是缺一个交易产品(认购期权=把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的差价,用真正的价格工具,在“纯交易品”的层面上显示出来),你给大家补上多好!

管理层如果真心想从长线解决新股发行的“三高”问题,就必须让二级市场参与“找价”的同时,再让一级市场“闻着香、吃不着”,才能真正解决二级市场的最大担忧、释放二级市场外部的最大风险。

当然了,以上涉及的内容,也不是“急事儿”,现在解决不了,可以留着下次解决(优先股方案,或“在审企业”可以发债的方案,也是较好的方案,至少有极大的进步。因为“转债”本身,已经隐含了“认购期权”的最具本质性的内容了……直接发行期权当然更好,只有期权才是交易品市场中的“活的灵魂”!)

现在的“真问题”,是经济的基本面,亟待重新“激活”股票市场的股权融资功能,相信至少在政策层面,启动IPO的窗口期,已经重新打开。重启ipo已经失去“两头讨巧”的机会,因此,先推出一个相对温和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有用也是它,没用也是它,权当“投石问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