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词语盘点盘什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词语盘点盘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写写江水吗?(生写,师巡视)

生:江水沸腾了,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奔腾着,翻滚着。

生:滔滔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看似平常的一节随堂课,简约而不简单。不经意间,渗透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教材特点进行教学的理念。单调的“词语盘点”教学,在教师简要的点拨下,被盘活了。其中分类识字积累,借助多音字深层积累,利用文本理解词语,拓展写话练习,达到盘点词语的终极目标――学习和运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思考】

“词语盘点”该盘什么

回到办公室,我开始盘点我的听课笔记,脑海中产生了“词语盘点”究竟盘什么的疑问?基于这样的问题,鉴于朱老师的给予我的启发,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 将陈旧的教学方法盘活

俗话说:“好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听了朱老师的课,让我对“词语盘点”的教学茅塞顿开。原先我那种简单抄抄、读读,理解一下词义,这样简单、老套、落伍的方法,要坚决摒弃。我认为盘活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1. 归类识记,帮助积累。教学“词语盘点”,重要的是学生将积累的词语,恰当运用于习作之中。对于词语识记,仅仅停留在读字音、记字形、解字义这样的层面,那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机械的记忆,这样简单的做法,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能给学生传授枯燥的知识,增加学习的负担。而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往往不尽如人意,回生现象依然居高不下,并没有达到“词语盘点”的目的。“词语盘点”中词汇量较大,怎样将重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每一组“词语盘点”的词汇特点,采用灵活的分类识记方法,开展词语的积累教学。在教学时,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地分析词语特点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照样子,从“词语盘点”中找出词语。

本课例中的分类:

(1) 根据词语的作用分类:① 描写颜色的词语:白茫茫、梨黄、紫檀色、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金灿灿;② 描写水的词语: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沸腾、奔腾、涨潮、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

(2) 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分类:ABB(白茫茫)(AABB)郁郁苍苍(AABC)涓涓溪流(ABAC)若隐若现

2. 借助文本,理解词意。“词语盘点”集中了一组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教学时,可以借助词语盘点中的词语,铺设“台阶”,再次对文本进行梳理、理解、感悟,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词用词,这是盘活词语的另一妙招。

(1) 把词语放入文本的精美语句中理解其意:先找到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再进行朗读,体会作者的妙用。

(选自五上第三组“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目前 上腭 哺乳 退化 垂直 经验 判断

胎生 特征 寿命 珍贵 急促 报警 盗窃

犯罪 嫌疑 金属 银行 图纸 即使 规定

窗帘 保持 噪音 废水 集中 处理 对付

研制 奇迹 博物馆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读读记记

乖巧 驯良 清秀 矫健 机警 躲藏 追逐

强烈 溪流 警觉 触动 锐利 错杂 苔藓

狭窄 勉强 遮蔽 然而 面临 颗粒 来源

分裂 飘浮 削弱 柔和 性能 依附 稳定

朝晖 单调 古往今来 庞然大物 气象万千

如:① 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② 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2) 通过复述课文的重点内容,运用词语:先找出写鲸的词语:上腭、哺乳、退化、垂直、胎生,再根据这些词语结合文本,把鲸的生活习性复习巩固。

这些词很快被学生融入文本,在具体的语境中积累理解。对课文内容进行再次的回顾、感悟,这绝不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文本进行二度利用。在这过程中,词语被感知、理解、强化、运用,获得了生命力。

3. 加强练习,运用词语。我们开展“词语盘点”教学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这些词汇,能在学生的口语

表达和习作中得以灵活应用。如案例中: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写写江水吗?

(生写,师巡视,生汇报)

生:江水沸腾了,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奔腾着,翻滚着。

生:滔滔江水汹涌地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还可以根据词语归类,进行练习。如:(ABB)白茫茫)、(AABB)郁郁苍苍、(AABC)涓涓溪流、(ABAC)若隐若现。

这样,根据这些词语写一段话,或写归类的词语,注重的是迁移学习。同时,激发了学生积累的内驱力,真正使学生习得的大量词汇,内化为积极的语言,灵活运用于交际表达和书面习作之中,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将老套的教学模式盘新

教学“词语盘点”时,简简单单地将词语读读、抄抄、写写、默默等形式,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厌倦之感。教学中,应该依据教材,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情的不同,采取不拘一格的形式组织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也愿意变换更新教学模式。

1. 对症下药式。词语盘点是一个单元词语的整理和总结。在课文教学时,哪些词语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有哪些典型的错误?哪些词语学生已经掌握了,不需要教,可作简略处理?哪些词语学生一知半解?哪些词语要重点突破?这些教师应该做到找准点,下对药,心中要有数,备课时认真整合,选择恰当的方法。让学生学得有针对性,突出重点,不求全,但求精。针对词语盘点中容易写错较多字的情况,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加深记忆。就拿错别字的练习来说吧:

(1) 多种形式齐头并进。如:词语擂台赛,词语听写大比拼,查字典比赛,手舞足蹈(用肢体语言比画学生猜),猜字谜等。

(2) 分步骤多重练习:

如:教学五上第七组词语时,由于这组词中,有些词在课文教学中是学生容易写错的。我设计以下改错别字的练习:举世文名(闻)、玲珑锡透(剔)、满腔努火(怒)、斩钉诫铁(截)。可以分以下几步完成:(a) 让学生独立改错。(b) 生生互相出题再改。学生这时有着师生双重身份,在练习中得以巩固,加深记忆。(c) 布置作业,让家长帮助督促改错别字。

总之,在专项练习中,找准练习点,对症下药是至关重要的。在错别字的这个练习点中,教师不断变换形式,使之常教常新,学生始终对学习充满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分步骤多重练习,不仅培养他们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反复练习,再次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从而大大提高书写的正确率。

2. 因材施教式。

(1) 根据教材选择教学形式。“词语盘点”的教学,还应该根据教材的安排,变换教学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因词而异,各有侧重,“盘”出新花样。有的“词语盘点”可以根据词性、构词特点等,给词语分类,让学生归类识记;有的“词语盘点”可以利用其中的词语,理解文本,训练表达,让学生活学活用。如:教学四上第一单元案例中的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组织教学。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写写江水吗?

生:江水沸腾了,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奔腾着,翻滚着。

生:滔滔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2) 根据学情变换教学形式。“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是整个单元重点词语的总结。在教学单元课文时,班级中哪些学生只要求能正确书写本单元中的词语?哪些学生要求会写会用?哪些学生可以利用词语再提升?这些情况,作为老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时进行分层教学,还可以采用“兵教兵”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此学习过程中,不仅盘点了词语的内容,更注重了学习词语的能力培养,既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又对学力不足的学生做到不放弃。

三、 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盘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词语盘点”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本着“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的理念,深入耐心地琢磨每一组“词语盘点”的编排特点,本着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新理念,处处彰显个性化学习。“词语盘点”是新教材体系中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只要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探索和挖掘,便会流淌出汩汩清泉。积极利用它来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反复地理解、运用、积累,不断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奠基,他们会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实验学校)

【案例】

我校王娟老师执教国标本苏教版五上《莫高窟》一文中的“彩塑”和“壁画”。

一、 “彩塑”

1. 映示课文中介绍彩塑的一段。

2. 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仔细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彩塑的?

3. 交流:(1) 这段话有三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2) 第一句和下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板书:总起分述)

4. 谁来读读描写彩塑的三个短语,你发现了什么?(抓住特点分述)

5.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神态各异,看看下面几尊彩塑,你也来试着描述一下。

6. 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卧佛的?读一读,你能感受到什么?让我们将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7. 这句话介绍了卧佛的长度、姿态和神态,写得比较详细,这是特写。(板书:特写)

8. 小结:这段话先总述了彩塑的特点,接着抓住特点,简要地介绍了三种彩塑,最后是一尊卧佛的特写镜头,条理十分清晰。

9.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谁来背一背。

二、 “壁画”

壁画的教学流程同样,但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学习。

三、 练笔

让学生模仿“总写――分述――特写”的构段方式,进行练笔。

【反思】

一、 “总问”引领“指方向”――问准“一”

举一反三,首要的是问准“一”,因为它是实现举一反三的起点。所以“一”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在《课标》中,我们知道高年级的学段目标中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从上述案例看,王老师显然是把课文当成说明文来教的,所以她避开浅、碎、平、繁的提问,提出“总问”――“仔细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彩塑的?”指向“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以及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二、 “追问”深化 “探方法”――讲好“一”

问准“一”后,还要把“一”所蕴含的意义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从这一点上,既能取得鲜明而具体生动的认识,又能从中领悟其代表的一般意义,这样就可以为“反”打开思路。王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总写――分述――特写”的构段方式,顺着学生,围绕“总问――仔细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彩塑的”思考,提问“这段话有三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第一句和下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认识了“总写――分述”的构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