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识解理论指导下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识解理论指导下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翻译界曾有人对译者有过这样的比喻:译者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其实指的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动性或创造性发挥的空间受约束的状况。但并不代表在这种受约束的情况下,译者就不能译出高质量的文本。本文就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很具代表性的一个理论――识解理论,来浅析下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并以期为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拓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译者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188-02

翻译活动为人类的沟通与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译者却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重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动性受到限制。这也为翻译界提出了一个思考:译者难道在翻译活动过程中就没有自身的创造性,主体性可言吗?本文试图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理论,从不同层面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进行探讨,从而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供理论支持。

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是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语义观的修正和补充。认知语言学语义观认为,语言形式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映射,两者之间存在着人的认知这一重要环节。识解理论提出来以后,受到了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用识解理论来探讨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领域的相关问题。本文对翻译主体性的探讨,是基于Langacker的识解理论。Langacker的“识解”主要包五个方面的内容: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所谓详略度是指对实体描述的详细程度和精细级别。辖域是指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为我们理解表达式提供了背景知识。背景是认知主体与客观世界互动的基础上日积月累下来的。视角简言之就是人们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观察角度。观察者选择的观察角度不一样,其识解方式和结果也会不一样。突显其实就是指我们确定的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认知能力。

一、辖域或背景

正如上面曾提到的辖域指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为我们理解表达式提供了背景知识。其除了具有相同的百科知识部分外,由于个人体验的不同,还会有不同的反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对同一事物进行识解时,不同的人由于个人的经历或背景知识的差异,会采用不同的识解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识解结果。在很多情况下,有时即使译者对源语文化了如指掌,但由于文化差异,重构原词的意象时,译者只能做出调整发挥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王维的《山居秋暝》的两种译本为例,试看以下两位译者对诗中同一意境的处理手法,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村居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看看两位译者对这两句诗句的翻译处理:

杨宪益:Bright moonlight falls through pines, Clear springs flow over stones.

许渊冲:Into the forest of pines the moon sheds her light, Over the glistening rocks the spring water glides.

王维曾经写过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泉”。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杨宪益的翻译为了争取与原诗的音律美的对应将“明月”“Brightmoonlight”和“清泉”,“clearspring”分别放在句首。同时也将作者想要突显的“月下青松”,“石上清泉”的意象首先扑入读者的视野。所以此时的“青松”和“清泉”就成了读者窥探诗人心境的一个窗口。然而要真正理解“清泉”和“青松”在这的寓意,读者必须调用诗人在《济上四贤咏》中所抒发的心志的背景知识。许渊冲的译本是从原诗的意思上出发,细致地展现了作者要表达的景象,给读者一定的空间和机会去联想原作者的意图。相比来说杨的译本就有点过于直白,相比许的译本少了几分典雅。

二、视角

视角是指人们观察事物的出发点抑或是角度。众所周知,不同的观察者对同一事物或情景的描写会因角度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观察结果。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可以通过认真研读原文,细细揣摩原作者当时在表达某一情或景时是站在什么角度或想表达什么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在译文的把握上更加体现原作的原汁原味。接下来我们再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来进一步体会一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在视角维度下的把握和体现。原文如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译本1: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

译本2:O’ver mountains and mountains no bird is on the wing; On thousand lines of the pathways there is no footprint.

以上《江雪》的两种译本由于译者的观察视角的不同,所以译出的东西就有明显的语言效果上的不同。《江雪》这首诗,是诗人柳宗元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诗中渔翁的形象正是诗人自身形象的写照,表现了诗人清高愤世的情怀。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孤舟”、“寒钓”画面做铺垫。尽管两个译本在意义表达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形式的把握上却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译文一将“hundred mountains”和“no birds”处理成了并列结构,而译文二将其处理成了地点状语。显然,译文二在形式上更符合原诗的情感意象。这样也就使得读者更贴近原作的风格和特点。

三、详略度

所谓详略度,指的是人们在认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会有意识地对所表达的信息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方面的加工。当译者细化了原语中的语言表达形式时,原文的信息译文中中就趋于详细、具体、清晰;反之,它在译文中就呈现出趋略的态势,所表达的信息则相对会比较抽象和概括。同样的例子我们依然可以在《江雪》的译本中找到踪影。译本一“A hundred mountains”,“A thousand paths”分别对应的“千山”“万径”,但在译文处理上采用的是贴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并不是确切地表达出了原诗的“千”和“万”这两个概念。因为译者知道这两种表达是诗人夸张的一种表达手法,含有修辞上的效果。所以译者在尽量贴近原诗意味的基础上,又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和认知能力,将其巧妙地处理成了以上的效果,发挥了译者在详略度处理上的主观能动性。而译本二则相对于译本一来说,在意义和效果的表达上更贴近原文的韵味。将“千山”和“万径”分别译成“O’ver mountains and mountains”和“On thousand lines of the pathways”,它相对于译本一在详略度的把握和处理方面的痕迹就较轻,可能是为了追求尽可能的和原文一致的效果。但是这样对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方面并没有译本一的效果来得简单和容易点。

本文借助识解理论,分别从其内涵以及识解理论的三个方面:辖域或背景,视角,以及详略度入手,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了分析。由此更进一步向我们揭示了,识解是人们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借助识解理论不仅能指导翻译活动,而且能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参照理论。

参考文献:

[1]Langacker, R.1987. Foundations of Cognation Grammar Vol.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王寅,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寺40篇英语译文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3]唐青叶.视角与意义的建构[J].外语学刊,2009,(3):62-65.

[4]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J].中国翻译,1987(6).

作者简介:

樊艺雯(1984-),女,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2003级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