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灵动的盲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灵动的盲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现行盲文根据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采用声、韵双拼,但盲文字母符形的点位排列缺少规律,记忆字母符形有一定的难度,为诱发一年级盲生的学习兴趣,将56个盲文字母以儿歌或顺口溜的形式展开,帮助学生记忆。只有具备了正确读写盲文的技能,盲生才能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知识。

【关键词】一年级;盲文;儿歌

通过长期的观察,本人发现:没有经过学前教育的盲童,具有胆小、自卑、懦弱、孤僻、不合群的特点;有学前经历的低视生,活泼、好动、易与人亲近。

我班学生10人,其中接受学前教育为4人,占全班人数的40%。时间最长的是三年,最短的为半学期。学生走进课堂,总有一丝畏惧。因为他们的耳边不会响起熟悉的声音,他们听到、看到、摸到的都是陌生的。

教学中常常思考着:如何使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产生共鸣?如何走进他们柔弱而又蕴含无限希望的内心?我想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通俗易懂的顺口溜、亲和有趣的游戏去唤醒学生沉睡的智慧。

一、刺激感观、激发兴趣

盲文是通过小小六个点符的变化,产生52个相异符形,56个不同发音。让这些符形扎根于学生大脑,需要采用有序而灵动,形式而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盲文点符产生兴趣。因为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注意力才最为集中,同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最容易接受新知识,且获得的新知识掌握也牢固,不易遗忘,此时思维活跃、敏捷,也易接受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乌申斯基说:“儿童是依靠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针对低年级盲生的特点,增强听觉美感,给学生带来新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

教授字母时,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歌诀的方式,善用声调变化,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速度和停顿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记忆。如b:12、12;bbb,奶奶在家种菠菜,爷爷在家听广播。q:13、13;qqq,爸爸在家刷油漆。zh:34、34;zhzhzh,知了在叫zhzhzh。

一年级盲生注意力不易稳定,当他们疲倦时,总会扭动身体,做各种小动作。为了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适当的采用游戏的方式,以减少学习疲劳。运用身体的动作,配合声调的变化,控制课堂情绪。在摸读之后,让学生们拍拍手,跺跺脚,在玩中学,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歌诀+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使盲生感受不同的“刺激”,激发他们的兴趣,把握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而且还可以调节盲生的手脑协调性。让盲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求知欲,让学习变成乐学、勤学,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向往。

二、唤醒欲望、呈现精彩

朗朗上口的歌诀、亲和有趣的游戏,可以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有了信心,有了学习的欲望,自编歌诀、顺口溜便成了班上的一道风景线。有时,我刚读出某一新音节,就会有学生怯怯地举手小手说:“老师,我会自己编顺口溜,234点sss,蚕宝宝在吐丝丝丝”;“2356点uang、uang、uang,有只小狗uang、uang叫”。随之,他们会学小狗的叫声,小狗的动作。蚕、小狗学生家有养过,他们学会了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运用到课堂上,他们开始思考,乐在其中。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外在表现,思维则是语文教学内在的体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这朵思维之花绽放奇丽光芒。盲生虽然看不见,但可以依靠声音、感觉进行思维。他们幼稚、童趣的语言,使课堂沸腾起来;在朗读、活动、参与中,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喜悦,体验到知识丰富的内涵。

即使他们是一群害羞、自卑、木讷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可以捕捉到一抹腼腆的笑容。尽管那是一瞬间,也让我明白:学生融入了课堂,他们学习的欲望在逐渐苏醒。52个盲文点符,不再是枯燥的,它们仿佛拥有了生命,与我们的学生共同成长。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各有千秋。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熟练准确地摸认、书写。能力中等的学生:每行错误不得超过8个,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重写。独立学习能力低的学生:要求知道每个字母的发音及点位,能熟练说出点位儿歌。

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对学生来说,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和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一年级的盲文教学,以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帮助盲童记忆,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快乐,良好的课堂环境也最能引发盲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思维活跃敏捷,易于启迪心智和灵感。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

[2]肖川著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 2002年

[3]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年

[4]韩永昌主编《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