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是怎样成为科普作家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吴岩,1962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科幻作家,科幻研究者。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心灵探险》《生死第六天》和专著《科幻文学论纲》等。
童年的书,永远不会从记忆中消失。
我记得有一本色彩非常“厉害”但纸质很差的书,开本比教材大却是横着的,而且每页都是水彩画配上一两行文字。前几幅中,有一页画的是一只飞鼠在树间穿行,张开翅膜的翱翔状态很是拉风。还有一幅画了一个小孩坐在王莲上,配文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莲花。再有一幅画的是农民在池塘中坐着澡盆去摘藕。对了,还有一幅画着一个小娃娃抱着比他大的西瓜在吃。为此,我至今一看见西瓜就眼馋。
记忆中童年时代看过的科普书,要算《动脑筋爷爷》和《十万个为什么》。前者属低幼读物,以彩色画配文。丛书有好几本,我那本可能是第一册。反正其中有个画面说,家里烧的鱼如果第一天吃不完第二天就会“冻”在盘子里,就算把盘子竖起来鱼也掉不下来。这幅画我现在仍然记得。《十万个为什么》的第一版跟第二版我都零星看过,第一版是黑色的,第二版是黄色的。好像第二版不如第一版有趣,因为编辑的时代已经接近。
期间,除了《语录》这样的红宝书,普通的科学文化读物是非常稀少的。我们只有靠从同学那里偶然找到流传着的一些读物去阅读。这些读物大半都被撕去了封面,以免被人说是主人故意存留的。郑文光的《飞出地球去》、文有仁的《答幻想飞向星星的孩子》等,就是这么读到的。这些书让我了解到宇宙的神奇,很想飞到天空中去探访九大行星。我有个表哥叫黄朝龙,他妈妈在北京117中教书,常常能从学校图书馆偷偷借些书回来。《元素的故事》是他借我看过的最好的外国科普作品。书中把元素的发现比作无尽的探险。
我自己生活的空政文工团大院也有个图书馆。我跟其他伙伴也进去读过一些旧书,比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
小学的自然老师是个戴着深度眼镜的老爷爷,他叫宝惜珍。我从来没在任何一部作品中写过他,但他是我少年时代最敬佩的人。他的工作室兼卧室里满是动植物标本,还有摩擦生电装置、太阳系模型。他自己还在那里制作了一系列无线电设备,有电子管的放大器、莫尔斯发报机、不断改变亮度的小台灯、矿石收音机等。在那些珍宝柜中也有一些书。我能记得的有《一颗小水滴的旅行》《燃烧以后》。《燃烧以后》是叶永烈老师在北大读书时创作的科普读物,跟《元素的故事》一样讲述化学史,但比后者更通俗更有故事性。我曾经用笔记本全文抄录了这本《燃烧以后》。
在粉碎之前,上述读物给我单调枯燥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我了解了大千世界,喜欢上了科学,还在抄录名著中学到了写作常识。我觉得在少年时代如果没有这些读物的指引,人生道路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子。
1978年,我的第一篇科普书评《别具一格――读叶永烈的科学文艺作品》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第二年,我的科学小品《给盲人一双眼睛》《特殊的采矿法》和科幻小说《冰山奇遇》在《少年科学》上发表。我成为了科普作家和科幻研究者。
明年我就50岁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北师大教书,主讲的课程叫《科幻文学研究》。每当上课的时候,看着新同学一个个走入我的课堂,我就在想,他们小时候是否也像我一样读过那么可爱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