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辖以来,虽然渝东南地区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但是全区经济社会仍然处于“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阶段,一些困难和问题相互交织。通过分析这些困难和问题,利于理清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制定在建设区域发展平台、培育输血和造血机制、发辉相对经济优势等方面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渝东南;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12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25-03

一、引言

黔江、石柱、彭水、酉阳、秀山五个民族县(区)是重庆市实施“一圈两翼”战略“东南一翼”的基本组成部分。五县(区)既是少数民族县(区),又均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是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总体格局中发展条件最差、贫困程度最深的“农村”地区。加快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缩小重庆市区域差异。消除二元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全市综合实力,实现“加快”、“率先”目标,建设城乡统筹直辖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直辖十年,渝东南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重庆直辖十年,渝东南地区迎来了历史上罕见的发展机遇和最好的发展时期。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各部门的倾力支持下,各区县致力于“保稳定、打基础、建平台、兴产业、增总量”,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站上了新的发展起点。

一是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了较大缓解,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交通建设方面,随着“八小时”工程的推进,国道319线等一批重要干支线得以兴建和改造,以及“十一五”期间,随着一大批省际、县际连接公路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善渝东南地区的内外交通条件,并使其拥有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方面的区位优势,其门户作用、结合部作用将更为突出。能源建设方面,国家电网建设、农网改造、石堤电站、彭水电站和大批中小电站的开发,能源制约将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工程方面,无线电通讯、广播电视、有线电话、远程教育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后劲增强。2006年五个民族区县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1.26亿元,直辖十年,年均增长率接近10%,是历史上发展最好、建设最快的时期;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38.0:29.9:32.1调整为25.5:35.51:38.99,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初步确立;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7.75亿元,纵向看,现在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就相当于直辖前48年投资总额的数倍,横向看,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均明显高于湖北恩施地区、湖南吉首地区、贵州铜仁地区,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三是特色产业逐步壮大,产业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农业方面,烤烟、桑蚕、畜牧、中药材、食品原料等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以龙头企业为纽带的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已走出示范阶段,正在逐步形成规模。工业方面,以电力、矿产加工、卷烟、绿色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为代表的特色工业‘发展很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代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第三产业正在加速启动,渝怀铁路通车以后,黔江、秀山的交通枢纽地位显著增强,人流、物流增长很快;以乌江画廊、武陵风光、民族民俗风情为载体的旅游业迅速升温。

四是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两个确保”得到巩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全覆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新农村建设正在蓬勃开展。

总体上看,十年直辖,渝东南地区实现了十年大跨越、十年大发展,已经站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起点。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与“一圈”相比,仍存在数量级的差距,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甚至比渝东北“一翼”还落后,就是与湘、黔、鄂毗邻地区比也基本上没有明显优势,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渝东南“一翼”仍处于“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阶段,建设武陵山区经济高地任重而道远。

三、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研究渝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重视:

一是城乡统筹问题。中央批准重庆市成为全国首批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的大格局中,“一圈”是城市,“两翼”是农村。城乡统筹核心是坚持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因此,渝东南地区的发展必须要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圈”、“翼”互动,把着眼点放在“圈”,把着力点放在“翼”。通过“一圈”对“两翼”的扶持和支持,把渝东南地区推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是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问题。渝东南集老、少、边、穷于一身,是重庆市发展相对缓慢的区域,条件差、底子薄,重庆积累和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渝东南地区要抢占武陵山区经济高地,其发展必须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前期应以输血扶持为主,主要是解决基础设施、资金、技术、市场等“瓶,颈”制约,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一批特色产业,突破工业化、现代化门槛;后期以增强造血机能为主,依靠市场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带动性的项目和产业,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能发挥自身优势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使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三是优势发挥与道路选择问题。渝东南在武陵山区具有两大共同优势、两大独特优势,一大劣势。两大共同优势一是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二是拥有特色生物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都有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民族民俗旅游业的资源基础;两大独特优势一是重庆是直辖市,对区县实行直管,对区县经济发展的指导更具体、更直接,特别是重庆市构建“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后,这一优势更为突出;二是重庆主城具有相对雄厚的工业基础,其支柱产业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与渝东南优势资源有很强的互补性。渝东南的劣势在于尽管五个区县都是民族县,但整个区域并不享受民族自治州的待遇,国家民族政策的扶持力度比鄂西、湘西要低。这就要求重庆市创新发展思路,城乡统筹,“圈”、“翼”联动,合成综合优势,走出一条“加快”、“率先”的发展路子。

四、几点具体建议

(一)搭建两个平台,统筹协调区域发展

一是搭建渝东南统筹协调发展平台。渝东南6个县(区)虽然有许多共性,但差异也不小,为了避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需要市上统筹制定一个渝东南一翼的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各县(区)资源禀赋与发展基础明确其战略定位和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实行分类指导。例如黔江,市里已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秀山县土地资源禀赋好,区位优势突出,支柱产业

已形成较大规模。这两个区县都有可能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可确定为重点开发区,在产业项目和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武隆、彭水、石柱山地面积广大,地势崎岖,耕地条件差,缺乏建设用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低,可考虑列为控制开发地区。重点扶持其有优势的电矿产业和旅游业,把生态环境建设、劳务经济、异地产业移民作为市上帮扶的重点;酉阳县幅员广大,人口基数大,积贫积弱,应明确为重庆市扶贫示范的重点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异地产业移民,大力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

二是搭建武陵山民族经济协作平台。武陵山区地域广大,历史上有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重庆市将渝东南打造为武陵山区经济高地将扩大重庆市的辐射带动范围;武陵山区的快速发展,也将对渝东南经济高地建设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渝、鄂、湘、黔四省(市)有必要建立经常性的协调机制,共同构建武陵山民族经济协作区。协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区域交通体系、连通旅游环线、加强生产要素跨省(市)流动和民族文化交流,并共同向国家争取对武陵山区的扶持政策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安排。

(二)“圈”、“翼”互动,实现互惠双赢

“产业空虚”是武陵山区的普遍现象,渝东南打造经济高地的独特优势是有工业基础雄厚的主城支持。因此,“圈”、“翼”互动,在做好教育、卫生、人才、科技、财政等方面对接帮扶的同时,重点做好产业互动。一是做好产业对接。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将主城区与渝东南现有产业和资源关联度较高的企业,走“公司+基地”的路子,在渝东南建立原材料供应基地。二是实施产业转移,结合主城区“退二进三”,实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具体情况,给予渝东南相应优惠政策,将一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渝东南发展。三是互建共建产业园。一方面允许渝东南对“圈内”有实力和扩张要求的企业给予特定产业和资源优先开发权,在渝东南建立工业园和特色产业园区;另一方面,利用土地占补平衡政策。采取互换用地指标的方式,帮助渝东南区县在“圈内”建立工业园。另外,要鼓励双方利用现有工业园区,共同招商、利益共享、共谋发展。

(三)倾斜安置一批具有区域带动性的产业项目,壮大产业支撑

渝东南地区工业化水平总体上是处于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工业规模小、结构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低、缺乏创新能力。由此导致整个区域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偏慢,发展质量不高,综合竞争能力不强,缺乏活力和后劲。因此,加快渝东南发展,重点是培育壮大产业支撑,主要是发展第二产业,没有工业化的突破性发展,就永远无法集聚先进生产要素,也就实现不了建设经济高地的目标。渝东南地区历史上没有工业基础。不能走循序工业化的传统道路,必须跨越式发展工业,其途径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高起点引进一批具有区域带动性、示范性的产业项目,围绕骨干项目,发展产业配套,逐步形成具有发展活力的产业框架。渝东南地区在电矿、中药材、特色农产品方面有资源优势,有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甚至在面向东中部市场方面还具有运距短、运输成本低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引导具有扩张要求的大企业、大集团对上述优势作比较研究,探寻合作领域,给予适当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到渝东南开发项目;另一方面利用各级平台协助渝东南区县在全国、全球范围内招商引资。如果渝东南地区能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一批产值上十亿、具有区域带动性的产业项目,其工业化必将走上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四)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增加造血功能

在财政、税收方面,在落实现有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在专项资金方面,可由市财政投入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设立渝东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的运行。可比照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政策,设立渝东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培育。出台政策。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渝东南地区。支持金融机构增加渝东南地区的贷款授信额度,鼓励市级各大投资集团扩大在渝东南的投资规模。将渝东南纳入小额度信贷组织、农业保险公司新业务试点地区,支持有条件的区、县组建小型农村合作银行。并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取消境内公路收费,降低生产要素流动成本,缩小渝东南与主城的心理距离,助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五)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一是要把培育和发展的着眼点放在新增劳动力身上。通过采取中、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将该群体培养成为稳定的技能工人。既能实现增收,解决众多家庭的贫困问题,又能扩大稳定就业的范围,减少农民数量。在培训内容上既要抓好二、三产业务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还要加强文明礼仪、法律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务工人员的谋生技能。同时,对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发展农村种养殖大户,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渝东南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力。二是要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引导返乡创业。各级政府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建立返乡创业绿色通道,在土地使用、项目配套、工商登记、资金信贷以及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要打好对口支援牌,促进劳动力就近转移。目前重庆市主城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仍较大,能够提供广阔的本地就业安置空间。应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扩大对口支援渝东南劳务输出人员对象的覆盖面。促进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减轻人口压力。同时,通过大量本地技能工人的培育,为重庆打造成为现代化的产业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综合上述分析,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按照全市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圈”、“翼”联动,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优化发展环境为抓手,以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增强发展后劲为重点,以扶贫开发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加快”、“率先”发展,抢占武陵山区经济高地,在全国作出“扶贫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