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循着咖啡的味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坊间流传着一个法国文学家喝咖啡的故事,有人说是巴尔扎克的,有人说是萨特。无论如何,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为了写作时候的兴奋状态,为了保持长时间的专注,每天喝15杯咖啡。有人问他:“你这么喝,还要不要命啦?”他回答说:“要命做什么?”他的意思是,如果不写作,那就白活了。巴尔扎克和萨特都可能说出这样的话吧。
在欧洲,浇灌文字的饮料,的确是咖啡。
不过这是个流行软饮料的世界,人们阅读的口味也和他们选择的饮料一样。比如走娱乐路线的读物,就像可乐一样爽口;走营养路线的食谱,和打上“维生素C”标签的果汁一样讨巧。
我钟爱那些文学家们爱去的咖啡馆,它们当然是我的旅行目的地。在他们坐过的椅子上,喝一杯咖啡,那时那刻的心情尽在不言中。虽然很老套很游客,但可以自我安慰:这属于相对高级的“到此一游”。
如果去过巴黎的双叟咖啡馆(Les Deux Magots),那么一天15杯咖啡,也是可以想象的。那里的确可以让人消磨一整天的时光。Les Deux Magots的中文意思是“两个满洲人”,因为在咖啡馆的大柱子上高高悬挂着两个中国清朝人打扮的雕塑。这是个没有VIP座位的咖啡馆,任何人进来都可以挑自己喜欢的座位。
这个咖啡馆被称作“双叟咖啡馆”。1813年的时候这里是个买卖中国丝绸的小店,1884年换成了卖酒,生意不好也不坏。直到1914年,老板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是处在街口,处在巴黎最美的拉丁区。他马上把店改成了咖啡店,一个“可以看见也被看见”的咖啡店。
在这个咖啡馆里,王尔德一边喝茶一边写他的剧作,有时候兴致来了就写两篇童话;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波伏娃几乎天天来这里聊天写作。巴黎拉丁区的咖啡馆,是巴黎的知识分子碰面的地方,是所有在巴黎的有趣的人可以相遇的地方。这个咖啡馆是德国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圈的最爱。麦克斯·恩斯特在这里画了许多的画,或许也在这里爱上了佩姬·古根海姆。
这里有个若隐若现的圈子,剧作家认识作家,作家认识画家,画家认识演员,演员认识导演,导演认识剧作家。不必特地相约,来到这个咖啡馆,你就可以找到你要的:一群人的快乐,或者一个人愉快的独处。这个咖啡馆就像这些灵魂的流浪者的故乡,就如同家,因为那里有爱他们的朋友,有他们爱的生活。它渐渐成为了一个承诺:来吧,这里有你的同类,无论你是热爱思想,还是热爱流浪。
在布拉格游逛的日子里,街头巷尾都有咖啡馆。甚至有咖啡馆外面挂出油画,上面画的是心脏形状的咖啡豆——“我们血管里面流着的是咖啡”。真是文学家们的宣言。“真实是心灵的事。而心,只能用艺术才能接近”,书里的卡夫卡说,“真正的现实总是非现实的。”
好文学犹如好咖啡,它的香味让人陶醉,它的味道让人振奋,饮过之后,灵魂因此或歌或舞,久久无法入睡。好文学是灵魂的咖啡,珍稀无比。
人们爱咖啡,就像喜好文学。这些并非生命的必需品,可因为有了它们,生活才有了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