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现代陶艺创作中的人文情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作为现代艺术组成部分的现代陶艺,弘扬人性的理念一直存在于作品和创作者中,它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创作理念体现出艺术为人服务的精神,有着强烈的人文情怀色彩。它的三个要素:人性、理性、超越性对现代陶艺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现代陶艺,人文情怀,人性,理性,超越性
1引 言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象征,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并以其独特的工艺技术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世界。中国传统陶艺以其珍贵的人文价值为灵魂,而继承并发扬这种人文精神的则是一代代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陶瓷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时时折射出人文的情怀。他们的作品体现着人性、崇尚着理性、追求着超越性,也正是因为这三个因素的存在,即使面对二十一世纪艺术界普遍存在的思潮迷茫、无所定向时,这种情怀仍能被大众所接受,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甚至仍是艺术的创作灵魂。
2现代陶艺的个人理解
笔者倾向于将陶艺分为传统陶艺、现代陶艺。传统陶艺讲究规整的造型、严谨而有序的装饰和明显的实用功能;现代陶艺既承传着传统陶艺的成形方式,也努力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以更加灵活多变的造型、更加丰富的装饰语言、更加多样的窑变釉色,传递着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现代艺术的信息,承载着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和对现代文化的精神寄托。
这两类陶艺虽没有具体的时间分水岭和明确的界限区别,但之所以能够区分开来,关键在于它们所独有的文化背景以及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的人文情怀。就现代陶艺而言,它属于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弘扬人性的理念一直存在于作品和创作者中;它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体现着艺术为人服务的精神,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
3现代陶艺的人文情怀
现代陶艺所谓的人文情怀其实是一种人文精神,即一个人的思想、学识、文化修养、人格情绪等方面在陶艺创作中的综合体现。它包含三个元素:人性,主要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尤其将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理性,从科学的意义来说,人是有思想头脑的,能够思考真理、追求真理;超越性,就是追求一种宇宙精神,追求物我交融的心态,可以追问、追求生命的意义。现代陶艺人文情怀的这三个因素对陶艺工作者从事现代陶艺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3.1 以人为本,厚德载物
陶瓷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人文精神的载体,它在人类世世代代繁衍承传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一部浩瀚无穷的陶瓷艺术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认识自己心灵历程的形象化历史。远古先民的陶瓷艺术就表达了这一点。例如,仰韶文化的人面纹陶盆,其纹样有特殊的一例,是人面与鱼纹合体的花纹,在一个鱼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人面形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现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人的认识、人的情感为探讨的基点来突出地体现人的独特性和天赋性,它一开始即遵循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而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衍生物,必然具有这一切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它身上体现得更为鲜明。因为,现代陶艺从本性价值上为时代找到了一个支点。毕竟人与泥火具有最原始情结,以及陶艺由于火的操纵而具有别的艺术无法替代的特点。纵观中国的陶瓷史,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人性的特征。人面纹陶盆是如此,半坡小口尖底瓶(汲水器)也是如此,宋影青酒壶和碗也是如此……尽管现代意义上的陶瓷艺术不能完全等同于前面所举的实例,但是在人性方面它们之间应该是相通的。现代陶艺以人为本的特征,是时代人文精神的需求。现代陶艺满足人的各种情感需求,是创造性的最终目的。创造性要求人的精神绝对自由,这种自由表现为物性的解放,然而又不能以释放物性,追求原始自然为借口,而忽略人的主体地位。现代陶艺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应体现艺术为人服务的精神。因为艺术的基本社会功用是审美作用,一件陶瓷艺术品要有价值,就要设法得到观众为之产生的心境共鸣。
3.2 恪守理性,崇尚科学
中国的现代陶艺家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创造出具有世界艺术语言和个人鲜明风格又深具中国文化内涵的一批作品。但欧美陶艺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持断发展了六七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形成了完善、成熟的体系。中国的现代陶艺起步晚,也因为经济社会等观念条件的制约,在材料运用的丰富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社会的普及性各个方面和国际陶艺都还有较大的差距。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陶艺家的观念和思维大多停留在感性的表现手法上,对陶艺缺乏理性的思考,这点在工艺技术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由于现代陶艺所具有的多元化和实验性品格,使s更多人看重的是作品表现的观念意识和前卫意识,从而忽视对作品工艺性的理性思维的把握。”[1]一些陶艺家由于缺乏对陶瓷的了解,缺乏对理性和工艺的真正把握,因此,有着明显的工艺缺陷、粗制滥造的现代陶艺作品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以致让观众造成看不懂的陶艺就是现代陶艺的错觉。
艺术表达人生的体验和感受,所以艺术中的理性体现了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思索。它力求从现实的人生体验和感受中,寻求一种人生的尺度。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具有一种任何一类动物都不可能有的理性思维,所以理性思维在艺术中总是得到充分的肯定。在陶艺创作中,各个环节都应当以理性的思维去把握。例如,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泥土原料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既在于泥料成形的可能性,又考虑到烧成的可行性,就釉料而言,要充分地把握其烧成的温度和烧成气氛。只有各个方面的因素充分考虑好,才能完美地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意图。我们不否认感性冲动对艺术创造的重要性,但是倘若说唯感性就能创造艺术的话,那么人人都可成艺术家;我们同时也不否认在传统陶艺中一些被认为是工艺缺陷的特征在现代陶艺中具有价值性。“这些缺陷在现代陶艺中经常是被视为允许的,甚至可以被扩大地加以利用”,[2]例如剥釉、缩釉等。但关键一个条件是这些缺陷肌理的利用应该与作品的风格和作者的思想相吻合。
3.3 追求超越,心物归一
人既是世界的儿子又是世界的母亲,他们不断创造出一个新世界,又在瞬间超越这个世界,如果说世界是一股滔滔前行的江河主流,那么人的超越性便是这主流下的暗流。人的超越性从生命深层中涌动出来,体现在意识层中,便是意识的超越性,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当然存在着艺术的超越性。艺术的超越性既在于主体的超越,又在于客体的超越。我们在陶瓷艺术创作实践中,首先要做到自我的超越,同时这种超越性又能被客体观众所接纳并上升到客体的超越。这样,艺术的人文价值就得以实现,因为这种超越是以体现人性为出发点的。
艺术本身是超越时空的,它的主题是对人类自身生命和生命时空的感悟,它以形体的构建或音律节奏的安排,使人在视听中获取一种意义,但此时却跃动于人们的心灵感应之间。例如,我们欣赏李林洪教授的陶板画,我们可以领略到旷大高远的意象和超乎物象外的生命内涵。“山川云石,造化自然”这是实境;“因心造境,以手运心”这是虚境。其陶板画山苍云秀,水活石润,是作者心境的写照,是“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石涛语)的自我表现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超越了山石云水的表象而上升到物我超然的高度。从本质意义上讲,这便是人文情怀的体现,也是中国画艺术所提倡的物我交融,心物归一,只不过他借助于新的媒介材料(陶板、各种油料、水料等),用全新的形式来表达。
心物统一观即是一种超越性。心物统一观在现代陶艺创作中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假物以托心,就是说用物的形式表达内心情感、精神境界,实际上是超越了物而升华了人的主观意识。我们可以将物与心的关系转化为形与神的关系来理解,形神兼备便是艺术的超越。在现代陶艺界,一些陶艺工作者由于对物性过于重视,反而使一些陶艺新手陷于这种形式误区。对表面形式的迷恋妨碍了他们思想的进一步深入,更谈不上超越了。而在一些具有很高修养的艺术家的身上,对物的运用自由而自然,决非刻意强调物的表现。例如,我们看黄焕义教授的环境陶艺,他充分把握陶瓷材质的可塑性和釉料的丰富性,并充分利用环境雕塑的空间构成法则,他将这些“物”的关系充分地协调、综合,最终创作出独具魅力的环境陶艺作品。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黄教授的陶艺作品充分体现了这种境界。他的陶艺作品综合利用西方的构成法则又不失中国传统文人的那种固有的文化情怀;率真写意的肌理效果中又融合着古典图案的质朴大方之美;远观气势恢弘、挺拔有力,近视之却处处透露出文人特有的谦逊、委婉、细腻的情怀,与物融于了一体,达到了艺术精神世界的超越。
对于艺术主体来说,追求精神世界的超越性是最高境界。如果说现实性是艺术的感性特征,那么超越性便是艺术的本性。超越性使人在激情的体验中懂得什么是幸福,在孤独的体验中懂得什么是人生,在悲愤的体验中懂得什么是人的品质和力量……简言之,艺术使人从受制于本能和狭隘功利的忧患得失中解放出来,从而领悟到什么是人的需要和追求,这便是艺术的价值,我想这也应当是现代陶艺创作所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1985
2 吕金泉.现代陶艺的误区.见: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教育大会论文集[C].中国陶瓷工业,2004:101
3 艾玉庭.陶艺讲求个性[J].陶瓷学院报,222
4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 李菊生,李青.艺术创作与技法[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