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设多层次问题情境 缓梯度激发初中地理学困生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困生,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在规定的学习时限内学业成绩未能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业成绩偏低,在学习上存在较大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如果长期这样困难地学习,他们会产生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以致生出自己“天生就笨”的想法,继而会形成自卑、消极等诸多不良心理,由此出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等行为表现,进而导致其学习愈加困难、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他们将会不自觉地坠入恶性循环的学习怪圈,最终有的甚至放弃学习。所以,激活学困生思维、提高学困生思维能力、解决学困生的学习困难是每个教师应该重视的,是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着眼于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寻找激发学困生思维措施的着手点
初中地理学困生与其他学科学困生有很多共性特征,也有因为学科特点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笔者经过分析发现,地理学困生多为学习行为困难学生,他们大多数并不是智力水平低,有些学困生还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学习的行为习惯差,单就课堂学习来讲,上课时注意力不能够高度集中,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不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与学的和谐、有效地思维互动,他们在课堂上只是付出了与学习优等学生同样的时间代价。当然,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心理特征首先表现为消极的学习心理,对待学习无所谓。造成学困生这种消极的学习心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学困生是凭兴趣学习,如果他们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不感兴趣,随之便是上课时思绪分散,注意力不能够高度集中,思维不能紧跟课堂上思维互动的节奏,形成了形式上“参与了”,而事实上“参与少”的现象。可见,有限的学习时间相对少于其他同学,是导致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困难的部分原因,而对学习不感兴趣又是其参与学习少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做好针对学困生的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只要学困生上课时将心思都用在了课堂上,学困生学习问题的解决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但是,想要这部分学生的心思始终全部放在课堂上却并不太容易。就学困生而言,他们学习的意志力较差,认知的内驱力较弱,其内驱力的持续性也较弱,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也不强。教师需要不断地、递进式激发其附属的、潜在的内驱力,以保存其内驱力的持续性,促进其将附属的内驱力内化为认知的内驱力。这样,随着激发措施的步步递进式实施,学困生认知内驱力必然逐步增强,学困生的思维也必然循序递进。就地理学科而言,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地理信息的分析、提取,地理概念的确切表述,地理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归纳、综合等诸如此类的智力活动,都要求学生尽量把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的内驱力持续在较高的激活水平。
在全面了解并把握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执教者才可以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各因素进行“激学”前的准备,确立相应的“激学”措施。对此,教师要精心对问题层次进行缓梯度设计。精心进行母问题情境中的子问题情境的设计,尤其要恰当地创设好初级阶段的问题情境,初级问题情境(也可称为初级台阶)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发学困生思维,在此基础上逐步创设中级、高级直至终极台阶。需要注意的是,由初级台阶到高一级台阶,再到更高一级台阶的坡度要缓,这样才适合学困生的思维步伐(因为学困生的思维基础一般较差),这样才有利于学困生拾阶而上(即符合学困生的思维节奏)。再者,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把导学案内容设计成由易到难、多层次、阶梯式、循序渐进的层次问题组合,且与课堂教学进程同步。由于提高学困生思维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在此,笔者仅在本人实施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层面上,例谈多层次问题的创设及针对学困生思维的缓梯度激发措施的实施。
例谈1:
在“地球的运动”一课的教学中,教学初期,针对学困生实施缓梯度激发其思维动机和思维潜能:
大屏幕呈现初级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知道有关地球运动的一些什么知识?你能知道有关地球运动的哪些知识?” ……
启动学困生直觉思维:大屏幕演示动画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第一个缓台阶)激发学困生形象思维:“通过认真观看大屏幕上的动画,同学们能发现什么现象?”
学困生认真观察,(有的学困生不禁低声赞叹)非常兴奋(思维动机产生了)。
(第二个缓台阶)乘势进一步激发:“你们发现了什么?”且限时回答。(开放式问题促使学困生思维发散,限时思考能激发学生敏捷性思维)
有的学困生回答:“地球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动,而且倾斜着绕着太阳转”;“地球绕太阳转了一周的同时自身也转动了很多周”。(思维潜能出现了)
(第三个缓台阶)乘势再进一步激发:“通过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动画,现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问题?”(激发联想思维和发散思维)
(终极台阶)学困生提出了问题:“怎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会变化呢?”“地球为什么按照一个方向转动?”“为什么地球倾斜着绕着太阳转?”“画面上显示的春夏秋冬是怎样产生的?”……(思维潜能显著)
随着由易到难、多层次问题的依次出现,学困生的思维动机愈加强烈,思维潜能愈加明显,思维发散愈加活跃。
例谈2:
关于难易适中的学习内容的缓梯度激发思维举例:
大屏幕呈现初级问题:“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
(第一个缓台阶)运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激发思维:“如果地球是透明体,那会怎样呢?”有的学困生想了片刻,说到:“有的地方的人会低头看太阳”。(笑声)
(第二个缓台阶)乘势由正向追问:“如果地球不是透明体,太阳光照射地球时又会怎样呢?”(学生思考)教师就势演示多媒体动画:大屏幕呈现静态的、阳光照射下的地球画面,此时画面上地球朝向阳光的一半是白天,背向阳光的一半是黑夜。看完画面,很多学困生就不禁连连点头,似乎在说:“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形象思维能力显现)
(终极台阶)学困生准确表述问题答案。
例谈3:
关于学习难点的缓梯度激发思维举例:
大屏幕呈现初级问题:“春夏秋冬四季是怎样产生并变化的呢?”
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启动直觉思维)
(第一个缓台阶)激发学困生思维:“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是否垂直?”学生认真观察后回答:“不垂直。”
(第二个缓台阶)教师运用多媒体演示动画:把地球仪放垂直,使地轴与地球公转面垂直,并且使地球绕太阳转动。演示动画的同时激发学困生思维:“如果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面是垂直的(成90度角),太阳光始终直射地球的什么地方?” 有的学困生认真观察,思考片刻后回答:“太阳光始终直射赤道。”
(第三个缓台阶)乘势追问:“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时,太阳光始终直射赤道说明了什么?”学生认真观察并讨论后,运用储备的知识回答:“说明了地球上任何地点的气温不变化。” ……
(第四个缓台阶)乘势再追问:“如果某地气温终年不变,该地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吗?”学生根据直觉思维回答:“气温终年不变,冬冷夏热,春夏秋冬四季也当然不会变化。”
(第五个缓台阶)乘势继续追问:“现在的事实确实是春夏秋冬四季在不断变化着,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再次认真地观察并讨论后回答:“说明了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是垂直的,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一定的夹角。”
(第六个缓台阶)乘势进一步再追问:“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一定的夹角,为什么会产生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呢?”
(向终极台阶推一推)提示学生并动画验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终极台阶)认真讨论后达成共识并得出结论: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一定的夹角,且地轴倾斜的方向不变,这样会使太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得南北半球气温不断地变化,导致春夏秋冬四季也不断变化。……
透过这些教学实例可见,遵循学困生群体的认知规律,根据学困生个体的身心特点、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技能,迎合学困生的好奇心理,创设新颖、趣味、典型的阶梯式坡度问题情境,激发起他们的思维动机和思维潜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奋点,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这是激活学困生思维的前提。当学困生的思维动机、思维潜能被充分地激发起来,学习情境的愉悦氛围为拓宽他们的思路奠定了情感基础,小坡度的开放问题为他们深入地探究奠定了思维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题引领、层层设疑(且将疑问设在思路容易堵塞处)、层层深入、步步引思、递进,给学生提供登高的台阶,引导他们一步步不断地想,再想……由此使激发学困生思维的每一步措施都恰当地作用在他们思维发散的“火候”上,形成学困生与同学、与教师多向思维相互激发、相互促进的动态互动的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不断地进行选择、决策,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得他们的思维过程沿台阶一步一步地走到高处,一步步得到明晰与深化。当学困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路不畅、思绪不能及时延伸,陷入思维的迷途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启迪,引导他们疏通思路,走出迷途;当学困生遇到困难问题,思路严重受阻,面对困难问题有畏难情绪,近乎产生放弃心理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困生当前的思维状态,及时抓住他们当前的思维心理,并及时分析、整合各种思维信息,采取相应的引导、疏导或帮助的措施,促使他们梳理思绪、疏导思路,摆脱思维的单一性、僵硬性和定势性等思维习惯,以迎难而上,产生思路的转移和思绪的跃进,使他们的思维向深处良性发展,走出思维的困境、走完思维过程、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创设符合学困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的小坡度问题情境,实施缓梯度激学,激发起学困生的思维动机和思维潜能,促使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跃进,突破思维的障碍,走出思维的困境。促使学困生在逐步地学会思维方法,逐步地完善思维过程,逐步地提高思维能力,在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地走向学习的成功。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