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第一重四两”是秦还是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人早先收藏一枚“第一重四两”古钱,钱径41.4毫米,穿径8.6毫米,厚2.4毫米,重20克。此“第一重四两”钱面有外廓,背平素,与大“半两”相同,品相佳美,通体硬绿锈包浆,轻掷于地,则哑然,而无转音亦无破音。钱面文是非常精美的小篆,笔划均匀,结构完美,是一枚珍稀的砝码钱。
关于“第一重四两”(同系列尚有“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共三枚)等三种五字铜钱的时代及用途,众人颇有争议,丁福保著《历代古钱图说》中将其列为秦代权钱(即权衡称量“半两”钱的法定标准钱),而已故钱币大师马定祥先生认为此钱从重量分析不属于秦钱,而为汉代惟汉文帝铸行的权钱。西安钱币专家董大勇先生在2003年《收藏界》第8期中明确指出,他本人对“第九重四两”五字小篆钱的形制及重量做了全面研究和分析:
1.以形制而论秦推行“半两”钱,从秦始皇至秦末汉初钱形定制基本无外廓,到汉文帝铸行“四铢半”开始,少数“半两”开始有外廓。“第九重四两”和本人收藏的“第一重四两”外廓高挺而明显,与秦半两之无廓钱比较,截然不同。另外以穿孔来看,以上两枚钱穿口正居钱币中央,非常规矩的正方形,五字小篆钱文罗列四方,非常美观,钱形为标准的圆形,可以说是汉代的方孔圆钱的鼻祖,为汉代最早的权钱。
2.以钱文风格而论,“第九重四两”“第一重四两”所用的“小篆”体已相当成熟,远非秦代大篆向小篆转化时期尚有金文种种痕迹。该钱文已开始“隶”化,也就是说有明显的汉隶气息,如“四两”二字尤为突出。“四”字“口”字中的两竖,向左边斜走变为两撇,让人看上去非常自然和谐。我们所见秦“半两”,书法“半”字上部两撇随意而不拘一格。“两”字下端皆为两个明显的“人”字,而此钱“四两”二字与隶书无异,“两”字中的“人”字已变成稍带波磔的一横,与惟汉文帝铸行的“四铢半两”如出一辙。
以重量而言,除了早期的大半两与晚期的减重现象,一般说来,其大概重量在8克左右。以此重量推测,如果“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和“第九重四两”是秦权钱,那么其重量“四两”相当于“半两”的8倍,重量应当在64克左右,但根据出土的“第一重四两”和“第九重四两”重量来看,大概都在20克左右,至今还没发现出土的钱重量在64克左右的权钱。以此推测,汉初的“八铢半两”经实测一般大都在5克左右,按此重量推测,此重8倍的权钱重量实际应在40克左右,超过以上三种钱重量甚多,也不成立。惟汉文帝铸行的“四铢半两”经检测多枚,其重量大都在2.5克左右,而以上三种权钱重量大都在20克左右,正好是“四两”的8倍20克左右。根据以上形制、书法与重量诸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推断,笔者认为董大勇先生推测的以上三种权钱为汉文帝时期的“四铢半两”权钱还是比较合乎情理的。(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