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扎根大海 2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3年1月20日,星期日。清晨,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海趸1550”船的寂静。原来,正在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施工作业的“拖18”和“砂桩1”两船砂桩船临时收到公司命令,要求其于次日到达另一施工区域,参与重要作业。船长接到命令后十分着急,因为担心星期日没有办法办理出港签证,即便是能办,按着以往的经验来看,西人工岛水域远离岸基,如果需要回岸上或者去桂山岛签证,即便非常顺利也要半天时间,船舶作业计划势必会受到影响。焦急万分的船长,拨通了大桥海事处的值班电话。
“海趸1550”是广州港珠澳大桥海事处设在现场的监管趸船。海事处值班人员了解情况后,安慰船方不要着急,并告知他,可以就近到“海趸1550”办理签证就可以了。
船方闻讯十分欣喜,派人带齐证书,乘小艇五分钟就到达了“海趸1550”。现场执法人员按照要求查看相关证书材料后,当即办理签证并按规定征收港务费,前后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两条船的签证手续。
“送上家门的零距离服务”、“24小时的零间断服务”是广东海事部门为服务港珠澳大桥建设推出的服务举措,这或许只是港珠澳大桥海事服务监管文化的一朵浪花。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型跨海桥梁,所跨越的珠江口水域是我国水上运输最繁忙、船舶交通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每天过往珠江口水域的各类船舶达4000多艘次,其中穿梭于粤港澳及多个岛屿之间的高速客船每天达500航班,年通航量达250多万艘次,是公认的水上交通事故易发敏感区域。要在这里创造一座跨海大桥注定是一个奇迹。
不平凡的工程选择了一群平凡的海事人。为了大桥建设,广东海事首先把政治思想合格、工作作风优良作为现场工作人员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在系统内部选调一批业务骨干和专业人才组成一线队伍,从根本上保证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在日常工作中,海事人以“三化”教育为契机,结合“四型”和“五精”海事建设,切实做好思想教育,提高各级人员对于大桥建设的政治认识,深刻理解海事工作对于大桥建设安全的重要意义,培养各级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做好海事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远离陆地的“海趸1550”,这里有一间不同寻常的“夜校讲堂”,这是广州港珠澳大桥海事处为提高文化建设水平创造性的开办的一间夜校。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强化业务知识和政治理论的学习,通过特约讲座、网络夜校、手机夜校等多种形式,扩大夜校的影响,并利用视频和网络设备将“夜校讲堂”的优秀内容在内网上共享,将夜校讲堂打造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内容有海事业务、党建理论、时事政治、工作生活经验交流等。“夜校讲堂”既提升了海事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提升了授课人员的总结提炼能力。目前,“夜校讲堂”已成为业务学习、廉政教育、经验交流、信息分享和内部沟通的平台,是大桥处着力打造的一个品牌。
和广州港珠澳大桥海事处一样,大桥其他各参战海事单位,同样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把文化建设成果落到实处。
海事人以“重任”为契机锤炼精湛的业务,切实抓好“人、船、公司、环境”四大安全要素的源头治理,严把大桥施工船舶、船员准入关,船舶安检关和安全环境治理关,为大桥建设施工提供优质监管服务;提前介入大桥重大涉水工程,科学部署“预警、拦截、物理封锁”三道警戒线,做好沉管浮运安装通航保障工作。
维护保养船容船貌,对海巡船艇、海趸进行除锈油漆,做好清洁保养;排查安全隐患,切实做好船艇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台账,详细登记船舶管用养修信息。海事人以船舶管理为基础配备精良的装备。
海事监管部门建立“一船一档”,掌握每一条施工船舶的基本资料和安全施工状况;继续强化半军事化管理,设立值班督导员制度,形成“事事有规范,处处有督察”的氛围。
建设海事文化长廊,是广州港珠澳大桥海事处大桥监管服务文化的一大亮点。海事处以“扎根大海、服务大桥”的文化理念为主线,在趸船上建设一条具有大桥特色的“桥堡”文化走廊,充分展现大桥处创建四型海事、五精海事处建设的成果;他们以文体促交流进一步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定期为干部职工提供心理辅导,确保了职工思想动态的稳定。
海事文化建设,产生了强大的正能量。大桥开工建设4年来,广东海事机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民满意”为宗旨,按照“中国海事为港珠澳大桥提供优质安全服务”总体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履行海事工作职责,开拓创新服务监管手段,全力保障大桥工程安全建设和航运健康发展,为大桥工程建设四年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取得大桥建设“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