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干裂秋风润含春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祭侄文稿》是一件章法浑然天成,线条变化丰富,行笔极为洒脱的行书作品,它反映当时书家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将《祭侄文稿》置于整个书法史,以艺术的立场审视,其章法完美,线条形质具有令人激荡的魅力,成为中国传统的以线为造型的艺术典范,带有明显的写意性。

关键词:干;润;祭侄文稿;写意性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45-01

唐代,强盛的国力,铸就了大气包容的文化。而颜真卿的书法,便奏响了书法史上的盛唐之音。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祭侄文稿》称颜书第一,其率真的线条,随意的章法浑然天成,成就了“天下第二行书”。

无疑,将《祭侄文稿》置于整个书法史以艺术的立场审视,其章法完美,线条形质具有令人激荡的魅力,成为中国传统的以线为造型的艺术典范,带有明显的写意性。

一、笔随心哭—章法的自然美

中国书法就是“写”的艺术,在写与写意中,展现线条之变化,情感之流露。

《祭侄文稿》就是在“忘情”状态下的无意识的表现手法而产生的。由于是祭文,需要传达一定的内容,而书者处于极度悲愤状态,文辞表达便出现涂抺圈改等情况。由于是草稿,出于无意识,书者在书时并不强调章法、笔法和墨法,“无心插柳”,反而使整幅作品自然天成,没有章法却全合章法,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优美清逸的《兰亭序》形成强烈的对比。

《祭侄文稿》笔势强雄而不计工拙,气象开张而超神入圣,极为鲜明地表现出艺术家的独特精神和艺术个性。这哀极愤极的心迹墨痕,是由血和泪锻制的,来自于真情怀与真血性,这幅行书堪称中国书法的千古雄笔。“亦自常山”、 “抚”等均被涂去。“重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再改成“竭诚”。这种修改的痕迹除了是文字表达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节奏美感。

二、干裂秋风—线条的写意性

(一)对比明显

书法是线的艺术,线条的粗细变化直接影响着表达的效果。而《祭侄文稿》中除了作为牵丝引带的连笔之线,字与字之间的笔画粗细亦很明显。如“人心方期”、“宗庙”等字之细劲与“车”、“父”、“陷子死”、“吾承”、“摧”等字之粗捍形成鲜明之对比。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凤秋鹰。正如笔之运用,在于一心,通于腕批,为人格个性直接表现之枢纽。

(二)曲直并用

什么样的线条最美?西方有一派美学家曾作过详细的研究,结论是:曲线最美。在中国,以曲为美的观点也广泛流传。书法中的曲线美,更值得玩味。康有为说:“行笔之法,十曲五直。” “郡”字最后一笔竖直而粗,其它笔画都是以曲为主;“顺”字以曲为主,通过横折钩中的竖笔突出。这样,以曲为美,以直为骨,笔之转折使线条之美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

(三)方圆兼备

方与圆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康有为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在方圆。”

运用方笔与圆笔,目的是使线条开始是就饱满有力,不显得单薄,一般来说,方笔比较峻峭、雄强、庄重;圆笔则比较储蓄、浑厚、妍美。《祭侄文稿》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这与唐楷尚法与颜真卿雄浑开张的书法风格不无关系。康有为云:提笔如游丝袅空,顿笔如狮狻蹲地,妙处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用方而体圆,或笔方而章法圆。这用来形容《祭侄文稿》再确切不过了。

三、笔枯墨渴—墨色的表现力

渴笔的出现,能不能适应特殊的状态非常重要。一个渴笔的圈也那么完美,为什么?因为他达到了一种自然完成的状态。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反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其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至“父陷子死,卵倾巢覆”时,不由悲从中来,神思恍惚,行笔转疾,字体忽大忽小,时滞时疾,足见痛彻肺腑之悲,刻骨铭心之恨。而书至“魂而有知,无嗟久客”时,笔枯墨渴,干笔铁划,令人想其书家心泪已干,悲愤填膺,情驱笔行,笔随心哭。

总之,《祭侄文稿》用笔的丰富性不容质疑,其线的质性遒劲而舒和,与沉痛切骨的思想感情融和无间,自然而然的章法美,尤为难能可贵。在书法技巧中这是最难的技巧。在中国书法史上唯有此一件作品最为遒劲,且和润。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也唯此作品能当之。

参考文献:

[1]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