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制造业与都市圈互动发展的机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制造业与都市圈互动发展的机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对制造业都市圈发展的内在因素的分析,揭示了制造业与都市圈互动发展的内在机制,即由于技术进步推动了制造业的起动和发展,并引起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变动。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产业空间布局的转移推动了都市圈的发展,并适应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其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促进了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制造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市圈和制造业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相互促进作用,加速了制造业发展进程,同时也催化了都市圈的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都市圈;互动发展;机制;聚集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0-69 -04

所谓制造业与都市圈的互动发展,就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保持制造业自身和都市圈建设发展顺利推进的基础上,使制造业的发展与都市圈的进化过程二者之间在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速度上有机配合,形成良性互动的合力系统,从而取得较好经济发展绩效的过程。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制造业与都市圈的互动发展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涵。首先,制造业内部的良性互动,即制造业自身能够按照工业化发展规律和产业自身特点,产业间相互协调,健康有序的互动发展;其次,都市圈内部的良性互动,即要求都市圈内部各主体间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资源禀赋、人力状况等特点,可持续的互动发展;最后,制造业与都市圈的互动发展,要求制造业的发展与都市圈的进化过程二者之间在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速度保持协调、互相促进。

一般认为,城市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都市圈是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与分化过程。从都市圈的生成机制和发展演变的过程看,都市圈与经济发展的密切相关性,归根结底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程度。都市圈取决于制造业发展,制造业决定了都市圈,这是一条客观规律。[1]

一、制造业与都市圈互动发展的关系

(一)制造业与都市圈互动发展的协同分析

制造业与都市圈的互动发展,既包括制造业与都市圈各自在其系统内部,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发展,也包括了制造业与都市圈各自作为主体,相互影响和发展,形成两者在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速度上的协调和和谐,不相互冲突和相互抵触。这种协调并非在某个具体时点上的同步发展,甚至不在某一具体时段上,可能是一种彼此间滞后发展的关系;但落实到各个发展阶段,从一个长时间的整体状态上看,制造业和都市圈的发展总是能够处于相近的发展水平,并呈螺旋上升的态势。

制造业和都市圈在发展阶段上协调,简单地说,就是制造业的发展不能超越都市圈的发展阶段,反之,都市圈的发展阶段同样不能超越制造业的发展阶段,而要与制造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具体而言,如果把制造业发展和都市圈的形成分别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的话,在所有可能的9种组合关系矩阵中,只有制造业与都市圈发展分别依次进入相同的阶段的组合才表明它们在发展阶段上是协调的。

制造业与都市圈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上的协调,就是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不能与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生冲突,而要保持二者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上的一致性。

(二)制造业与都市圈互动发展的机理

一般说来,制造业和都市圈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是:技术进步引发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的启动与完成导致了制造业的启动与发展。制造业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表面上是农业人口向城市集聚导致城市化率提高,但实质上与城市化率上升联系密切的是农业就业向非农业就业这一就业结构的转变,正是因为就业结构的制造业和非农化直接带动了原来的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制造业过程中城市化率的上升,根本原因是非农产业的比重上升,其中建立在第二产业基础上的服务业的比重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制造业演进到较高阶段,服务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趋势愈加明显,制造业导致就业结构变化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实质就更清晰的表现出来。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周边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2]

历史上,都市圈与制造业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在一国的制造业过程中,从行为上看,劳动力,生产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空间结构上看,则不断向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点聚集。

我们以为,基础条件、政府导向、市场发育与需求、技术进步四个影响因素,是制造业与都市圈互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技术进步。流动、集聚、创新,三个基本要素是制造业与都市圈互动发展的基本环节,它们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制造业与都市圈互动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其结果可通过能量聚合体的聚合度来体现。[3]

如果说制造业推进是都市圈发展的基本动因,则都市圈的发展也极大地推进了制造业。都市圈通过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在地域上的集中,使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供电、供水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完善起来,对这些基础设施的共同使用,有利于各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城市人口增长扩大了市场规模,增加了市场集中度,有利于节约运输费用,扩大生产规模,城市发展带来了高素质人员向城市聚集,促使技术发明、推广和运用。

我们将在下文对这一机制展开说明。

二、制造业促进都市圈发展的动力机制

制造业演进及其与都市圈对应关系的分析表明,制造业是都市圈的基本动力,只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国家才能真正进入成熟的现代化社会。那么制造业如何推动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我们认为技术进步引发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的启动与完成导致了制造业的启动与发展,并推动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演进导致了经济的非农化、制造化和服务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转移导致了人口定居方式的聚居化、规模化和都市圈的形成。

(一)技术进步、规模效应与专业化

从吸纳劳动力的角度看,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进步,导致制造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从而使企业对外部环境及社会服务的依赖性增加,因此,当重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并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决定它具有劳动密集的特点。因此,制造业前期轻工业大发展和制造业中期阶段以后,基于城市空间域的容纳能力,重化工业对第三产业发展产生强劲需求是非农产业大规模吸纳劳动力的两大关键环节。

制造化过程中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有两个层面含义:一是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企业的内部规模化,追求内部规模经济效益和专业化生产是现代企业与传统手工作坊不同所在;二是在纵观层面上,表现为企业在城市集聚和城市经济发展专业化。集聚是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的客观结果,相关产业的集聚必然导致地区和城市生产的专业化。企业集聚的过程就是都市圈的过程。企业集聚不仅意味着生产过程的集聚,还带来了人口集聚、生活服务需求的集聚、第三产业市场的集聚,因此,企业集聚又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发展或经济服务化则主导着城市深化。城市实现了生产专业化,必然要求密切城际间经济联系,因而发展出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充分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和服务业市场,开辟了第三产业发展空间,推进了都市圈发展。

(二)产业结构演进、空间演化与都市圈发展

各种研究均表明 ,随着制造业发展过程的推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结构转变最值得注意的特征,是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所占份额的上升,特别是制造业的比例上升最为明显,以及农业所占份额的相应下降。生产结构的这种基本变化使资本和劳动自农村向城市转移,以中心城市为极点的都市圈由此发生。

钱纳里等人认为,“在处于持续均衡的经济中,都市圈可能是一系列事态发展的结果:开始是出现需求和贸易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制造业,并引起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不断流动。”[6] 由此可见,制造业对都市圈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来实现的。并且是就业结构的制造业发展和非农化直接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因此,在制造业过程中,就业结构的转变与都市圈成长规模的上升联系得更加紧密。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都表明,产业结构变革是都市圈发展的主线之一,都市圈发展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伴生发展过程。都市圈适应了制造业的要求,能够产生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第三产业也只有在第二产业的发展及人口集中达到一定规模后才满足了它成规模发展的“门槛条件”。

我们说制造业对都市圈的促进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来实现的,并不意味着其他产业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进程中没有作用。[7]

如果说农业的发展是都市圈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制造业则是都市圈的发动机。工业化是产业革命的产物,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产业革命要求生产集中地、大规模地进行,导致生产的社会分工精细,也对相互协作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导致劳动力、人口、市场等的集中,最初的单个工厂迅速发展成为连片的城市,并不断扩大规模。尤其是在工业化前期,制造业是都市圈发展的主动力。

三、都市圈发展:制造业发展的载体效应

如果说制造业是都市圈发展的动力,那么都市圈则是制造业发展的载体。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空间聚集性,可见,都市圈是通过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来促进制造业发展的。

都市圈首先是一个经济现象,它是经济结构转变、非农产业和经济组织选择优势区位、经济活动在空间不均衡分布的结果。产业间的比较利益,诱导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实体间流动以实现其最佳配置效率。因此,考察都市圈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考察:

(一)都市圈的集聚经济效应

城市的主要特征是集中,经济的集中本身能产生更高的效率。

一般而言,聚集经济与城市发展效益之间存在“倒U”字型关系,城市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聚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呈现聚集不经济,由此引出城市最佳规模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王小鲁,构建了二次函数对中国660个城市的规模收益和政府居民成本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市区人口约在100-400万人的规模区间,城市净规模收益足够大。[8] 这一区间涵盖了中国的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聚集经济是分层次的,各层次的聚集经济不仅有着共同的要求,还有着不同的要求。 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内部聚集经济。在企业内部,当产品的产量超过一定规模之后,其产品的平均成本便迅速降低,由此形成内部规模经济。当然,无论是产量的增加还是产品种类的增加,都必须以广阔的市场需求为基础。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产生归功于不可分割的投入,一些大规模的制造业,如钢铁、汽车等,企业的建立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具有经济效益,这样的组建常常会产生“公司镇”(company town)。[10]

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外部、产业内部的聚集经济,被称为“区位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主要指同一产业(行业)的企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产业,由于聚集在一个特定地区,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定域化经济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工业集群型经济。对于某一特定工业部门来说,一种生产活动一旦定位于一个有利的区位或地区后,如果这个工业部门的产品的需求充分的话,就可能或是吸引其他相关部门聚集到这里,或是原有部门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因产业的功能联系而带来平均成本的节约。定域化经济不仅存在于制造业,在零售业也很普遍,被称为购物外在经济(shopping economics)。[11] 这种聚集经济引起交易公司的聚集,从而导致以市场为基础的聚集体的形成,便于消费者的比较与选择,由此可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

第三个层次是由多个行业(产业)向以中心城市为极点的城市带集中形成的聚集经济,也可称作“都市圈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12] 这主要是由于产业间存在外部经济,一个产业的发展通过其前向和后向联系,可能对多个产业降低成本做出贡献。它既可以是上面所说的一个行业的地区集中化,进而带动其他行业发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多个相互关联的产业同时平衡发展来实现。另外,有些产业彼此同时可能不一定有直接的功能联系,但却存在着非功能的空间联系,它们仍然可以从相互的聚集中获得经济利益。

聚集经济效益是生产要素与经济活动聚集的原始动力,而乘数效应更加强化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从供给的角度,或者从生产的角度,企业规模的扩大与企业在空间的聚集,包括同类型产业的企业也包括不同类型相关联的产业企业,它们相互作用产生外部效应,通过共用基础设施,通过提供潜力较大的本地市场,通过提供熟练劳动力与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减少相关联产业的交易成本与运输成本,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相对收益,产生所谓的聚集经济效益,构成都市圈的主要内容,也成为都市圈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从需求的角度或者从消费的角度,由于向区域以外提品带动本地市场的消费需求增加,进而带动本地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多样化,也促进制造业的深化发展。

(二)循环累积效应

和聚集经济效益相应的是,都市圈发展对制造业的推动还在于制造业和都市圈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加强的过程。因此在聚集的基础上能够形成累积效应。由于某种原因,某一地区发展起来了,它将会通过一个循环累积过程而不断扩大。当新的工业在某一地区建立起来时,该地区就业就增加,总人口增加,对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扩大,从而刺激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进而又带来相关产业的发展;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地方税收收入增加,从而有能力修建较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日益提高的科技教育水平,优裕的生活环境,又吸引着更多的工业家和创业者到此投资办企业,促进了这一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如此一波又一波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发展循环。工业部门与城市规模也就在这个循环累积过程中不断扩大,这种循环不仅具有累积效应,而且常常带来加速度,使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制造业带来的人口、产业与经济组织向城市集中,带动都市圈的发展,使得二者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据测算,发达国家1820~1950年间,制造业与都市圈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97,而美国在1790~1950年的160年间,都市圈率与制造业率几乎就是两条平行的曲线。

四、小结

制造业与都市圈互动发展过程可得知,制造业(以及相应的服务与配套产业)的发展是都市圈的重要原因,反过来,都市圈又以其聚集经济效益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市圈和制造业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相互促进作用,加速了制造业发展进程,同时也催化了都市圈的发展。

当制造业使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时,城市才具有了大型社会化生产、交换、分配集合地的功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功能,人类社会才开始了都市圈的进程。工业生产对生产要素空间的最佳选择,导致了工业企业的聚集,使生产和消费彻底分离,也使人类一切活动按照工业生产的方式进行分工组织,从而产生了对劳动人口的巨大需求。而都市圈的推进所带来的消费市场集聚和劳动力市场集聚的规模效益,又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两者之间形成了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过程,在发达国家,两者基本保持平行发展。

因此,从上述角度出发,我们必须认识到两点:其一是,都市圈发展道路的探讨,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制造业发展,在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发展都市圈,因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制造业的推动,由此,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市圈的评价,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而要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的高度评价都市圈;其二是,都市圈演进的本质过程是就业结构的城市化,由此,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未来时期都市圈发展的分析,关键要从产业和就业两方面培育城市的强质,形成“产业-就业”拉动型的都市圈路径。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制造业发展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对中国都市圈发展状况的评价和21世纪初期都市圈发展道路的探讨,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制造业,在提高制造业水平的基础上发展都市圈。

参考文献:

[1] 景普秋著.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 李捷, 王志宏.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探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05):102~105.

[3] 张培刚主编. 发展经济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 Colin Clark.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London, 1940.

[5] Kuznets, S.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6] Chenery, H. B., and M. Syrquin.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1950-1970.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7] 辜胜阻, 刘传江主编. 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8] 王小鲁.都市圈与经济增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9] 冯云廷著. 城市聚集经济[M].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0]Paul Cheshire and Edwins. Mills. Applied Urban Economics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momics,Volume 3), North-Holland,1999.

[11] Bains, J. S. economies of Scale, Concentration, and Conditions of Entry in Twenty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4,1954.

[12] Edwin S. Mills, Bruce W. Hamilton. Urban Economic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1989.

作者简介:

裴玉蕾,女,东南大学MBA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