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创业意识实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创业意识实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采用“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量表”和调查问卷,在2 053名大学生中考察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较高,但属于被动型创业意识;地方和重点高校、高低年级、男女生、不同专业学生等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具有不同特点;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作用很小,创业教育不尽人意。调研表明,各高校应发挥创业教育的主动性,设置特色创业教育内容,开发创业教育途径,提高创业教育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识;特征;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2年4月召开了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这标志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始。10年过去了,高校创业教育没有得到实质性突破,大学生自主创业素质仍然较低,由创业教育促成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极少。《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政策,力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取得突破性进展”1。高校创业教育亟需加强,造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成效不大的原因很多,学者对此作了很多探讨,有人认为与美国的“高校需求型创业教育”比较,我国创业教育是“政府推动型”,高校创业教育动力不足2;有人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方式、途径和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形势要求3。

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创业行动的起点,是大学生实践创业的动力和精神力量。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国家政策、学校的创业教育是其外因,创业意识是大学生最重要的内因。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据统计,美国18岁至29岁的青年中超过60%的人想拥有自己的企业,80%的18岁至34岁的青年想成为企业家,英国25%的学生有经营企业的想法,41%的学生希望成为自我雇佣者4,而国内只有7.26%的大学生“打算创业”, 22.87%的大学生“想过创业”5。

创业意识包括创业情感意识、创业需要和动机意识、创业价值意识、创业风险意识和创业素质意识,等等6。国内专家学者研究大学生创业意识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7,而有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3,8。本课题在调查广东4所重点高校和7所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了高校学生创业意识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创业意识提供参考,为高校实施和改革大学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广东11所高校,其中4所“211”高校,分别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7所地方高校,分别为惠州学院、肇庆学院(代表珠三角地区)、韩山师范学院、嘉应学院(代表粤东地区)、湛江师范学院、茂名学院(代表粤西地区)和韶关学院(代表粤北地区)。抽取以上高校本科生为被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在11所高校共发放问卷2 300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 053份,实际有效回收率为89.26%。

研究项目有项目1和项目2。项目1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学校创业教育满意度以及创业意识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有7个题项,分别调查学校重视程度、个人努力、课程设置、创业教育内容、创业教育形式、教师、社会支持因素对创业教育的影响作用。题目采用Likert5点自评方式,题目按程度有从强到弱5个选项,要求被调查者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想法的答项,得分越高,表示因素对创业教育影响作用越大。项目2为创业意识量表,采用李志等人编制的《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问卷》6,具体内容包括情感意识(主要表现为创业激情)、需要和动机意识(主要表现为创业动机)、价值意识(主要表现为创业价值认同)、风险意识(主要表现为创业风险认识)和素质意识(主要表现为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心理支持需求)等内容,该量表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量表各项得分高低,表示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的高低。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有两种方式:现场发放让被调查者填写问卷和被调查者上网填写问卷,并以spss19.0软件为统计分析技术工具。

二、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创业意识总体水平

为考察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总体水平,对11所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其各因子得分进行了统计并检验。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广东大学生创业意识得分均值为3.85,接近“比较符合”水平。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各因子均值作单样本检验,结果为5种因子得分均值与创业意识总分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二)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及下属各因子水平的差异

“211”高校和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处在不同层次上。“211”高校在教学条件、生源等方面比地方高校有较大优势,为了考察这两类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差异,对“211”高校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得分进行了统计及t检验。见表2。

除创业价值意识外,“211”高校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及下属各因子得分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为考察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及下属各因子的差异,把11所高校分类,偏重理工教育的华南理工大学、茂名学院等高校归为理工类高校,偏重师范教育的华南师范大学、嘉应学院、韩山师范学院、韶关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归为师范类高校,偏重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惠州学院、肇庆学院等高校归为综合类高校。对三类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其下属因子作了方差分析,并进行事后检验。

分析表明,理工类高校和综合类高校学生创业意识及其下属因子得分均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师范类高校与理工类、综合类高校学生创业意识及下属因子情感意识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大学生创业意识及下属各因子的差异

为考察男、女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是否存在不同,对男、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其因子得分进行了统计并进行t检验。见表4。

男、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其4因子创业情感意识、创业需要和动机意识、创业风险意识、创业素质意识得分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高校专业设置可以分为理科、文科、工科、管理科、医学、经济、法学、艺体科。为考察不同专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其各因子水平的影响,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其下属因子作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各均值差异最大的为:文科学生创业意识得分比理科学生高0.12***,文科学生情感意识得分比理科学生高0.35***,艺体科学生需要和动机意识得分比文科学生高0.27***,法学学生价值意识得分比艺体科学生高1.20***,文科学生风险意识得分比理科学生高0.13***,文科学生素质意识得分比医学科学生高0.28***。在这些差异中,文科、理科、艺体科学生出现频率较高,说明这三个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及下属因子水平与其他专业学生相差较大。

(四)不同年级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其各因子水平的差异

为研究不同年级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的发展特征,对大一到大四学生创业意识及其各因子得分进行了方差分析,并作事后检验。见表5。

除创业价值意识之外,大学生创业意识及下属各因子得分均值年级差异也有着统计学意义(p

(五) 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因素的差异

为考察外部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的影响作用,设计“你认为对你创业意识影响作用最大的是……”题项供学生选择,对选择各影响因素的人数作统计。见表6。

表6数据显示,“成功人士”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作用最大的因素,尤其是“身边创业成功人士”。学校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作用最小,低于他们的同学和朋友。

大四学生选取“著名创业人士”的百分数有所提高,选取“学校”的百分数有较大提高,选取“家庭”的百分数有较大地下降。

(六)大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态度的差异

为考察大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的满意度,对大学生持学校创业教育不同满意度的人数作统计。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共有1 025名大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持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态度,占总人数的51.20%,有297名学生持满意或非常满意态度,占总人数的14.84%。

对学校创业教育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女生(54.7%)比男生(47.3%)比例高。

(七)创业教育影响因素对创业意识水平的回归分析

上面结果显示“文科专业学生与理科专业学生创业意识水平相差最大”,在大学生总样本,理科专业学生和文科专业学生中,以学校重视程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等7个创业教育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大学生创业意识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见表8。

在大学生总样本中,学校重视程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创业教育形式一起可解释创业意识总分变异的52%,说明这3个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的主要因素;在理科学生中,创业教育形式、个人努力、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一起可解释创业意识总分变异的50%,说明这3个因素是影响理科学生创业意识水平的主要因素;在文科学生中,学校重视程度、创业教育形式、教师一起可解释创业意识总分变异的56%,说明这3个因素是影响理科学生创业意识水平的主要因素。

三、分析与探讨

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较高,但属于被动型创业意识。

大学生创业意识得分均值为3.85,接近“比较符合”,属于中上水平,说明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较高。

在大学生创业意识下属因子中,价值意识水平(3.58)较创业意识总体水平低,其他因子水平比创业意识总体水平高。大学生创业意识量表的21个题项中得分较低的,是有关创业价值意识因子,如“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措施”的得分为3.57,“创业能造福他人”的得分为3.57,“创业是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的一种途径”的得分为3.61,“创业是改善自身生活质量与品质的有效方式”的得分为3.57。这一结果处于“比较符合”与“不确定”之间,说明大学生不太认可创业价值。二是有关创业情感因子,如“创业会给我无穷乐趣”的得分为3.28,“创业是快乐”的得分为3.36,这说明创业不一定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一想到创业,我激情澎湃”的得分为3.29,“创业令人兴奋”的得分为3.46,这说明较无创业激情。得分较高的有3个因子,分别是有关创业需要和动机意识因子,如“创业需要及时发现机遇并准确把握”的为4.21;有关创业风险意识因子,如“创业存在技术、管理等风险”的得分为4.18,说明大学生较担心创业的技术、管理风险;创业存在机会、环境等风险的得分为4.20,说明他们较担心创业的环境风险;“创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得分为4.20;有关创业素质意识因子,如“创业需要勇气、决心和耐心”的得分为4.37,说明大学生认为创业需要很强的意志;“创业需要持久保持激情”的为4.21。综合以上分析,大学生创业价值认识和创业激情相对不足,对创业风险和创业素质要求的评估较高,即大学生缺乏主动创业意识,认为创业成功门槛高。因此可以认为大学生创业意识属于被动型。目前高校流行“创业,是就业、出国、考研之外的第四种选择”的说法,也能证明这个结论。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较“211”高校高,但表现出较强的被动型创业意识;师范类高校学生的创业意识水平及下属情感意识水平、价值意识水平相对较低,属于被动型创业意识。

“211”高校学生创业意识及其创业情感意识、创业需要和动机意识、创业风险意识和创业素质意识等4个因子水平较地方高校低, 创业价值意识水平两类高校一样。

在有关情感意识题项“创业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创业使我的人生经历更丰富多彩”中,在关于需要和动机意识题项“创业需要及时发现机遇并准确把握”中,在关于风险意识全部题项中,在关于素质意识题项中“创业需要勇气、决心和耐心”,“创业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中,“211”高校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地方高校学生。说明与“211”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学生认为创业有较大风险,自身需要较高素质,希望通过创业丰富人生,实现人生理想的愿望更强烈。

在有关情感意识题项“一想到创业,我激情澎湃,创业令人兴奋”中,在有关价值意识题项“创业能造福他人”中,“211”高校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地方高校学生。说明与地方高校相比,“211”高校学生有更强的创业激情,有更高的创业价值认识水平,因此他们的主动型创业意识较强。

师范类高校学生创业意识及其因子情感意识、价值意识水平相对较低。原因可能是师范专业是传统上的弱势专业,此类高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导致师范类高校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热情不高。综合类高校学生与社会各方接触较多,比师范类高校学生知识面广,视野开阔,师范生较为关注的是教师行业,他们的创业价值认识受到局限。

综合以上分析,地方高校和师范类高校大学生被动型创业意识较强,原因可能是他们在就业、考研上等方面处于劣势,大多数人不得不考虑和面对自主创业,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女生创业意识水平较男生高,表现为男生创业激情较女生强,女生比男生较需要支持和鼓励,较注重创业的机会与环境以及创业的决心和勇气。文科、艺体科专业学生被动型创业意识较强。

除创业价值意识外,女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及其创业情感意识、创业需要和动机意识、创业风险意识、创业素质意识水平等4因子均比男生高。

不同性别大学生创业意识在具体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经t检验,男生在“一想到创业,我激情澎湃”,“创业令人兴奋”,“创业会给我无穷乐趣”得分比女生高,说明男生比女生较有创业激情;女生在“创业需要及时发现机遇并准确把握”,“创业可以开拓就业领域”,“创业存在机会、环境等风险”,“创业需要勇气、决心和耐心”,“创业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创业需要灵活运用知识”得分明显比男生高,说明女生比男生较注重创业机会与环境,她们需要下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需要外界特别是家长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很多男人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他们把事业成败看成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志,在考虑事业时往往会热血沸腾,他们对待创业,激情更强。女生则不一样,她们创业会有较多对手,会碰到较多困难,如果她们创业成功会被人冠以“女强人”的头衔,因此他们更注重创业机会与环境,更需要理解和支持。

文科、理科、艺体科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创业意识及下属因子水平相差较大。文科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及下属因子情感意识、风险意识、素质意识水平较高,需要和动机意识水平较低,说明文科学生有创业冲动,但创业需要较弱,意识到创业风险大,创业者素质要求高,他们比较缺乏创业的知识和技术,创业意愿不高,属于被动型创业意识人群。

艺体科专业学生的需要和动机意识水平较高,价值意识水平较低。一些艺体科学生热衷艺术,献身艺术,造成对创业价值认识不够,艺体专业是特殊行业才需要的,毕业后较难就业,他们自主创业可能性更大,其创业意识也属于被动型创业意识类型。

理科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水平及其创业情感意识、创业风险意识水平较低。原因可能是理科专业学生有较多的创业实践机会,创业激情、创业兴趣等随创业实践增多而有所下降,所学专业使他们获得较多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降低了他们的创业风险评估水平。

高年级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较低年级低,表现为前高后低。大学高年级学生创业意识处在“创业待行动”状态,低年级学生创业意识处在“创业理想”状态。

除创业价值意识外,大一、大二学生创业意识及其下属因子水平比大三、大四高,这主要表现在风险意识、素质意识水平上。说明从大一到大四,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水平、创业素质意识水平逐年下降。其原因可能是低年级学生所理解的创业较为肤浅,对创业风险和创业素质评估较高;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阅历见识的增多,他们对创业理解较为符合现实,创业风险、创业素质意识水平随之回落。

在其他因子具体内容上,高、低年级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低年级学生的“一想到创业,我激情澎湃”,“创业是快乐的”得分明显比高年级低,“创业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创业使我的人生经历更丰富多彩”,“创业可以开拓就业领域”,“创业增加自己的阅历”得分明显比高年级高。说明高年级大学生对创业较有激情,低年级大学生创业更是为了锻炼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学高年级学生面临毕业,以后的路怎样走,成为他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创业成为他们的重要选择。创业的艰难,创业成功的梦想,会使他们激情澎湃,因此大学高年级学生创业意识处在“创业待行动”状态。低年级大学生刚从高中考上大学,胸怀雄心壮志,他们缺乏人生历练,有些学生对高考中未能实现的理想,希望通过创业来完成夙愿;有些学生认为读书生涯过于单一,希望通过创业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因此低年级学生创业意识处在“创业理想”状态。

在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作用很小,创业教育不尽人意。

68.18%的大学生认为他们创业意识影响作用最大因素是“成功人士”,其中有45.56%认为是“身边创业成功人士”。说明创业榜样对大学生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创业成功案例是激励大学生创业的精神力量。

只有5.39%大学生认为创业意识影响作用最大的因素是“学校”, 说明学校影响作用极为有限,甚至不如他们的同学朋友。大四学生选取“学校”的百分数有较大提高,选取“家庭”、“同学朋友”的百分数有较大下降。说明学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有一定的效果,但作用不大;家庭和同学朋友的影响力逐渐减少。

占总人数14.84%的大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比持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51.20%学生少得多,说明高校创业教育不尽人意。在创业教育中,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学校重视程度、个人努力、课程设置、创业教育形式、教师。在和学生的个别访谈中,很多学生认为现行大学教育仍停留在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上,一些高校没有把创业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途径和形式单一,教师教学不符合学生实际,不符合创业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不够重视等等,学校教育未能在大学生创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据了解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形式主要有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和创业协会,开办创业实验园,举办一些创业教育讲座等,参与的只有少数创业热情高的大学生,多数学生没有得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教育。

女生比男生更不满学校创业教育。女生比男生就业较难,毕业后很有可能要去创业,因此较需要掌握创业知识技能,以备毕业后不能就业就去创业,她们更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和鼓励,而这些却难于从学校创业教育中获得。

四、创业教育对策

高校创业教育应针对大学生创业情感意识和价值意识水平较低的特点,不断完善创业理论课程,大力开发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激励性的“创业价值”和“创业成功案例”课程,培养学生的主动创业意识。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应通过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内容和创业教育形式,培植特色创业文化,选择符合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重点高校可以参照美国创业教育的层次化和多样化,可以采取MBA+科技创业资格证书教育、专业培养教育等模式;地方高校应侧重于创业情感、创业价值和创业风险教育,以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主动创业意识。

高校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各种层次的创业课程,以满足各种群体的需要。要特别关注女生和文科专业、艺体专业学生,开发符合他们的创业教育内容,提高他们的创业素质。

创建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机制,发挥高校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应转变创业教育理念,重视创业教育,丰富创业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一方面要和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创业教育接轨,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兼职教师,挑选符合学生要求的创业教育教师,让校外力量参与到学校创业教育中,注重创业实践,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让学生与创业零距离接触;另一方面要创设本校创业教育特色,利用学校一切资源,结合“产、学、研”,为学生提供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学习的平台,从而提升创业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EB/OL].

(20100327)[20120101]http:∥.cn/zx/zcfg/qg/249147.shtml.

[2]严毛新.政府推动型创业教育: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程及成因[J].中国高教研究,2003(3):4548.

[3]张力化.关于培养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12):9394.

[4]王爽,樊彩霞,赵京辉.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EB/OL].(20090310)[20120101]http:∥/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21.

[5]黄敬宝.如何让创业从梦想走向现实[EB/OL].(20081203)[20120101]

http:///qzzp/200812/t20081203_830682.htm.

[6]李志,李雪峰.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问卷的初步编制[J].心理学探新,2010(1):8589.

[7]王庆生,王麒凯,万凤艳.大学生创业意识特征的调查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3):5255.

[8]赖泽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