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变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变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去观察看清华园里的荷塘,会发现与自然实景不相符。于是有人就怀疑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要知道,作家笔下的艺术形象,因渗入融进了作家的心血,注入了作家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无论从外表到内在都发生了变化,是作了艺术“变形”的。

一、艺术 “变形”之现象

“变形”现象在艺术创作领域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在文学作品中,创作主体能凭主观所想随意进行“变形”吗?什么是合乎情理的“变形”?什么是胡编滥造?为什么同一事物会出现相异的艺术形象?教师如果对这些问题混淆不清,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体验,写作文不是随心所欲胡编一气,就是对被描述的客观外物不敢越雷池一步,仅是照镜式的叙说。因此,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探究艺术“变形”的奥秘,对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或写作的能力,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变形”是个普遍的现象。学生的文章中常常出现诸如“树在向我们招手”“鸟儿为我们歌唱”的描述,这是“树”和“鸟儿”在欢悦情绪影响下在学生心目中的“变形”,是童稚心灵的创造。但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艺术变形”的精神,掌握“变形”规律,实非易事。笔者为促使学生探究“变形”的奥秘,列举多个典型“变形”例子,与学生共同分析,以深化学生对“变形”规律的认识。

二、艺术 “变形”之特点

艺术创作中的“变形”是指作家根据描写对象的特征、创作主体内在情绪状态与艺术表现的需要,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作出的一种改变,它强调了创作主体的主观因素。但是创作主体的主观作用又不能脱离创作客体、描写对象的特征,而凭主观随意性来进行“变形”。

镀金十字架,在将死的葛朗台的眼里幻化成为灿烂的金子。这是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在深入洞察了葛朗台的贪婪本质后所作的想象“变形”。

在想象和情感的作用下,在艺术创作的各个重要环节上都有可能发生“变形”现象。但这种“变形”是在掌握描写对象的质的规定性的前提下进行的。

如《我的空中楼阁》中对夜景的描写:“小屋是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有的学生写夜空“暗蓝的天幕缀满星星,一轮明月照耀”,前者的描写给人无尽的美感,后者却令人难以理解,为什么?在推进学生进行比较鉴赏的过程中,“变形”不能脱离描述对象的特征。

艺术“变形”不能随心所欲,不可胡编滥造,也不是无凭无据,而是有所遵循,有所依托,有所凭借的。“变形”不能离开描写对象固有的特征,“形”可变,但是有所限。画竹名家郑板桥说:“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这话鞭辟入里地道出了艺术“变形”的精髓。既“写神”又“写生”,“写神”与“写生”结伴而行,联袂相随。这就是艺术“变形”应遵循的矩。在这“矩”的规范下,人们可以顽强地甚至偏狂地追随自我的审美趣味,想象“变形”,便能写到“天机流露处,无古无今寸心知”,挥洒自如而不逾矩了。

三、艺术“变形”之规律

既然“变形”不能随意超越描写对象固有的精神特征,那么同一事物出现异象纷呈的现象作何解释?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奥妙,可令他们从另一艺术视角,深入领会并掌握艺术“变形”规律。

事物是复杂的、丰富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它的精神特征也是如此。譬如“落日”既有辉煌的一面,又有瞬间即逝的一面;既有灿烂的金黄,又有越来越昏黄、暗淡的色泽变幻;具有虽沉没第二天又升起的特点。这就体现了艺术“变形”蕴含着无限创造的可能性,即使描绘同一事物也异彩纷呈。且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李商隐笔下的“落日”。这是个满涨着悲壮、苍凉、无奈的“落日”,以其哀怨的情味,敲打着多少老年人心门。

茅盾却把太阳的沉落仅仅看作是旅行了一天的暂时休息。第二天,它将从大海的东边腾地跃向空中,更加辉煌地照耀人间,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温暖和欢乐。它始终是一个充满着无限生机,朝气蓬勃,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太阳。

古今中外的诗人、作家,尽管对“落日”进行了相异的“变形”描绘,却总让人感到他们描绘的是落日,绝非别的事物,亦即“落日”在他们的笔下不论怎样“变形”,依然不失“落日”的自然属性。倘若“变形”变成与“落日”毫无关联的什么东西,那就是说这种“变形”是违背艺术创作的“变形”规律的。正如鲁迅先生在谈艺术想象时指出,艺术想象也不能无视生活的根据,它也只能在人类两只眼睛的基础上增加一只眼睛;在两只手的基础上,多几只手而已。

“变形”是一种创造,它要创造出艺术美。它所遵循的是美的“规律”,目的在于充分展示艺术美。就拿真人真事的记叙来说,除受其人其事的制约,不能虚构、杜撰外,但凡能使事物的艺术美更充分地展示出来的任何艺术表现手段,皆可运用之。描述真人真事,同样也渗入融进了写作主体的心血,是经过写作主体的审美处理的,带上了写作主体心灵创造的印迹,产生了适度的“变形”,变得更美、更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了,绝非依样画葫芦。因此,那种认为中职学生不进行小说、戏剧、诗歌创作,写的是真人真事,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教学时,可以回避或根本用不着提及艺术“变形”的看法是错误的。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教学时,适当地与学生探讨分析艺术“变形”的特点,能促进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变形”这一艺术创作法则去分析文学作品和其他艺术品,去观照自己笔下凝聚出来的形象,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自我的艺术表现力,活跃想象思维,拓宽思路,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