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探索,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并加以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独立学院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及其模式的重要创新,是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必然产物。实践证明,独立学院以其“民、独、优”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特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独树一帜,占有特殊的地位,但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独立学院起步时间晚,发展时间短,办学还处于实践和探索当中。

独立学院因其生源、办学等特点,决定了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所培养的学生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相比,应更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技术能力;与高职学生相比,应掌握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创新与技术革新能力;只有这样,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就业时才能具备更强的优势和竞争力。因此,独立学院应以社会、市场和就业的需要为导向,合理定位,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路子,强化教学工作,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因而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2重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

目前,许多高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出现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在参加实际工作之后,面对简单的软、硬件问题,束手无策。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摆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更是如此。由于独立学院生源和本科一、二批次相比分数有一定的差距,专业理论知识没有一本、二本的学生全面扎实,而实践操作能力又远不及高职学生,他们将来毕业以后,凭借什么去竞争,进而在这个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呢?

面对这样的状况,独立学院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并将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中应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来抓。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兴趣。

3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依据我们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结合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现状,独立学院应定位于培养宽口径、多方向、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标准,培养过程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环节。通过分析我们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

3.1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应突出其技术发展快、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以“密切联系实际”原则来指导实践教学,强调“全过程实践”,将实践教学贯穿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

实践教学的内容应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业余实训)+毕业设计三个层次,前一层次是后一层次的基础,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目标和结果,形成“三年不断线,三个层次相呼应”的局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三个层次的规范化管理,提升独立学院计算机实践教学层次。

3.2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为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打破实验严重依赖于理论课程的传统观念,在与理论教学协调统一的基础之上,为各门课程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 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对不同阶段的实验教学确定不同的任务定位: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验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要教学目标;专业课实验教学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2) 对实验学时达16学时以上的实验课进行独立设课,对于学时少的实验课程,原则上根据课程的性质将有联系的课程实验内容进行统一的整合后独立设置综合独立实验课或实训实习。

(3) 根据专业学科发展动态,及时更换部分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同时组织力量研究制订实验室建设3~5年的建设计划,确保实验室建设的可持续性和长远性,注重实验教学大纲和实纲等教学文件的建设并定期修订完善。

3.3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就要保证一定的课时数量。学院按不同的方向,在相应方向的课时安排上做出较大的调整,以保证学生在相应方向上学到更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动手操作能力上有更大的提高,做到学与用相结合,以适应毕业后就业岗位的需要。

课时比例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来决定,实践的比例过少,学生达不到实际训练的效果;实践课的比例过大,理论基础知识又掌握不够,不能完整的指导学生实践。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证明,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在1:1至2:3之间比较适宜。再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各类语言编程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较强,应根据其特点,适当加大理论课的教学比例,一般情况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的比例按2:1或3:2为宜。

除了要合理地安排课时比例,学院还将某些课程开设成选修课安排在第二个学期,这样可以让那些对该课程感兴趣的同学继续以选修课的形式进一步深入学习。

3.4进行课程群建设,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并趋于成熟,开始进入课堂,这就产生了一些新课程,但是一些传统的主干基础课程又不能丢掉。既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又能引入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和技术,这也是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采取课程群建设就是一个较有效的解决途径,将相关的几门课程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群,设置主要的知识点,去掉这几门课程中重复的部分,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这些课程的精髓部分,又能节约一些课时。

例如,我们可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语言版)这两门课程归为一个课程群。这样,在数据结构的讲解中自然就略去了C语言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在数据结构中“算法的描述和算法分析”的讲解时,可更多的补充算法的相关知识。又如,微机原理类课程有逻辑电路、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单片机及应用等,将这些课程归为一个课群,对部分重复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处理,形成前后连续的课程,并指定专门教师全程负责,综合安排内容和深度。

通过课程群建设,一方面节省了教学资源和课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相关课程融会贯通的能力。

3.5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积极开展“双证书”教育

为了强化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真正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应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名牌大学和科研机构进修学习,提高其专业素质,同时选派优秀的教师到企业中去更新知识,去学习企业的管理,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确切要求,以便修改培养方案,建设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教师去跟踪当前最新技术,与企业合作搞项目,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得到提高和更新。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引进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好的企业软件工程师到校任教,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来校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