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职业需求的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职业需求的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公共英语是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对学生的后继课程的学习、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却严重存在着“所学或所教不能为所用”等一系列的问题。高职英语学界认为,基于岗位(群),工作过程的职业英语或行业英语是未来高职公共英语的方向之一。本文以苏州高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两个班级为实验对象,试图通过研究,找出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公共英语;职业英语;现状;对策

0 引言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点就是要求高职各类课程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在分析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准确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确立了高职院校英语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身份和地位,阐明了高职英语的三大特征: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1]。高职英语课程是为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的,不仅要使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和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2]。然而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和效果却不尽人意。很多学校和学生拼命追求英语等级证书而忽略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连最基本的日常会话都不会,更谈不上翻译一些产品说明书、起草商务邮件等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脱节。

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发展又有着其特殊性。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对口生,前者完成了三年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但整体水平不高,高考平均成绩均在20-40 分之间;后者是只完成了三年初中英语学习,英语基础较差。总的来说,民办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学能力也不强,这些直接导致了学习效果的不理想。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断暴露出弊端。

1 公共英语与职业英语的有效衔接

哈钦森与沃特斯在《专门用途英语》定义ESP是一种语言教学方法,其中所有与内容和方法相关的决定都是以学习者学习的理由为基础的[3]。ESP 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提出整个英语教学要“以学生需要为中心”,而且认为要把英语作为手段或工具来学习运用,而不只仅是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设计ESP课程时,并不强调一种由低到高的英语基础知识、能力的渐进式训练,而是首先分析不同学习者的需要,提炼出与使用英语达到目的相适应的能力类别及水平程度,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学习者的基础,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编制教材以及确定测试方法等,以保证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胜任将来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它是一种针对性特别强、以实用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方法[4]。语言学家达德利・伊万斯和圣・约翰对ESP进行二分法,将专门用途英语分为两大分支,即职业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我们这里的职业英语不是以学术为目的,而是指在职业或工作岗位中需要使用的英语,这区别于各专业在公共英语课程之外所开设的专业英语如旅游英语、会计英语等。它是把所有专业的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以能有助于学生就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满足职业(岗位)对从职人员的基本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如:自我介绍和简历设计;求职、辞职等信函的撰写;面试及注意事项及其它方面的英语表达等[5]。

高职英语教学具有职业性的特点,但目前的公共英语课主要以基础英语为主,注重传递语言知识,应试倾向严重,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很难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这一现状己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客观实际要求。职业英语将英语语言知识与职业有关的知识融合起来,重在培养学生真正运用英语、能较好地处理专业知识积累和英语实践能力的关系,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使用英语来完成与职业有关的各项任务。将职业英语引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英语语言基础学习和与将来职业岗位活动有机融合起来,可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 对2012级会计电算化专业1233和1234班实验结果分析

为了探究更好的公共英语与职业英语衔接的有效途径,作者以本校2012级会计电算化专业1233和1234班为研究对象。两个班级各30人,高考英语平均成绩基本上在40分左右。由此可见民办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当的薄弱,甚至有学生没有英语基础。在实验中1233班使用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守仁主编《实用综合教程》这本教材。该教材内容和设计较为传统,偏重语法和阅读。而1234班使用了由外研社出版的《新职业英语》,该教材是针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开发的全新英语教材,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重点提高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特别是工作过程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由一位英语老师教学,1233班以传统教学模式,教授语法为主,1234班的教学模式相对灵活,按照教材的项目设计,鼓励学生多说多实践。经过一个学期,使用2012年12月的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真题试卷对学生进行检测。在考核前,两个班级都还没有开始等级考试的辅导,因此两个班级的学生都没有接触过此类考试。考核结果从听力,词汇与语法,阅读以及写作这几方面进行比较:

表1

从分值显示,尽管1234班并没有偏重传统的语法学习,但在词汇与语法这一项中并没有落后1233班。同时因为在平时的学习中比较注重听力的练习,在听力得分方面获得更高分。阅读和写作方面1234班亦处于领先位置。另外,笔者还比较了两个班级期末考试的成绩。期末考试是全校统一考试,主要考察词汇与语法,阅读、翻译与写作这几方面。试卷中30%的内容来自于《实用综合英语》。尽管1234班未使用该教材,但1234班以66.32的平均分领先于1233班的63.44分。

从这两次的考核中并不能下定论说在1234班实践职业教育取得胜利,从中仍可看到很多问题:首先学生成绩并未取得显著的进步。从平均分值来看,学生的分数有所进步,但是从学习难度而言,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三级的难度远远低于高考英语的难度。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两个班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力不从心,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未形成;其次,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协调。使用《实用综合英语》教材缺乏职业英语的培训,学生还是和高中阶段一样背单词,背语法,应付等级考试,而在使用《新职业英语》这本教材过程中,教师发现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比较薄弱,里面部分文章、词汇超出学生能力,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只能选取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第三,评价标准相对单一。对学生的学习检验主要还是采用笔试的考核,职业英语强调听说,但是传统教学偏重读写,受客观因素影响,在听力方面做了检测,但是说的能力没有一个衡量的评价标准。此外学以致用也没有体现出来,无法让学生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英语学习的效果;再次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的教师的职业背景一般都是一直在学校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职业背景非常单一,只有英语语言方面的知识,缺少行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结合行业实际进行有效教学。

3 改进民办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对策

3.1 尊重学生学习规律,激发学习热情

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掌握,培养、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使其明确正确的学习动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学习目标,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将英语教学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多样的英语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体会到英语学习的无限乐趣。

3.2 按照需求,使用实用教材

从高职学生的基础出发,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可以避免纯语言学习的机械性和枯燥性。特别是民办高职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量少,在教材的选取方面更应该按照这类学生的需求出发。目前能够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教材仍偏少,高职高专精品教材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其教育教学的需要,选用的部分高职高专教材,其内容仍然陈旧过时,结构体系偏重理论性,更缺少相应配套的实训类教材,不能反映一线岗位对相应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高职高专教育的针对性和职业性强的特点决定着英语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必须考虑不同职业岗位群体的实际需要。

3.3 评价机制多元化

考核内容应该逐步转向知识、能力、技能、素质并重的考核。采用多种评估手段以实现有效的评估,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评估策略,通过多种评价策略的使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有效地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体评价手段包括课堂评估、学习档案、学生日记、学校考试和外部统考等。

3.4 对公共英语教师职业性培养

根据公共英语教师的特长和需求,让公共英语教师走进相关专业课教学课堂,学习一般的专业知识,了解专业要求,从而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专业知识,适当涉及相关专业常用语汇;同时可定期安排公共英语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习锻炼,这样教师既可以熟悉专业流程,掌握自己所教专业、行业前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可以及时增加反映生产现场的内容。

4 结语

从实验结果来看,公共英语教学职业化已经是必然所趋,学生并未因职业英语而降低英语学习能力。如何处理好学生、教材、教师等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好职业所需的更实用的英语,这是从事公共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需要思考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刘黛林.教指委要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引领力量[J].外语界,2009(l):9-13.

[3]Hutchinson,T & Waters,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J].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9.

[4]李俊芬.高职英语教学引入ESP模式的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8).

[5]罗君,邓蓉,李静.职业用途英语应成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主旋律[J].陕西教育,2009(2):41-42.

[6]刘洪一,李建求,徐平利,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9]王晖.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卢春林(1983.04―),女,硕士,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