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数学课也要提前预习的必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数学课也要提前预习的必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预习,即“学生预先学习”之意,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预习;预习态度;预习要求;预习方法

有老师说: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四十分钟哪够用?的确如此,学生的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确实要花较多时间,否则,探究就流于形式。可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怎么办?预习可以解决教学中的这一矛盾。课前预习,时间、空间都比课堂开放,学生可以充分应用周围的各项资源进行个性化的探究,效果更好。教学《年、月、日》一课,教师普遍感到知识点多,时间紧张,一节课无法完成任务。我在教学时,课前布置学生预习:(1)时间单位除了学过的“时、分、秒”以外还有那些?(2)观察日历,研究每个月的天数。学生接受这个任务,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翻日历,查字典,忙得不亦乐乎。家长、邻居、同学都成了被咨询的对象。课堂反馈时,教师基本上不用再讲。通过预习,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学会了与他人交流,体验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学生还学会了思考。课上,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如:“为什么会有闰年、平年?”“一个月的天数为什么不统一为30天?”实践证明“有问题的课堂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角色,思维已被激活。教师再适当引导:《自然》《365夜故事》等书可以找到答案。就可以将数学学习向课外延伸、拓展。通过预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有老师说:语文课要预习,数学课不能预习。数学课预习后课上学生乱插嘴。“插嘴”现象是有的,不过“插嘴”并不是坏事,“插嘴”说明学生在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说明预习已经有了效果。肚中有货,学生才会“插嘴”。学生会说的,不妨让学生说一说,展示一下预习的成果,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不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吗?

实践证明,数学预习可谓功夫在课前、展示在课上、延伸在课后,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学习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实现学校和家庭社会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课内和课外结合,让学生更生动、活泼、开放地进行学习,数学课就要预习。那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

一、端正预习态度

预习是授课前的必要环节,作为教师首当其冲要端正学生的预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预习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指导学生的课外预习过程中要要求学生刻苦钻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而不是光为完成预习任务而粗略地浏览一下,草草了事。

二、明确预习要求

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单靠学生的兴趣还不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明确不同的预习要求但每组的预习要求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要求过低,期待结果的质量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要求过高学生无从下手。也就是说预习的要求既不能让学生不思即答也不能让学生百思而难答。要依据教学内容呈现不同预习要求,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阅读理解型:像一些概念、计算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理解概念由来,掌握算理。(2)实践操作型:如图形认识、剪的次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等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3)收集资料型:年、月、日的认识。(4)尝试推导型:面积公式的推导。

三、交给预习方法

预习方法尤为重要,学生只有运用恰当的方法,才能进行有效地预习,才能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才能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预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每一年级的预习方法有所不同,一般小学生可按“六字预习法”:(1)看:重点圈,难点画,疑点标。(2)想:运用了哪些旧知,该学习什么内容。(3)查:对一些困难问题查资料找原因。(4)思:对一些公式注意推导过程,弄清来龙去脉,多问为什么。(5)定:理解知识的连续性。(6)试:试做习题检查预习效果。

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预习数学。教师要有计划地坚持不懈地指导和督促学生预习,学生定能学会预习,学会学习,随之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