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拜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40例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拜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40例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拜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近年来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拜阿司匹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6个月、12个月颈动脉斑块IMT值改善情况更加理想,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关键词:拜阿司匹林;辛伐他汀;脑血栓疗效分析

脑血栓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俗称半身不遂,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形成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自身因素使管腔变得狭窄、闭塞,在狭窄的局部形成血栓,造成局部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软化坏死[1]。一般情况下,脑血栓患者会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近些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拜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些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共80例,均符合脑血栓的诊断标准和纳入本次研究的标准,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51~75岁,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经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

1.2.1对照组 在此基础上采用拜阿司匹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口服剂量为100mg的拜阿司匹林,早饭后30min服用,连续服用9个月。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让观察组患者口服剂量为20mg的辛伐他汀,每晚顿服,连续服用9个月。

1.3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46%~90%左右,病残程度≤I级;进步: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可以恢复基本生活能力;无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18%;如果患者符合这些标准,则判定为恶化: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甚至死亡。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17例,占42.5%;显著进步13例,占32.5%;进步8例,占20.0%;无效2例,占5.0%;恶化0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11例,占27.5%;显著进步14例,占35.0%;进步10例,占25.0%;无效5例,占12.5%;恶化0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颈动脉斑块IMT值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IMT值(1.54 0.28)和对照组的颈动脉斑块IMT值(1.57 0.26)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IMT值(1.53 0.29)和对照组的颈动脉斑块IMT值(1.56 0.28)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及9个月,观察组颈动脉斑块IMT值出现大幅度降低(1.33±0.25,1.26 ±0.31),但对照组颈动脉斑块IMT值没有明显变化(1.57±0.26,1.58±0.32),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

3结论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2,3]。

研究结果提示,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可能性[4]。一般情况下,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下段、椎动脉上段、椎一基底动脉交界处、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脑后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等。

由于脑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主要表现在脑动脉血管壁硬化改变和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改变。故一般情况下,要想抑制脑血栓的进程,使脑血栓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应当采用可以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脑动脉血管硬化的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等[5]。本研究联合使用拜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因为脑动脉血管壁硬化改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血脂。对脑血栓患者采用辛伐他汀,可以使血脂水平得以降低,使患者脑动脉血管壁硬化得以改善。此外,辛伐他汀可以对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肝细胞内胆固醇的浓度得以降低,使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得以有效减少,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得以提高,使脑动脉血管壁内皮功能得以改善[6],且可以起到一定的抗炎效果,可以有效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患者脑血管循环的血液供应得以改善,有助于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7]。此外,脑血栓患者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的改变主要是由于抗凝和促凝成分发生了一定变化,尤其是血小板。而对脑血栓患者应用拜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抑制血小板生成TXA2,抑制TXA2导致的血管痉挛和间接性溶栓的作用,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使血栓形成得以减少,有效防治血栓形成和发展。

结合上述论述和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对脑血栓患者联合采用拜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使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得以延缓,提高治疗效果,有临床应用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赖丰S.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04)154-155.

[2]蔡宇.50例脑血栓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06)268-268.

[3]李素文,郑丹萍,陈敏玲.拜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2):3420-3421.

[4]邓智勇.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09)36-37.

[5]江春丽.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4)139-140.

[6]闫国锋.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3)127-128.

[7]苗国云.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4(0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