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特质与当代教育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孔子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本文拟从“仁者爱人”的人际观、“学思结合”的修养观和“起而践行”的实践观三个方面阐述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意蕴对于教育的不同视角的启示。
孔子学问渊博、思想精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兴办私学,从事教育实践,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伦理意蕴。因此,从伦理视角挖掘孔子伦理思想内核,对当代教育有不少借鉴意义。
一、“仁者爱人”的人际观
《吕氏春秋・不二》记载:“孔子贵仁。”孔子创立了以“仁”为中心范畴和最高准则的道德伦理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仁”也是儒家一切价值的最终归宿。“仁”的修养是一种感性、理性、意志的综合觉知,不仅是对善的理性认识,而且要求人们反思、内省、领悟,达到个人修养的升华,走的是一条“志于真(理性认识),达于美(情感介入),止于善(悟道)”的道路。“仁”,从字面上看,是指两个人,那么两个人在一起,就会产生相应的人际关系,而“仁”也就是处理这种人际关系的法宝所在。《礼记・中庸》语:“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的确,行走千里必须从现在脚下一步一步才能走完,登高山必须从山底下一步一步爬上。那么,作为儒家核心理念的“仁”,怎样才能达到呢?“仁者,爱人”,去爱那个与你打交道的人,去爱那些与你打交道的物。人生不是独奏,人不可能自己独立地生存,要与外界打交道,是个人与社会的协调活动。怎样才能达到“爱人”,或者说是儒家意义上的“爱人”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人的标准就是人”,人就是人的标准,所谓“推己及人”是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第一层境界,更高一层境界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林语堂先生在解释人的标准时,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一个木匠想做一个斧子的把柄,他只要看看自己手中的那个斧子的把柄就够了,他无须另寻标准。”大家都是人,当然要以人作为自己的标准,只有这样分等次、有秩序地爱全人类和世界万物,才能完成自身的人格修养,最终达到天下归仁,大同之境界。
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仁”仍然是处理这种交流的关键所在,“爱人”则是解决交流瓶颈的必然之举。每一个学生都是上帝赐给父母的精灵,孩子身心和智力的健康成长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祈盼,而教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主要作用。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一种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人际关系类型,交流方式的优劣与否对于孩子成长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孔子“仁者爱人”的人际观对于今天这种人际交流仍有借鉴意义。教师教授的对象不仅仅是一个被教授的学生,更是一个处于智商、情商快速发展时期,思想极度活跃的思维个体。教师以一种极其被动和填鸭的方式只教授课本知识,缺乏与学生与时俱进的交流和沟通,必将无法真正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而且,加之现实生活中的突发的不同问题,教师与学生交往自始至终怀着“仁者爱人”的心境绝非易事,这也就造成学校师生交往中的一大瓶颈。正如孔子所阐述的那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而立人,己所达而达人。”因之,教师应始终怀着一颗仁爱、欲爱人之心,才能在教会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与教师、与同学和谐相处,营造友好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学思结合”的修养观
孔子在培养修养观方面认为,“仁且智”的理想人格需要学而后思,学与思相结合。孔子一方面认为,知识、道德“生而知之者”,并自称“天生杂谟琛,体现知识和道德来源上的先验论倾向。另一方面又强调“学而知之”,主张“学以致其道”,并明确申言:“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认为一般人的知识和道德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孔子还强调:“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孔子看来,人在本性上原是相差无几的,人之所以有道德品质上的差别,是由于后天习俗的不同所造成的。因此,后天的道德修养就是完全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主张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在孔子看来,“笃志”,即坚定对“仁”的志趣是修养的前提。孔子总结他的一生修养过程时说“五十又五而志于学”,他把“志于学”看成修养过程的起点。
“学”和“思”则是修养的基本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即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偏离正道而陷于危险。因此,孔子主张,学习过程中必须将“学”和“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孔子认为,“志”固然是修养的思想前提,但仅有“好仁”之志而不去学习,则将一无所获。“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可见,尽管孔子有时过分强调了修养的内心活动,“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他重视的还是“学”。孔子提倡的“学”的内容和范围,主要是指诗、书、礼、乐,即所谓“博学于文”。“学”的目的是使外在的“道”转化为内心的“仁”,而为实现这一转化,孔子认为,关键在于“思”。“思”是认识过程中的理性活动,它包括对所学内容的伦理思考和对自己言行的自我检查。子夏问孔子:“《诗》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子夏说:“礼后乎。”孔子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领悟孔子“绘事后素”之意,认为“礼后乎”,先有“仁”的德性,然后才能行礼,“仁”是礼的道德心理基础。这里子夏学有所得就是通过类比似的思考。对于自己言行作自我检查的“思”,就是所谓“内省”、“内自省”、“内自讼”。孔子认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就是说,看到贤人,应该考虑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者,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如果通过反省,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符合道德要求的,那就应该坚持下去。总而言之,“学”、“思”结合的修养方法,体现了“仁、智”统一的理性主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修养的内在规律。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书育人,这与孔子提出的“仁”且“智”的道德目标有着内在的契合。孔子学思结合的修养观,在现实教育中也有可借鉴之处。学生在学校的重中之重是学习,并且学会学习。这在一方面需要学生确立学习这一“志”,并信心满满、从一而终地满身心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运用自身优势,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激情,充分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课本是前人知识的精华,其中蕴含丰富的养分,需要教师和学生反复而深入地思索、研读。《红楼梦》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以一课、一节或一个知识点为切入点,深度剖析,引导学生自己挖掘出人生百态,在熟习课本的同时,深谙出生活的真谛,是真正达到“树人”终极目标的必然表现形式。
三、“起而践行”的实践观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践行。孔子提出了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志―学―思―行,最后达到修养的最高境界,即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应该指出的是,孔子十分重视道德的实践,即所谓“行”。“行”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四科(文、行、忠、信)之一。他要求学生言行一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意识,而且要把这种意识化为行动,做一个身体力行的“躬行君子”。
人类的行为方式和生活状态构成了五彩斑斓的社会,教育则为未来社会创造了可能和必然。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为人处事方式和他们将来在社会的存在方式。因此,内心充满“仁爱”和“智慧”的学生需要真正履行教育德性,更需要将其付诸现实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二者相差甚远,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因此,在课外教师要将课堂中可行的道德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并对其进行指点、表扬和批评指正。对学生形成整体且全面的评价,不仅需要对课本知识进行考核,学生平常生活中活生生的行为事例也可以作为评价的一个极具价值和意义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