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技术技能评价模型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技术技能评价模型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从美国教育技术标准、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基层一线对教师的实践要求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探索出了一个师范生公共课教育技术技能评价模型

关键词:教育技术标准;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G40-057

1 美国教育技术标准

美国教育技术标准源于《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项目(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NETS)。其中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008版由五个主要内容组成。首先是:“促进与激励学生的学习与创造性”,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职责和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首要任务职责就是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第二个主要内容是:“设计开发数字时代的学习活动与测试手段”, 它指出:教师要能够整合现代工具与资源,设计开发出富于真实性的学习体验活动和测试手段,并对二者进行评估,最终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在这里,作为一名教师一个重要的技术要求即是对于资源的搜索与整合。第三个主要内容是:“成为数字时代工作与学习的表率”,其中指出教师要能够运用数字化工具与资源以及能够利用数字化时代的多种媒体来促进教学活动和学习者的学习。第四个主要内容是:“提倡数字化时代的公民意识与责任感,并以身作则”,它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最后一个主要内容是:“注重专业成长与领导力培养”,除了强调教师管理能力的培养外,它还强调教师应对当前的教学实践作出及时的评价与反思,从而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2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教育部于2004年12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其中的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分为四个维度:[4]即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中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是:“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资源管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掌握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方法。”该标准虽然只是纲领性的,但却对目前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依据,对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基层一线对教师的实践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在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所以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院校应根据新课程改革对于一线教师的实践应用要求进行相应的培养。

通过对基层一线教师的访谈,我们总结了基层一线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实践需求。在备课时,教师最需要的就是资源,有了资源之后,还需要一定的设计思想,即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而在上课时,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多媒体控制系统。如一个教师本来准备好一部教学影片给学生观看,但在利用DVD进行播放时才发现投影的影像溢出了屏幕,导致学生无法正常观看。这大大地打击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所以在上课时对一些基本设备的熟练使用,并能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一些公共课上,教师还需要掌握说课和评课的技巧。

4 教育技术技能评价模型的构建

在分析了基层一线教师的实践需求的基础,将其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和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相结合,探索出了一个师范生公共课教育技术技能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动作技能的习得规律,我们知道,对于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分类应考虑到其层次性。操作性技能是较低层次的基础性技能,当学习者对这一层次的技能熟练掌握后,会更容易总结归纳或进一步习得更高层次的策略性技能。而对于技术的掌握,最高层次的技术则是能将各种分散的技术整合的技能。

在分析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和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时,我们发现,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掌握相应的技术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教学设计思想。在评价模型中,我们主要将其体现在脚本设计上。其中的设计理念主要考虑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难点解决、设计思考以及教学创新。对于结构的设计,主要考虑整个作品的层次结构和脉络。界面规划则更多的是考虑作品各个界面的整体布局,即艺术的要求。

在探究基层一线教师的实践过程时,我们主要将其总结为:备课、上课、说课和评课。而在备课过程,教师最需要的首先就是资源,所以,在评价模型中的过程性评价里我们就涉及到了资源的获取和处理。而在上课时,教师首先要掌握的就是多媒体体综合教室的使用,而这也在过程性评价中考虑到了。至于说课和评课,我们在过程性评价中当学习者学习了相应的资源处理后,会有一个综合性任务,如学会图像资源的处理后,会让学习者完成一个图像合成的作品。每个综合性作品完成后,除了有老师的评分,还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同时还会在此基础上挑选出做得比较好的作品,请作者阐述自己的设计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让学习者学会如何评价以及如何阐述体现在作品中的一些观点和理念。

所以,整个评价模型我们不仅考虑到了技术的要求,而且为了避免学习者在学习技术时常犯的一个通病:即单纯为了学习技术而学习,我们还在评价模型中加入了设计层,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融入一定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这样才能运用有限的技术进行无限的创作。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单纯从期末考核来衡量学生的教育技术技能太过片面。由于受到考核时间以及考试环境的影响,期末作品在某些方面不一定能完全反应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所以,在评价模型中我们加入了过程性评价,完成了一个特定的教学目标后,我们就会对学生进行一个阶段性评价,并把它作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后的考核评分。

参考文献:

[1]朱琳.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J].文化学刊,2008(01).

[2]黄光雄,译.技能领域目标分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3]NECC2008新闻[EB/OL].http://center.uoregon.edu/ISTE/NECC2008/glance/conference_news.Php.

[4]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http:///.

作者单位:云南保山学院信息学院,云南保山 67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