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教师怎样给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教师怎样给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课标》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数学课;营造;氛围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数学课的新课导入会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学习氛围

堂课引入得好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迅速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力。

1、创设操作情境 , 导入新课,营造学习氛围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设计这样的引入操作情景:

1)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出现的答案:有的说是长方形纸,有的说是一张纸等。

2)请大家观察:再重叠2张在上面,现在是什么图形?

重叠纸张看不出厚度,出现上面同样的答案。

3)请大家继续观察:再在上面重叠50张还是长方形吗?

生:有的说不是长方形了,有的说是长方形。

师:要求学生说出是或不是的理由。

生:有的说重叠的纸变厚了,就不能叫长方形啦。

4)老师抓住学生想知道答案的心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通过操作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初步知道线是由点组成的,面是由线组成的,形体是由很多面组成的。

2、创设故事情境 , 导入新课,营造学习氛围

在数学课上,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当地穿插故事材料,抓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这一心理特征,必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更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这时老师播放录音:“古时三个兄弟前往县衙门考状元”的故事

一天,天气特别炎热。三个兄弟前往县衙门考状元,在路上口渴难忍,于是就让老三去找水解渴。不大一会儿,老三提着一大桶水回来了。大兄弟说:“把这桶水平均分成三份,每人一份。”老三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这桶水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四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大兄弟乐了,赶紧分了五分之一给老三。老三喝完水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教师说:“你们能告诉老三这是为什么吗?”到底为什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吧。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数学课的学习过程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学习氛围

有了好的教学引入,就成功了一半。但这并不能肯定就是一堂好课了,重要的新课学习内容还在后面。因此,设计好的新课学习环节尤为重要,好的新课学习环节能带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而不是教师要求学生学。

毕达哥拉斯说:“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数学学习由原来的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学生由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情境:课中,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圆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具“铁环”。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了吧?。

生:铁环。

师:我这里就有一个铁环,谁会滚铁环?

生:我,我……。

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提出一个为题:你能通过滚铁环把教室的长测出来,老师就让你滚?很多同学说不能,师:想知道怎么测出来吗?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剪的圆和绳子),请同学们分组完成:摸一摸圆的边沿,用绳子围一围圆,然后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同学们操作起来很来劲,由此学生对学习圆的知识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紧接着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教师巧妙的用多媒体将音乐和图片相结合出示,积极调动了学生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带入到欣赏的境界之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圆形的实用之美,无不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圆形的动态之美。

欣赏完后,接着问学生:你们还想了解圆的什么?有的说想知道怎么求圆的一周的长度,有的说想知道圆面的大小?老师说: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怎么求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合作探究求圆的周长的方法吧。

紧接着分组讨论如何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并用多媒体出示分组讨论要求。经过大家精心的合作讨论,找出了求圆周长的方法,通过展示台和电脑把大家讨论的成果----先分后拼的过程一一呈现给大家。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到了知识。

通过这一步步的情景设计,学生在一种愉悦的过程中学习,既有兴趣,又学会了求圆的周长知识。这样的教学何乐而不为呢。

三、数学课设计问题情景能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学习氛围

究竟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一是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二是拓展渠道,让学生会问。三是精心组织,让学生善问。

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教材在把握《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弹性。具体的设计方式可以是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的同时依次提出下列问题:如果我们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大家发现它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呢?这个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面积与圆柱侧面的面积有怎样的关系?那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只要求谁的面积?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宽相当于圆柱的什么?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当怎么求?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帮助他们运用旧知,探索新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与课堂氛围有关。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从属于外部压力的辛苦事,而是自主的充满吸引力和审美情趣的创造性劳动。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例题教学的问题设计初探》江苏省宜兴市徐舍小学 王颖梅2012.04

[2] 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群群的博客 2012.08